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學堂丨氣的分布與分類

道醫學堂丨氣的分布與分類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氣的分布與分類

編輯/中國道醫研究院






點下面鏈接

六爻占卜預測術


玄門正宗,六爻占卜預測術網路公益班招生啟告!


免費結緣道醫秘制端午節香囊+端午辟邪符,祛邪除濕、香體除穢!



氣的結構成分,由於它是隱態質元類的物質,不同於空氣可以用

顯態的檢測方法,分析其成分的結構,目前科學技術條件下它還是處

於肉眼不可見狀態,只有修持著在慧觀中才能發現它的某些或者全部特性。需要依據慧觀的能力而確定其全面性和準確。並且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



氣是一種本元(源)性物質,它具有全息性的特點,它既在其內

部包含富集著道和德的全部信息,也集約著它存在和生髮特定環境內

的全部信息。「氣」的名稱極多,當它內部所富集的道生德一,「德一」的全息信息占絕對量時,前輩修真者將其命名為「元炁」、「原氣」、「源氣」、「道氣」、「先天氣」、「祖氣」、「炁」、「精氣」、「精一之氣」、「氣」等等異名。當德一已經朴散開,不穩定時,它內部同時集約著它存在和生髮環境的全息信息時,前輩修真者則將它按照其內部所集約的不同成分,分門別類地予以名命。例如按照五行特性命名,

則有金(義)氣、水(智)氣、木(仁)氣、火(禮)氣、土(信)

氣。這種命名,由於氣的無處不在,無物不含的絕對共性,所以名稱極多,大至宇宙,小至微觀中之物質,都可以依其具體特性命名。


修真者在修鍊過程中,其關鍵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斷地提高休內

氣中「德一」全息信息的富集量和質量,置換其中約集的,含有局限

性、個體性的全息信息,綜整歸一,化常歸德,得一歸道。從而在整體上、立體上、根性上、本源上實現後天返先天,實踐「人在德一內,德一存人體中」,真正的深化而進入「道在人中,人在道中」人體內環境中的氣,從整體上說,統稱之為「真氣」真氣是人體內各類型氣的集約性名稱。真氣是由腎中精氣、脾胃運化而來的水谷精氣和肺吸人的清氣所共同組成。其中的精氣是由先天一點靈光中析出的部分和從父母身中的凡炁中承傳一部分,以及出生後至十四、十五歲期間從天地自然中所奪得、攝入的一部分共同同組成真氣在腎、脾胃、肺、經絡等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下所生成,修真者則還包括經脈系統和玄元隱態體元的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真氣生成後灌注、傳輸於全身而無處不到。真氣是人體氣的總體,在真氣中又分為多種多樣的類別,由於其主要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點的不同,而分別定出各種不同的名稱。主要有下列幾種;《見下頁人體氣的來源生成分類表)


一、元氣


元氣,也稱「元炁」。傳統中醫典籍中又名為「原氣」,是人體最

基本、最重要的氣,是德性全息信息占絕對量的氣,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它也支撐著人們精神系統的「人之初,性本善」。



1

組成與分布


人體內的元氣,初始時從父精母血中獲得,在胚胎時期從母體中

獲得,這種承傳、遺傳獲得性元氣,在傳統上統稱為「凡炁」,這類

氣雖屬先天元氣,但出於凡體之中,所以其品性相對於一點靈光而言則為陰性。人將生之際,一點靈光入體,在氣穴之中與凡炁陰陽配合,其中的全息體元信息分陰分陽,成為玄元全息初級陰陽體元,散佈於各器官組織之人體內的元氣,是從父精母血中獲得元氣全息基因和少量元氣,出生以後又從天地中,直接通過穴位戶牖吸收天德地氣,逐步儲備於體內。人類在7歲前的先天狀態中吸收天德地氣最為順暢,但是在7歲至14歲這個生命的先天向後天轉折期中,由於戶牖門窗逐閉合,所以男性15歲左右,女性在l4歲左右,就會喪失這種自動直接吸收天德地氣的功能。此時元氣的先天庫儲工作即告完成。人體內庫儲的元氣又名北海真水,它會經過尾閭逐步滲漏化為能量,被體內的體元和後天識神所調用消耗,其中眼耳鼻舌身的消耗量最大。元氣的全部庫儲,對於不會養生者而言,男性將在64歲左右全部耗竭,女性則在48歲左右全部用光。



腎中精氣以受之於父母的先天之精為基礎,同時又依賴後天水谷

精氣的培育及從天地之所盜得的先天元氣。例如《景岳全書》中說:

「故人之自生到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後天培養之力,則補天為之功。亦可居其強半。」元氣的盛衰,既是取決於先天稟賦,同時與14全16歲前的先天期(7歲之前)和轉換期中的獲得有關,這期間又與人主動通過經典誦讀或其它方法獲得,以及人體脾胃運化水谷精氣的功能密切相關。常人的元氣,在16歲以後就難以獲得,處於被反奪狀態,不斷消耗庫儲而直到老死。



修真人則可依法打開人體與外界的門閥,以上二經絡系統、八脈

道系統、七丹竅系統局部或者整體,通過敞開體表的門窗穴位,甚至

建立起「外延」式聯繫通道,連接多維空間,變人體這棵「無根樹」而「生長」出有質無形的根和葉,直接從自然界和法界中獲得元氣。




在身體內部則依照修身之法而「節流」,六門緊閉,六根不亂動,減

少損耗,從而保證元氣的供求,進行生命再造。



《難經·三十六難》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這說明元氣

是通過三焦而流行於全身的。內至於臓腑,外達肌膚腠理,都是以三

焦為通道,諸氣合一,經過經絡的傳輸而作用於機體的各個部分。


2

主要功能



元氣的主要功能,是滋養和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維持

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有質無形滋養有質有形,有質有形消耗有質

無形,這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其性特徵。德一分解後所化生的各種氣的能量,是生命活力最根本的物質。機體的元氣品質高而且充沛時,則各臓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機休的素質就強健而少病。




若因先天稟賦不足,成長期元氣的生成不足,或因後天失調,或因久

病損耗,或因六欲七情虛耗,以致元氣的耗損大過時,就會形成元氣虛衰而產生種種病變。


二、宗氣




宗氣,是積儲於胸腔中的一類氣,《靈樞·五味》中說:「其大氣

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人體宛如一棵無根樹,必須

通過鼻子呼吸空氣養形和養神,一口氣不來則容易性命分離。空氣中含有的微量天德能量和地氣能量將會隨呼吸的空氣而進入膻中,空氣中的有效成份被形體肉身所用,但是其中的微最天德地氣卻會與皓華體元調用的元氣相互激蕩匯化。經過這種激蕩相融以後,一部分被傳輸至全身投入使用,有一部分則並不參與流動,而是儲存於胸中的「氣海」內,以供氣機的內循環調用和體元的補充使用。



宗氣在胸中積聚的地方,稱之為「氣海」。有的典籍中稱之為

「膻中」,所說的膻中並不是指穴位,而是中丹田內。


1

組成與分布



宗氣,它的主要成分是以肺通過後天呼吸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以

及其中微量的天德和地氣,以及脾胃從飲食物中運化而生成的水谷精

氣,又名為谷氣,加上調用體內儲備的先天元氣,共同組成其主要部分,相互結合而成一種氣。元氣是呼吸的初始推動力,谷氣則是呼吸動力的補給。因此肺的呼吸功能,既與先天元氣的儲備量和調用力相關,同時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與否,隨接影響著宗氣的旺盛與衰變。



宗氣聚集於胸中,貫注於心肺之脈,作用於心肺功能,是心肺活

動功能的原動力。上「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靈樞·五味》);下「蓄于丹田,注足陽明之氣街(相當於腹股溝部位)而下行於足。」(《類經·針刺類·解結推引》)所以《靈樞·邪客》中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靈樞·刺節真邪》又說:「宗氣留于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


2

主要功能




宗氣的主要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語言、聲

音、呼吸的強弱,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二是貫心脈以行氣血。凡氣

血的運行、肢體的寒溫和活動能力、視聽的感覺能力、心搏的強弱及其節律等,皆與宗氣的盛衰有關。故《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盛喘數絕者,其痛在中;……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

氣泄也。」這充分說明了宗氣具有推動心臓的搏動,調節心率和心律等功能。所以,在臨床上常常以「虛里」處(相當於心尖搏動部位)的搏動狀況和脈象來測知宗氣的盛衰。


三、營氣




營氣,是一種與血液共行於脈中的氣。營氣富於營養,故又有

「榮氣」之名。營氣與血的關係極為密切,可分而不可離,故而常常「營血」並稱。營氣與衛氣相對而言,屬於陰,故又稱為「陰營」之氣。


1

組成與分布




人類生命維繫的途徑中,除了呼吸以外,食物營養是一個重要的

途徑。營氣是體內脾神「常在」體元調用庫儲的少量先天元氣,然後

與人體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相結合,匯化融合而成。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既包含著食物中所攜帶的微量天德地氣能量,同時也含著有相的可供肉體使用的營養物質。這兩種能量和物質在脾胃中完成分解與合成,然後分別供給體無和肉體使用。體內儲備的先天元氣是營氣產生的根帶,這一初始能量和來自人體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結合而化融,共同產生和構成營氣。營氣是元氣與水谷精氣中的精華部分匯化所產生,其中既有元氣同時含有谷氣所化。《素問·痹論》中說:「營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藏,灑陳於六府,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藏,絡六府也。」這說明營氣分布於血脈之中,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循脈流動,營運於全身,發揮營養化生功能。


2

主要功能




營氣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營養和化生血液兩個方面。《靈樞·邪

客》說:「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

注五藏六腑。」水谷精微中的精氣部分是營氣的主要成分,營氣是臓腑、經絡等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同時又魁血液的組成部分。


四、衛氣




衛氣,是一種運行於脈外之氣。衛氣與營氣同屬於元陽和谷氣所

化,衛氣與營氣相對而言,屬於陽,所以又稱為「衛陽」之氣。真水

儲備的多少,元氣的強弱,決定和影響著衛氣的強弱。


1

組成與分布



衛氣的生成來源於元氣、營氣、宗氣,它是這三種能量的融合集

約。所以,衛氣的強弱與腎氣的強弱密切相關,當元氣較充沛時,結

合部分營氣和宗氣,就能產生較強盛的衛氣。衛氣在體內屬於一種活潑靈動之氣。它的輸布活動力特彆強,流動很迅速。所以它不受脈管的約束,廣泛運行於經脈內外,輸佈於皮膚、分肉之間,熏於盲膜,散於胸膜。修真實踐中的衛氣充沛者,體表可構成厚薄不同的的氣體輝光。其中的金光,帶有針芒光絲性,是比較強的一種衛氣,能拒邪氣於光芒之外。德一能量成分的衛氣,則具有融化的功能,凡觸之者自動消融無蹤,故百邪不敢犯之,比金光更勝一籌。


2

主要功能



衛氣的功能,《靈樞·本臧》中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

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潤柔,腠理

緻密矣。」依此歸納,可見衛氣的生理功能有三方面:一是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二是溫養臓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調節控制腠理的開合、汗液的排泄,以維持休溫的相對恆定等。



營氣和衛氣,都是源出於元氣和水谷精氣,是以谷氣為其主要的

生成來源。但是這兩種氣功用各異,「營在脈中」而「衛在脈外」

(《靈樞·營衛生會》);營主內守而屬於陰,衛主外而屬於陽,二者之間的運行必須協調,不失其常,才能維持正常的媵理開合、正常的體溫,以及正常的防禦外邪的功能;反之,如果營衛不和,就會出現惡寒發熱、無汗或者汗多以及抗禦外邪能力下降等徵象。



人體內環境中的質元隱態物質之一的氣,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種

氣之外,還有「臓腑之氣」、「經絡之氣」等等。臟腑之氣和經絡之

氣,實際上都是在元氣所統馭下,多種氣集合一起,其中的成分各有側重,在體元整體全息性地總調控下的動態平衡性傳輸、滲灌、輸布。




當這些或者某些氣同注於經絡中時,就稱之為經絡之氣;灌八於臓腑

中時就稱之為臓腑之氣。即成為某一臓腑或某一經絡之氣,它屬於人體真氣的一部分,其中含有元氣,元氣是請氣生成的原動力和生髮能量,是構成各臓腑、經絡的最基本物質,又是推動和維持各臓腑、經絡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修真生理學,用物元、質元、體元這三元淪述人體隱態生理系統

的物、質、全息體三大系統。這三大系統中,氣是質元的基本質能物

質,修身修真學探討人體隱態質元物質,研究氣,在基礎階段是為指導去病療疾、強身健體的越礎方法修鍊服務,使學習者理通法明,有的放矢地進行修鍊。順利地完成清地平基,進入築基煉己層次之中。




在初級階段,是為初真修習者深入研究人體生命科學,探討性命雙修

法理,順利完成築基煉已,進入「人法地」階段的修證服務,幫助立志修真者「窮理」,使實修者更好地掌握初級階段中的方法,在性命雙修實踐中做到「理通法隨」。



人體內環境中的質元隱態物質——氣,通過上述探討,我們不難

發現人體整體中只有三種氣:宗氣、營氣、衛氣,是以集約本體全息

元為主導的氣。這三種氣又都是在體內的德性物質——元氣的主宰下所生髮的。這種現象是人體小宇宙內的一種個體性、小環境的「一氣化三清氣」的現象。道理的同源性是無處不在的,隱態物質的全息現象同樣是一個普遍規律。



人體內環境中整體性地存在著四大類氣,鍛煉和修真證道,以元

氣的內部調動和外環境的采聚為主要方法。這是由於其它二類氣都是

元氣所化生,是末,元氣才是人之本源。舍本而求末,不符合道家的整體觀。宗氣、營氣、衛氣是維繫人體生命活動和健康的基本質元隱態物質,它們與生命體生理功能作用結合緊密,這三類氣中用全息觀分析,其內部所集約的主要是遺傳全息元和個體全息元。完成這類全息元的置換,非高能量、高質量的道性全息元則不能實現。而元氣則不同,元氣中所富集的主要是德性全息元,貴德尊道,以「道蒞天下」,則「道生之,而德畜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元氣的盛衰始終決定著宗氣、營氣、衛

氣的生成和盛衰。元氣不足的常人,必然會主要依賴於谷氣和清氣的

不斷參與和補充,才能正常地生成。元氣是諸氣之帥,元氣充沛時,元氣即可以自行直接生成宗氣、營氣和衛氣,就可以減少對於飲食和呼吸的依賴性。修真界中的「進入胎息宗氣旺,自然辟穀營氣純,真元接天衛氣壯」現象,充分說明元氣的盛衰是生命的根本,修真實踐者和道醫從業者,都應當執此一以牧三,用中守一,從而「道法自然」,法無定法,把握住修持和運用德一的至簡至易性,從繁返樸,把握住修身之根本,道醫之根本。



元氣的質有優劣之分,元氣中德性全息元的含量有高低層次之別。

元氣的內在質和量,是修真學研究探討的重要課題。元氣具有光的性質,其光的強度和色彩特性,由元氣本身內在的質和量所決定。今後隨著修證的深入,我們將逐步展開對光的探討。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玄門正宗,六爻占卜預測術網路公益班招生啟告!




免費結緣道醫秘制端午節香囊+端午辟邪符,祛邪除濕、香體除穢!




免費結緣道教經典《道德真經》+道教音樂CD!




墓地雖小風水多,世代興旺全靠它!




健脾益血、調肝補腎、美容養顏,一個穴位就搞定!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

w18901234567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由武當山道醫傳承基地、中國道醫研究院創辦,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道醫學堂丨氣的運動和運動形式
免費結緣道醫秘制端午節香囊+端午辟邪符
道醫學堂丨氣的生理功能
道醫學堂丨人體炁的生成
道醫有「道」亦有「醫」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