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文|光明日報


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


他,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領域享譽世界的科學家,2009年放棄海外高薪,作為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回到祖國;


他,選擇了母校吉林大學做全職教授,成為東北第一個引進的「千人」專家;


他,沒日沒夜地工作,7年間,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多項技術空白……

他就是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今年1月8日,他永遠地離開了,年僅58歲。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黃大年(中)和學生們在一起


2017年元月的吉林長春,寒風凜冽。吉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姚立華匆匆走進錄音棚,專門為一個人錄製一首歌曲。音樂響起之前,她這樣默念著:「今天我要為您把《我愛你,中國》再次唱起,用歌聲把您和我們留學人員共同對祖國的愛傳遞下去。」


幾年前的一次吉林大學留學人員聯誼會上,姚立華演唱了這首歌。一曲終了,一位個頭不高、身材微胖的人走過來一邊和她握手一邊說:「這首歌讓我感動,我們常年在國外的人,對祖國的愛很深很深。」她能看出來,這位老師剛剛流了淚。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黃大年在英國留學期間


現在,這位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人卻永遠走了,消失在北方銀色的冬天裡。

他,在英國18年,是國際知名戰略科學家;


他,曾經住在劍橋大學旁邊的花園別墅里,妻子還經營著兩家診所;


他,2009年放棄英國的一切,作為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回到祖國;


他,選擇了母校吉林大學做全職教授,成為東北第一個引進的「千人」專家;


他,負責「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製與實驗項目」及相關領域科研攻關,國家財政投入數億元人民幣,是當時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科研項目中獲得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個;


他,沒日沒夜地工作,多年來,他辦公室深夜明亮的燈光被稱為吉林大學地質宮「不滅的燈火」……


他叫黃大年。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黃大年(右)與女兒在英國的合影

「如果你不回去,咱們就散夥。」2009年年底,黃大年一改往日溫和的語調,堅決地對妻子說。


如此決絕的態度源於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劉財給黃大年發的一封郵件,郵件中是國家「千人計劃」的有關材料。


劉財不知道,這一封郵件讓黃大年心潮澎湃。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1982年1月,他在大學畢業紀念冊上這樣寫道;


「我一定會回來的!」——18年前,他對為自己送行的老師說;


「知識精英是民族脊樑,別忘了,你是有祖國的人!」——2004年,病重的父親在電話中給他留下最後的囑託……


妻子知道,是時候了。於是,她賣掉了診所。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2011年4月10日,黃大年在為學生們授課

2009年12月24日,黃大年和妻子走下飛機,站在了祖國的大地上。6天後,黃大年與吉林大學正式簽訂全職教授合同。


作為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家,黃大年的夢想是把地球變得透明一些、更透明一些。地球深部探測計劃就是找到開啟「地球之門」的鑰匙。曾在國外生活多年的黃大年深知相關裝備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也深知國外是如何嚴控這些裝備對華出口的。


讓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達到國際水平,就必須爭分奪秒。以吉林大學為中心,黃大年通過各方力量,迅速會集起400多名來自高校和中科院的優秀科技人員,展開了一個又一個攻關。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2013年1月20日,黃大年(左二)及團隊成員在極寒天氣下進行固定翼無人機試飛


固定翼無人機航磁探測系統工程樣機研製成功,填補國內無人機大面積探測的技術空白;萬米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樣機「地殼一號」研製成功,為實施我國超深井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裝備支持;首個國家「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野外實驗與示範基地」建成,為規範管理儀器裝備研發和引進程序提供了驗證基地……經過7年時間,黃大年的團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2016年6月28日,「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製與實驗項目」通過評審驗收,專家組最終的結論是:項目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項目成功的背後,是黃大年異常忙碌的身影。開展項目研究的辦公室在吉林大學一座被稱為「地質宮」的老建築內,自從2009年黃大年來到這裡,每天都會有一盞燈一直亮到凌晨兩三點鐘。如果哪一天沒亮,那一定是他出差了。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黃大年:生命,為祖國澎湃


在黃大年的辦公室里,靠北側的牆上是一塊巨大的記事板,上面的日程表密密麻麻地記著各種安排。「問他出差坐什麼時候的航班,他頭也不抬地跟我說,就今晚最後一班吧。」黃大年的工作秘書王郁涵說。7年間,黃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最多的一年160多天。出差回來,不論多晚,他不是先回家,而是又一頭扎進辦公室。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2014年9月10日,團隊成員為黃大年(前排右三)慶祝教師節


不忙不行啊!2016年元宵節在辦公室加班到午夜的黃大年,發了一條朋友圈:「辦公樓內燈稀人靜,樓外正是喜氣洋洋。我們被夾在地質宮第5層,夾在『十二五』驗收和『十三五』立項的接合部,夾在工作與家庭難以取捨的中間。」為了讓祖國的科技水平獲得巨大幅度的提升,黃大年急啊!


一天,王郁涵聽到黃大年辦公室傳來「砰」的一聲響,跑進去一看,黃大年倒在地上。王郁涵趕緊叫人,黃大年示意她不要聲張,說口袋裡有速效救心丸。吞下去幾粒後,又躺了一會兒,他像沒事兒人似的對王郁涵笑笑說,通宵工作有點累,休息一會兒就好了,不要告訴別人,說完便去其他辦公室布置接下來的工作。


在「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製與實驗項目」驗收的前夜,黃大年半夜趕到北京,然後讓團隊人員把手裡的材料都拷貝給他。大家都知道,對於黃大年來說,那又是一個不眠之夜。第二天答辯之前,他從懷裡拿出一瓶速效救心丸,含進嘴裡幾粒,調整一下笑容就上台了。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2014年8月8日,黃大年在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鑽探2號井


項目通過了驗收。然而,黃大年的忙碌並沒有結束。


2016年11月28日,黃大年由北京前往成都開會,在飛機上突發疼痛至休克,下飛機簡單處置後,第二天又出現在會場。12月4日,他在長春做完檢查後,又急著趕去北京出差。12月8日,他被大夫催著住進了醫院。第二天開始,他又有計劃地叫一些學生來病房,布置學習任務、安排工作計劃。在正式手術的前一天半夜12點,他給學生周文月發信息說,她去英國劍橋大學留學的推薦信寫好了。


讓大家無論如何也不肯相信的是,今年1月8日,那個不知疲倦的黃大年永遠地離開了,年僅58歲。


20世紀改革開放初期,一首《我愛你,中國》唱出了海外赤子的心聲;今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刻,一位赤膽忠心的科學家又重新詮釋了這首歌曲的意義。

他叫黃大年,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就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



2013年4月18日,黃大年在2013年深部探測項目年會上的照片,身旁是他率領團隊研發的「地殼一號」萬米大陸科學鑽探機的展示模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力網 的精彩文章:

TAG:青年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