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看點 | 選題清奇、卡司驚奇,《我想見到你》何以拼殺周五黃金檔?

看點 | 選題清奇、卡司驚奇,《我想見到你》何以拼殺周五黃金檔?





文丨趙二把刀


本文為讀娛(hanguoxingyule)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春意漸消,夏至未至,回顧即將走過半程的2017,於綜藝市場,最大的亮點應該就是「正能量」綜藝的異軍突起。先是《朗讀者》等文化類綜藝掀起熱風;接著又是《變形記》《我想見到你》兩檔「公益+綜藝」的逆流而上。








尤其是5月5日開播的《我想見到你》,這檔由北京衛視與北京魅力星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魅力星晨和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的綜藝節目,不僅是大型情感互動真人秀,也是一次次助人「圓夢」的正能量傳遞。




選題獨闢蹊徑、藝人組團綜藝首秀


北京衛視為什麼會把《我想見到你》放在黃金檔?



作為一檔公益題材的節目,相比大多數綜藝節目,《我想見到你》的題材看起來「不討好」、嘉賓也非綜藝節目的「常客」,但即便如此,這檔公益綜藝卻被北京衛視安排在周五晚9點黃金檔,和《奔跑吧》《天天向上》等娛樂感十足的王牌綜藝節目正面交鋒。節目前兩期的收視處於劣勢,於是有些人質疑:難道這是編排的失誤?



其實不然,判定一檔節目的成功與否,不能僅靠收視率這唯一標準,而應該從內涵、意義、價值觀等諸多方面來評判。北京衛視把有「先天劣勢」的《我想見到你》放在了這樣的一個競爭激烈的黃金檔期,背後具有深意,恰恰說明他們編排節目的時候,並不只用收視率來評判,更看重這檔節目的意義和社會影響,讓有意義的節目有更多更好的生存空間,這也是北京衛視和節目組的社會擔當。



總製片人亓達吉在談到策劃這檔節目的初衷時曾說:「《我想見到你》致力於打造年度暖心綜藝,將尋找的腳步延伸到了祖國的各個角落,那裡有很多看似平凡的人,卻擁有獨一無二的堅持和信念,這些平凡卻偉大的人生經歷,令人震撼卻鮮為人知。」






截止目前,對比收視率,《我想見到你》的口碑在網路上卻是另一番景象:




  • 某網友評價

    :「周五晚上一掃所有衛視的綜藝,看著大大小小的咖們,最後我卻選了《我想見到你》。」



  • 百家號自媒體人小趣兒

    :「滿滿的正能量!最走心的綜藝真人秀節目。」



  • 中國日報評

    :「高而不冷、情懷當先」,把握住了「真」的要義,真正走進觀眾的內心。


......



類似如此的言論網上很多,足以看到節目組的初衷已達,《我想見到你》更是對浮躁綜藝市場的一次心靈洗滌。


綜藝大環境太煩躁,急需清流來凈化




目前綜藝市場,各類節目充斥熒屏,在為觀眾帶來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因部分節目的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國內綜藝更傾向於設置各種「意外」。明星們為了節目炒作撕逼博眼球,甚至面臨隱私直面大眾的可能。


針對諸多亂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站在2015年就公布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節目努力轉型升級、改進提高,豐富思想內涵,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實現積極的教育作用和社會意義。」應該說,市場和國家政策導向都呼籲貼近現實生活、能發揮價值引領作用、有著健康格調的真人秀節目。




正是基於此,進入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一系列「文化類」節目組團而來,並迅速成為了市場和用戶的寵兒。但市場光有文化類還不夠——《變形記》和《我想見到你》這類公益綜藝的臨時補位,恰好趕上了時機,為喧囂的綜藝市場注入了一股清流。






所以,在周五黃金檔,面臨《奔跑吧》《金曲撈》《天天向上》等純娛樂綜藝的同時段上檔,公益綜藝的編排是有意義的,不存在失誤。我們希望能有更多《我想見到你》這樣有意義的節目出現在黃金節目時段被更多觀眾看到,而不是無人問津。




話題映照現實,引觀眾共鳴



除順勢補位綜藝市場,為其注入新鮮血液,《我想見到你》能收穫行業和觀眾的肯定,還與節目設置的話題分不開。



據了解,《我想見到你》中的故事是欄目組通過各種渠道從社會上徵集來的故事裡選擇出的,節目也將圍繞著六段溫暖感人的故事展開。


已經播出的故事主人公是80後「最美村醫」程曉花,在兩期節目中經過「溫暖能量團」的不懈努力,分隔二十餘年的曉花父女終於成功相見——節目的表現很自然,不煽情、接地氣、感染力強,同時又在充滿期待的心理牽引下滿足了公益的訴求,這是《我想見到你》最真實的觀感。






從這也能看出,節目組在處理公益與綜藝上的話題上用心良苦。對觀眾而言,感受到這份「誠意」也意味著這檔堅持公益的節目,雖然在收視率上不比純消遣的真人秀節目,卻堅守了「初心」,釋放了溫暖,詮釋了愛的另一種意義。




嘉賓不落俗套,「溫暖能量團」獲好評




即便選題符合當下需求,一個好的節目也需要合適的嘉賓來呈現,這也是《我想見到你》的另一差異化特色:沒有「職業」的「綜藝咖」,只有溫暖的「能量團」。



從其節目介紹中了解到,該檔節目由蘇有朋、景甜、茅子俊、李宏毅、馬聞遠五位正能量嘉賓組成「溫暖能量團」,帶著委託人的心愿清單,深入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在三天兩夜的互動相處中,幫助主人公完成最大的心愿,以此釋放為愛圓夢的溫暖。






下地拔蔥,駕駛三輪摩托飛馳在鄉間小路這些在蘇有朋看來都是小事一樁,除了所有事情親力親為之外,蘇有朋還把電影片場的統籌能力帶到了節目中,成了整個「能量團」的「全能大哥」。



景甜通過這個節目感受到,真真切切幫助到別人所收穫的快樂。在需要陪伴老人時,她成為人們眼裡的「開心果」,在第二期中喊「最美村醫」的母親做乾媽;在需要和女孩子談心的時候,她又變成了曉花最貼心的人…






同時,李宏毅、馬聞遠、茅子俊等人的表現也引發了觀眾的熱議,例如「鄉村大廚李宏毅」、「茅子俊秒變老幹部」「暖帥馬聞遠變身別人家的孩子」等情節都很具可看性,並一度成為大眾套理論的熱門話題。



而隨著節目的深入, 「溫暖能量團」成員們身上這些真實且讓人動容的品質,也將會成為這個夏季最感人的內容之一。



內容開放式拍攝,製作充滿懸念




節目呈現的故事主打「真實」,真實的故事便要最真實地呈現,而最真實的情感卻並不是簡單的「想」與「不想」可以明確回答的。



為了真實地呈現主人公的情感走向,導演組大膽採用「開放式」錄製方式,不設置固定環節,「溫暖能量團」在完成委託時很可能會面對各種無法預測的困難,也許直到故事的最後一刻才能知道能否替主人公完成心愿,所以這更需要「溫暖能量團」的真誠和團結。






價值觀正確,對外輸出更有意義




一個節目除了要具有可看性,更重要的是對外輸出正確的價值觀。



目前的一些綜藝節目,把明星蹦蹦跳跳炒的非常火,奈何缺乏主流價值觀,觀眾看完也就罷了。



《我想見到你》整檔節目緊扣「平凡中見偉大」的主題內涵,在一個個充滿真情實感的溫情故事中不斷擦出火花,讓觀眾在這一張張看似平凡的面孔下,感受他們令人震撼、動容的經歷與情感。「村醫人生」「失散的情感」等這些對於觀眾而言就是另一種人生。



而且,《我想見到你》區別於以往的真人秀,更注重真實——節目中有很多體現幫助、責任的場景,很直觀的讓觀眾感受到無私、奉獻、信念等核心價值觀。反觀之,還能讓大眾看到真實的城鄉、歷史、教育等問題,引起觀眾的反思和共鳴,助推了社會對於弱勢群體的關注和關心。



所有價值觀都在通過綜藝節目面向更多的年輕人,向他們傳遞正能量。而如果你是該節目的觀眾,那麼當你看完後,勢必會對「社會責任與自我實現」的整體價值觀產生思考,這,就是它的意義所在。



尾聲

:一個立足現實和公益、展現「真善美」多於製造衝突和無底線搞笑的正能量綜藝節目,在喧囂的綜藝環境下,由專業團隊護航、秉承誠心和誠意的製作,即使受限於題材的非娛樂化和嘉賓的非綜藝咖,似乎也一樣能在綜藝大戰中贏得一片天地吧。






更多文章:


觀點 | 韓版陰影下《腦力男人時代》的進擊和桎梏,日月星光離網綜頭部還差一點地氣



財報 | 因《花千骨》爆紅的慈文傳媒2016業績穩健,轉型網生只是泛娛樂的一小步



看點 | 黃磊發胖、《麻煩家族》票房低迷,都怪原創日劇太較真、太矯情?



看點丨絲芭文化完成c輪融資 那資本催肥後的SNH48如何抉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娛 的精彩文章:

財報 | 因《花千骨》爆紅的慈文傳媒2016業績穩健,轉型網生只是泛娛樂的一小步
觀點 | 韓版陰影下《腦力男人時代》的進擊和桎梏,日月星光離網綜頭部還差一點地氣
觀點丨盛唐時空鐘愛中國元素 這回又把《七十二層奇樓》弄成尬秀了
看點 | 黃磊發胖、《麻煩家族》票房低迷,都怪原創日劇太較真、太矯情?

TAG:讀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