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京都能看到長安的影子?別再被導遊騙了

在京都能看到長安的影子?別再被導遊騙了




從帕特農神廟到未央宮


從埃及金字塔到聖彼得大教堂


從武則天明堂到日本明治神宮


……




建築見證了人類文明的變遷和社會形態的變化,它是凝固的、活著的、可觸摸的歷史。




建築是美的,美在細節,也美在整體。


柱樑枋檁、枓栱桁椽,每一個結構都歷經上千年的演化發展。木泥磚石,不起眼的材料所搭建出或磅礴或典雅,或宏偉或秀致的空間堪稱奇蹟。建築,美在形式,也美在內涵。




東方建築常運用靈活便利的木框架結構,來追求空間的適宜和陰陽的調和,而西方建築卻採用磚石拱券以追求永恆和久遠。









也許,我們很少關注建築,很少留意建築之美。但有這樣一個人,他關注建築的歷史積澱,也關注建築的人文精神。




他是

安森垚



15歲進入北京化工大學工業設計專業學習,後留學

日本京都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

,主攻建築史。


師從

奈良文化財研究所前所長

,日本國寶級建築學專家,清水重敦。曾參與

日本藥師寺、仁和寺

的古建修復。



擅長以時間為線,空間為面,建築為點,深入淺出講解建築及建築背後的歷史。著有

《祖先》

一書,廣受好評。




5月15日起,安森垚將在CCtalk連開三場課,聊聊「築造」里的日本史。




東亞文化,繞不開日本。想了解日本文化,不妨先讀懂日本建築的語言。




掃描二維碼或者在CCtalk搜索群號:517517


加入愉快的日本「築造」之旅。




長按二維碼並識別去聽課↑




我們經常能聽見一些人宣傳旅遊線路的時候會來上一句「想要尋找唐長安城就要去日本的京都」,這應該是讓我感覺最滑稽的一句話了,任何一個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是很難在京都看到「長安」的影子的。






從平安時代說起,平安時代的日本經歷了一個很重要的時期——「

國風時代

」。




不論是在文學、藝術還是建築上,日本都在謀求一種自己原本文化的回歸。


和歌萬葉集在這個時代出現,日本獨創的建築模式「

野小屋

」也被廣泛應用,日本特有的「こけら葺き(

木片屋頂

)」和「檜皮葺き(

檜皮屋頂

)」開始代替從中國傳入的瓦。




檜皮葺屋頂






左:源於中國的法隆寺金堂結構


右:日本自己發展出來的野小屋結構(法隆寺大講堂)




法隆寺大講堂的整個房頂被做出了一個空間,內部有

干欄結構

支撐,這樣就可以加大屋頂坡度的角度(舉折),這也符合的日本氣候條間。




說日本建築和唐代一樣,那真是個極大的謬誤,唐代有什麼建築像日本建築用這樣的材料,有這麼大的腦袋?






承久3年(1221年),發生了著名的「

承久之亂

」。




這一年,京都建立了真言宗的大型寺院「

千本釋迦堂

」,它雖不算多麼出彩,也不是總本山級別的寺院,但是它的特殊之處在於,這是京都市區僅有的、沒在

應仁之亂

中毀掉的寺院了,

也是現在京都市區最早的寺院,屬於鎌倉時代




(千本釋迦堂)




這是京都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從建築樣式你能感受到滿滿的島國風,斗拱極其之小,舉折極其之陡,用的檜皮當屋頂,空間布局屬於典型的日本和樣建築,下面還是干欄結構架起來的。




我只想說,看到這個建築咋還能聯想到長安?




還是多聽聽課,漲漲姿勢吧~




長按二維碼並識別去聽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滬江日語 的精彩文章:

口語對話:だめ
創刊50周年:這本漫畫雜誌要開始搞事情了……
中日語境對比:一個「鬼」字差太多
再也不怕曬!推薦4款適合春夏使用的化妝品

TAG:滬江日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