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 2:曲筱綃解釋『鯰魚效應』,只用三個字……
-
這天,歡樂頌 22樓姑娘們閑聊,說起職場上的事...
安迪提到「鯰魚效應」,關關馬上回應,可不學無術的曲妖精一臉茫然,不知啥意思?
第二天,小曲去見客戶,又因為對方用英語交流而遇到尷尬。
晚上和趙醫生古典音樂會,也因為不感興趣瞌睡連連。
......
這一連串的遭遇,讓她感到沒文化的苦惱。覺得自己還是應該讀點書,增加點知識。
這不,她終於上網路查詢"鯰魚效應"究竟是什麼意思了。
然後,她得意洋洋跑去找小關說:
那什麼「鯰魚效應,不就是『搗蛋鬼』嗎!
」搗蛋鬼「,哈,還真有點那意思呢。
-
-
鯰魚效應:
先看看什麼是鯰魚?
鯰魚,一種生性好動的魚類。常被用作保證長途運輸沙丁魚成活的工具。
沙丁魚,生性喜歡安靜,追求平穩,對面臨的危險沒有清醒的認識。
-
漁夫聰明地運用鯰魚好動的作用來保證沙丁魚活著。
因為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
漁夫因此便獲得了最大利益。
-
-
或者,用這樣一個故事解釋會更通俗一些:
人們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
可是漁民們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船長嚴守著秘密。
直到後來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
-
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里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
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遊動。
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四處躲避,加速遊動。
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
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的故事。
它告訴人們在安全舒適的環境里不一定能很好的成長,反之在困難危險的環境里,會變得更成熟,更強大。
-
-
鯰魚效應現在常常被用在管理學中。
對於「漁夫」來說,漁夫採用鯰魚來作為激勵手段,以保證沙丁魚活著,以此來獲得最大利益。
而在企業管理中,管同樣需要引入鯰魚型人才,以此來激活職場,激發員工們的工作活力。
而鯰魚人才指的就是在一個企業中能力很強大、能給予其他員工負激勵的人。
其他員工感覺到來自他的壓力,從而不得不努力。
-
-
說起這個,我倒想起《歡樂頌 1》的一個場景來:
邱瑩瑩被招聘在一家咖啡店裡賣咖啡。
她熱情高漲,幹勁十足,不但在實體店業績不錯,還別出心裁開了網店,使銷售業績大增。
她還因此獲得總經理的嘉獎。
她的出現讓咖啡店裡其他員工刮目相看,慢慢也激活了大家的工作熱情
......
這位可愛的小蚯蚓同學,不知算不算這咖啡店裡的鯰魚型人才呢?
哈!
-
(微信公眾號:小一時空。)


※什麼樣的夫妻關係最健康?情侶!親人!還是…… 黃磊如是說
※絲綢之路:河西走廊上的「千年之約」
※健康系列:維生素有必要日常服用嗎?補充維生素最怕的是什麼?
※國際家庭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最美戀家古詩)
※歡樂頌 2:如果你是安迪,你會選擇帥痞包總還是酷哥奇點?
TAG:小一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