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史上最窮大學,僅存在8年,但教育水平卻秒殺「哈佛、劍橋」

中國史上最窮大學,僅存在8年,但教育水平卻秒殺「哈佛、劍橋」


【導語】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窮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很多專家都說過這樣一句話:西南聯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8年時間,西南聯大雖然只畢業了3882名學生,但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


2016年,中國啟動了大學「雙一流」建設: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雙雙進入世界前列。實現「雙一流」目標,很難,不妨向西南聯大取取經。


1937年8月28日,本是個平常日子,但因為一封公函而成了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特別日子。這一天,北大、清華、南開三校校長,接到了來自國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公函要求:三校南遷長沙,聯合組建長沙臨時大學。一個多月前,「七七事變」爆發,硝煙瀰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



中國史上最窮大學,僅存在8年,但教育水平卻秒殺「哈佛、劍橋」


長沙臨時大學舊址


11月1日,長沙臨時大學開學。但課桌未穩,部分教授和學生還沒到來,長沙的天空就響起了空襲警報。淞滬會戰失敗,上海淪陷,1937年12月,南京又陷落。日軍進逼武漢,長沙立成危卵。「國家亡了可以復興,文化亡了就全亡了。」為了保住文化血脈,臨時大學決定西遷。「兵分三路,水陸兼進前往昆明。」其中一路,完全徒步,得翻山越嶺3600里才能抵達昆明。「中國教育史上最偉大的長征」就這樣開始了。



中國史上最窮大學,僅存在8年,但教育水平卻秒殺「哈佛、劍橋」



「長征」路上的西南聯大師生


陳寅恪悲憤拒絕日本人的邀請


清華泰斗陳寅恪的父親,乃著名愛國詩人陳三立。日軍打進北平後,陳三立絕食而亡。陳寅恪正忙著為父親辦喪事,日本憲兵隊卻送來了請柬,邀請陳寅恪到憲兵司令部做客。陳寅恪知道,若拒絕去日偽大學任教,肯定會遭到日本憲兵的迫害。於是,父親喪事還沒有辦完,他就含著悲憤悄然離開了北平,彙集到「聯大長征」的南遷隊伍之中。



中國史上最窮大學,僅存在8年,但教育水平卻秒殺「哈佛、劍橋」



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陳寅恪

聞一多加入教育的隊伍


學者聞一多拿著幾本書,帶著孩子就加入了長征。當時,日本人公開承諾:「留下來教學,照樣保證豐厚年金。」作為教授,像聞一多,可以有保姆、有廚師、有車夫,還可配兩個文書,生活舒適又體面,但他一聲「呸」就拂袖而去。教授趙忠堯,為把50毫克鐳帶到昆明,冒著殺頭危險,化裝成難民,「天涯孤旅,千里走單騎。」把裝鐳的鉛筒,貼身緊抱在懷裡,坐火車時,數天數夜不敢合眼。抵達昆明時,胸膛已烙上兩道血印,但趙忠堯卻為此雀躍不已,因為他保全了中國高能物理的全部家當。


————————————————————————————————————————————————————


1937年,日軍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在中國東北多次挑釁。當時的北京已經不再安全,時刻面臨著被日軍攻城的危險。


當時的國民政府為了保留中國教育界的實力,免受日軍的瘋狂打擊,故而決定將北京地區的高校全部內遷到中國內陸地區。在這次遷移中包括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的著多高校。這些高校先開始遷移到了長沙,但是此時的日軍已經在進攻上海,所以這些高校又遷移到了昆明,合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中國史上最窮大學,僅存在8年,但教育水平卻秒殺「哈佛、劍橋」



西南聯合大學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堪稱是當時中國的最高學府。這裡雲集了一大批的著名教學大師,有梅貽琦、張伯苓、朱自清、楊振聲、聞一多、錢穆、傅斯年、葉企孫、楊石先梁思成、林徽因、馮友蘭、陳寅恪、金岳霖等著名大師學者們。當時正值國難期間,西南聯合大學雖有教育部專款撥放,但是真正到學校手中則所剩無幾,當時的西南聯合大學辦學條件極其簡陋,所用的校舍都是茅草所建成,而且教師的工資也是經常發放不到。面對飛漲的物價,低廉的薪水,許多教授學員經常都是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辦學條件極其簡陋,同時還要遭受到日軍的轟炸的危險,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師生們的高漲熱情。


蒙自分校辦一學期,因海關房屋為航空學校徵用,文法學院師生在1938年暑假即返回昆明。8月教育部命令增設師範學院。校舍困難突出。雖已購得昆明城西北三分寺附近的荒地124.45畝作為校址地基,並聘請梁思成、林徽因為校舍建築工程顧問,成立了以黃鈺生為主席的校舍委員會,但設計施工尚須時日,無法解決當前的困難。

1938年9月28日,西南聯大教職員宿舍被炸,10月6日第89次常委會討論決定,將文法兩學院及師範學院之一部(文科)遷移至晉寧盤龍寺,並即在盤龍寺一帶籌建全部校舍,以備其他各學院陸續遷往。經與雲南省教育廳洽商,借得昆華工業學校校舍為文法學院教室和宿舍;昆華師範的中院、西北院為學生及教職員宿舍;大西門內文林街昆華中學的南院為師範學院教室;北院為師範學院新生及其他各系高年級學生宿舍。至於理學院的教室、實驗室及學校各行政部門辦公室仍在昆華農業學校,各系一年級學生在該處上課。工學院的教室、宿舍、辦公室仍在拓東路迤西會館、江西會館及鹽行倉庫等處。總辦公處遷到龍翔街工校。


校舍委員會根據教學需要以及現有建築經費決定建造一些磚木結構的三層房屋。按照計劃設計並繪出了圖紙。文法學院及理學院教師從經過反覆討論、研究,後物價上漲,最後確定除圖書館和兩座食堂因面積較大,仍保留磚木結構瓦房外,其餘一律是土坯牆、鐵皮頂的平房。在施工過程中,白鐵皮買不齊全,同時建築經費缺失,學生宿舍只得改用茅草作頂。1939年4月竣工,下半年即交付使用。這些房屋被稱為新校舍。1944年4月第295次常委會討論通過,將辦公室屋頂的白鐵皮400餘張,轉讓給重慶建中實業公司,得款200餘萬元,除去購買茅草作屋頂的費用,餘下的正好彌補學校預算的赤字。此後,新校舍除了圖書館和東西兩食堂是瓦屋外,只有教室留下了鐵皮屋頂,學生宿舍、各類辦公室全為茅草屋。



中國史上最窮大學,僅存在8年,但教育水平卻秒殺「哈佛、劍橋」



簡陋的校舍


人才培養


從1938年到1946年從西南聯合大學共計畢業有3343人。在八年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從軍的學生前後一共達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動投筆從戎的熱血青年。由西南聯大北京校友會1996年編輯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記載,1937年至1946年,共有8000名學生通過了聯大的入學考試,最終聯大學籍畢業的本科生近2500名、專科生約200名;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學籍的本科生1280名、研究生74名——總計畢業約4000名,是當時中國畢業生最多的高校。


簡陋的西南聯合大學,彙集了眾多的高校名師,也為中國培養出了大批的傑出人才。其中就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劉東生等6人,兩彈一星功勛獲得者趙九章、郭永懷、陳芳允、朱亞光、鄧稼先等著名科學家,在西南聯大的畢業生中,共有173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其中12人為雙院院士。


獲得成就


人文社科

西南聯大的教授們產生了一批高水平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哲學為例,這一時期的哲學研究成果如熊十力《新唯識論》語體文本、賀麟《近代唯心論簡釋》、章士釗《邏輯指要》、馮友蘭《貞元六書》、金岳霖《論道》,及沈有鼎關於「意指分析」的兩篇論文。湯用彤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成書於當時西南聯大前身長沙臨時大學的所在地南嶽擲缽峰下,錢穆的《國史大綱》則完成於昆明宜良。[20]


中國文學


聞一多完成了《神話與詩》、《周易義證纂》、《楚辭校補》、《唐詩雜論》、《詩選與校箋》等。朱自清寫了《經典常談》、《新詩雜談》、《詩言志辨》。許維橘寫了《管子集釋》、《韓詩外傳集釋》、《國語校詁》、《尚書義證》。浦江清寫了《花蕊夫人宮詞考》。劉文典寫了《三餘札記·讀》。羅庸完成了《鴨池十講》。[20]


理工數學


華羅庚1941年的數學名著《堆壘素數論》獲得當年教育部第一屆國家學術獎勵金,該獎勵的評語稱,華羅庚的研究成果與世界著名數學家相比,「較諸氏為優」,「而於堆壘數論尤有甚大貢獻」。華羅庚在聯大期間先後完成20餘篇論文,1937年至1941年,他的數學論文每年均在蘇聯《報告》雜誌上發表。聯大期間,陳省身對數學界知之甚少的示性類進行研究,發現了作為一般向量叢結構的基本不變數,被稱為「陳省身示性類」。許寶騄在統計學中多元分析數學理論方面作出了若干處於世界前沿的工作,鍾開來有關概率論與數學的研究屬創新。[20]


物理方面


聯大物理系是戰時我國首屈一指的物理研究基地,成果主要有:周培源有關相對論和湍流理論的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速度脈動方程在湍流理論中的研究問題;饒毓泰、吳大猷、鄭華熾有關原子、分子結構及光譜的研究,他們及其指導的學生髮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論文;吳大猷1940年出版的《多原子分子結構及其振動光譜》一書是該領域的重要著作;王竹溪發表了有關熱力學、統計力學方面的論文多篇,並指導林家翹、楊振寧等進行有關超點陣統計力學和數學研究。馬仕俊有關介子理論和量子場論的研究,張文裕、趙忠堯等關於核物理的研究,任之恭、孟昭英等有關電子學的研究。吳有訓、余瑞璜有關X射線及其應用的研究等等。有多項成果在世界上均屬前列。1943年到1945年,經過李約瑟主持的中英科學合作館介紹到國外發表的學術論文共138篇,其中85%被著名的《自然》、《科學》雜誌採用,它不少是聯大的科學家發表的,物理系余瑞璜就發表4篇。1939年,余瑞璜回國後創建了清華大學金屬研究所,開始從事晶體分析的X射線強度新綜合法的應用,並將X射線分析法在我國第一次應用於生產,分析了雲南、貴州的鋁礦。他在昆明期間的工作成果作為惟一的中國人的貢獻載入國際X射線衍射發展的史冊。化學方面,黃子卿1938年公布的他研究「冰—水—水蒸汽」三相點的測定成果。被國際上公認為出色的成果;張青蓮有關同位素和重水的研究,為化學界矚目。[20]


地質方面


聯大地質地理氣象學系主要由北大地質系組成,是中國高校實力最強、水平最高的地質系。1940年,西南聯大地質系成立地質學會,並增設研究部,招收研究生。抗戰期間聯大地質學家的許多研究,均屬地學界開創性或前沿性的成果。1940年,孫雲鑄著《中國北部寒武紀化石》,由地質調查所印行,這是我國學者寫的第一部古生物著作。聯大期間,孫雲鑄在昆明北郊發現了三葉蟲化石新品種和寒武紀地層,研究了中國寒武紀地層界限問題。以後,他又發表了《雲南志留紀及泥盆地層》等重要著述。王鴻禎、郭文魁等人有關西部地學的研究也有相當價值。其中,郭文魁1941年首次在滇東地區發現奧陶紀地質及第四紀冰川現象。他對四川油氣田的研究指出了找礦方向,並為後來勘探開始的實踐所證實。[20]


生物方面

生物學系湯佩松和物理學系王竹溪合作,1941年在美國《物理化學雜誌》發表了《離體活細胞水分關係的熱力學論述》的論文。首次用熱力學概念精闢分析了水分進出細胞過程的規律,被國際上公認是植物生理學上的一項重要的理論貢獻。湯佩松在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昆明大普吉)建立的植物生理組,是當時中國植物生理研究的一個中心。他和殷宏章、婁成浩、羅士葦等十多位同事或助手,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生長素、生物化學、生物物理、植物油、微生物生理、抗生素、植物感應性等方面,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培養了不少有聲望的植物生理學家。1938年到抗戰勝利前夕,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在《科學》上發表的論文60篇之多。



中國史上最窮大學,僅存在8年,但教育水平卻秒殺「哈佛、劍橋」



校徽


西南聯合大學培育出了這麼多傑出的人才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西南聯合大學彙集了當時幾乎國內頂尖高校名師於一堂,在簡陋的環境中為學生授業傳道。這種機會是十分難得的,將國內各個高校的頂尖名師匯聚一堂,並且長時間的進行教學,也只有在特定的時期才會出現。


大師雲集


吳大猷(1907-2000),廣東高要人,中國物理學之父。周培源(1902—1993)著名流體力學家,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和理論物理奠基人之一。吳有訓(1897—1977),字正之,江西高安人。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陳寅恪(1890—1969),江西義寧人。清華四大導師之一。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陳岱孫(1900.10.20-1997.7.27),原名陳總,福建閩侯縣人。著名經濟學家。聞一多(1899-1946),原名家驊,湖北蘄水人,著名作家。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錫人。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鍾書(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江蘇無錫人。著名作家。費孝通(1910~2005年)江蘇吳江人。 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陳省身(1911-2004)浙江秀水人。幾何學家。華羅庚(1910-1985)江蘇金壇人,數學家。朱光潛(1897~1986年),安徽桐城人。中國現代美學奠基人之一。金岳霖(1895~1984)字龍蓀。浙江諸暨人,現代哲學家。梁思成(1901-1972) 梁啟超長子。建築學家。林徽因(1904~1955),福建閩候人,建築學家,民國最著名的美女。吳晗(1909~1969年) , 原名春晗,字辰伯, 浙江省義烏人。歷史學家。


著名教師


吳大猷 周培源 王竹溪 梁思成 金岳霖 陳省身 王力 朱自清 馮友蘭 吳有訓 陳寅恪 沈從文 陳岱孫 聞一多 錢穆 錢鍾書 費孝通 華羅庚 朱光潛 趙九章 李楷文 林徽因 吳晗 潘光旦

著名校友


楊振寧 李政道 朱光亞 謝瑋 鄧稼先 黃昆 彭佩雲汪曾祺 王希季 陳芳允 郭永懷 屠守鍔 吳訥蓀 陳忠經 戴傳曾王浩



中國史上最窮大學,僅存在8年,但教育水平卻秒殺「哈佛、劍橋」



校旗


其次,當時正值國難,面對日軍的瘋狂侵略,遠在大後方的莘莘學子們也有著滿腔熱血,他們期待著能夠保家衛國,抵抗侵略。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外在環境的壓迫,為廣大學子們提供了前進的動力,鞭策著他們努力學習,拯救祖國。


最後,西南聯合大學的成功自然離不開學校的學校內的校風。在校長梅貽琦的建設下,西南聯合大學有著「內樹學術自由,外築民主堡壘之美譽」。若是沒有這樣的學風,西南聯大的成功定然是十分困難的。


1945年日軍投降後的第二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開始從昆明返回北京。而在西南聯合大學的舊址上建立了雲南師範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默默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中國自甲午戰爭首次出國作戰的軍隊,如今萬人的英魂連墓碑都沒有
曾國藩:成功只有這一個字,與天資無關!你也可以做到!
曹操與關羽之間不單單是欣賞,一個小故事你就懂了
三國中他集諸葛亮智慧、趙雲武藝、周瑜俊美於一身,可惜大局已變
烏蘭夫主席拜謁聖祖成吉思汗

TAG:默默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