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殭屍比外星人更厲害?英媒設想世界毀滅10種方式

殭屍比外星人更厲害?英媒設想世界毀滅10種方式

5月19日報道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1日發表題為《世界將如何終結:博彩公司公布從殭屍到外星人入侵等各種可能性的幾率》的報道稱,從殭屍到小行星撞擊再到核導彈,一系列災難事件可能把人類從地球上消滅,但這些情況真正發生的幾率到底有多大?

一家設在英國的博彩網站開展研究,了解世界可能滅亡的10大方式,也包括每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

這家公司提出了世界末日的若干種情形,太陽燒毀地球、審判日和疫病是最有可能使世界滅亡的途徑。

10大方式:

一,太陽燒毀地球,賠率1:1

二,審判日,賠率1:1

三,疫病,賠率1:2

四,核導彈,賠率1:30

五,自然災害,賠率1:45

六,生物武器,賠率1:60

七,機器人造反,賠率1:80

八,灰蠱,賠率1:100(灰蠱是未來學術語,指一種失控的納米機器人吃掉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同時不斷地自我複製——本網注)

九,黑洞,賠率1:125

十,外星人,幾率1:500

這篇報告出自888Poker。該公司在新聞稿中說:「雖然沒有萬無一失的生存策略(尤其是在太陽摧毀地球的情況下),你至少可以開始為某些不同尋常的災難做準備。」(編譯/趙菲菲)

資料圖:災難電影《2012》中描繪的世界末日。

【延伸閱讀】末日邊緣!回顧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它由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美國則堅持要求撤除導彈而引發。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0幾天,美蘇雙方在核彈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於千鈞一髮之際。這組圖將展示這一險些將人類帶入末日的危機事件。

20世紀六十年代初,美國與古巴關係日趨緊張,美國不僅卡斷古巴的經濟命脈,甚至妄圖通過入侵古巴以暴力推翻卡斯特羅政府,在受到美國的強大壓力時,卡斯特羅不得不向蘇聯尋求援助。蘇聯當時對古巴的處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切,正是出於同美國爭奪霸權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個立足點。圖為卡斯特羅與赫魯曉夫。

蘇聯決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提供伊爾-28噴氣轟炸機,於1962年7月開始實施。蘇聯把運往古巴的貨物改由蘇聯船隻運送,將幾十枚導彈和幾十架飛機拆開裝到集裝箱里運往古巴。同時,3500名軍事技術人員也陸續乘船前往。經過偽裝的第一批武器是在7月下旬用商船運抵古巴的。圖為1962年10月,一張標註部署在不同位置的古巴中程導彈的諜照。

在此期間,蘇聯在公開場合一直否認在古巴擁有任何進攻武器。赫魯曉夫在給肯尼迪的信中表示:蘇聯不需要為了擊敗侵略,為了進行報復性的打擊而將自己的武器轉移到其他任何國家,例如古巴。圖為1962年10月17日,美國U-2飛機拍攝的古巴導彈設施。

1962年10月16日,約翰·肯尼迪總統才得到真實情況的彙報。他對赫魯曉夫欺騙他的行為非常惱怒,並立刻意識到這件事關係重大。他沒有料到蘇聯人在古巴這樣一個地方會採取如此輕率和冒險的行動,沒有料到轉眼之間古巴戲劇性地擁有了在西半球僅次於美國的最大的、裝備最好的軍事力量。肯尼迪感到,蘇聯導彈造成了一種嚴重的威脅,要是不猛烈回擊,那就會有損他的政府在國內外的形象,激起公眾對他的不信任,並使美國如芒在背。肯尼迪決定,要使蘇聯明白美國不惜一戰的決心。1962年10月23日,美國國防部證實古巴的導彈是由蘇聯提供,10月14日運進古巴,圖中除了被帆布蓋著的中程導彈還有導彈發射配屬的其他設備。

1964年10月18日肯尼迪回見蘇聯外交部長安德烈·葛羅米柯。

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在白宮對全美進行電視廣播講話,宣布全面封鎖古巴,並誓言對蘇聯的入侵給予最強烈的回擊。

封鎖命令一下達,美國地面、空中和兩棲作戰部隊即開始集中。此外,還調集出兵古巴所需要的軍需物資,開始採取保護美國免遭核襲擊的種種預防措施。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軍隊也進入戒備狀態。美國總統下令,載有核彈頭的美國轟炸機進入古巴周圍的上空。圖為1962年10月23日,肯尼迪簽署命令,美國武裝力量開始封鎖古巴並檢查一切運往古巴的物資。

1962年10月23日,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回應美國總統封鎖古巴的講話。

古巴導彈危機期間古巴的部隊嚴陣以待。

1960年10月23日,安理會會議上(從左到右)蘇聯代表,古巴代表和美國代表。

1962年10月23日,安理會古巴導彈危機特別會議期間,大批女性在會場外舉牌祈望和平。

在肯尼迪發表廣播講話以後的5天中,局勢緊張到幾乎「難以忍受的程度」,核戰爭的陰影籠罩著整個加勒比海上空,整個世界危在旦夕。圖為1962年10月24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召開記者會,通報古巴導彈情況並決定對古巴實施封鎖。

1962年10月24日,在68個空軍中隊和8艘航空母艦護衛下,由90艘軍艦組成的美國龐大艦隊出動了。美艦從佛羅里達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個弧形,封鎖了古巴海域。與此同時,美國導彈部隊全部奉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導彈在發射台上聽候指令。圖為1962年,美軍巡邏機飛過蘇聯貨船。

1962年10月25日,美國海軍在封鎖線附近監視蘇聯潛艇。

1962年10月,大批的紐約民眾排隊購買報紙希望了解古巴導彈危機的最新進展。

約翰·肯尼迪總統會見空軍將領,商討在古巴上空用U-2飛機偵查的問題。

1962年10月24日,在古巴的導彈發射基地,肯尼迪以此為證據宣布對古巴進行封鎖。

1962年10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上,美國代表向安理會成員展示古巴導彈的證據。

1962年10月27日,佛羅里達海岸部署的防空導彈。

1962年10月27日,兩個士兵在佛羅里達州海灘的工事里警戒。

1962年11月,處於戰備狀態的佛羅里達州的美軍軍營。

1962年10月28日,倫敦的反核組織遊行抗議美國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使局勢快速升級的舉措。

1962年10月29日肯尼迪主持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

1962年11月2日,肯尼迪向全美報告古巴導彈危機的最新進展,並表態蘇聯部署在古巴的導彈必須移除,美軍將繼續執行封鎖古巴的政策。

赫魯曉夫認識到,長期容忍無法打破而又日益加強的封鎖不利於蘇聯,封鎖拖得越久,蘇聯的損失比美國就越大。在作出這一決定時,他已經來不及、也不想與性格倔強的卡斯特羅商量了,因為他已通過情報部門獲悉,如果第二天不給美國答覆,美軍就會在29日或30日轟炸蘇聯的導彈設備和古巴的軍事目標,然後,入侵該島。再拖延下去,就意味著死亡。圖為1962年11月1日拍攝的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導彈。

赫魯曉夫給肯尼迪的信中寫到,「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國人民對於您所稱為進攻性武器所感到的憂慮,這的確是一種可怕的武器。您和我都了解,這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武器。為了儘快地消除這一危及和平事業的衝突,為了給渴望和平的各國人民以保證,蘇聯政府除了此前已下達的在武器的建築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現又下達新命令拆除您所稱為進攻性的武器,並將它們包裝運回蘇聯。」圖為1962年11月6日,美軍偵察機拍到的在古巴港口停泊的蘇聯船隻,上面裝載著六枚導彈以及技術人員。

隨著這一封信的播出,這場嚴重的古巴導彈危機結束了。信中沒有再提撤出美國在土耳其的導彈為對等條件。圖為一張肯尼迪總統標註的古巴地圖,圖中畫「×」的地方是導彈發射場。

美蘇達成協議,美軍監督蘇聯的導彈撤離行動,圖為美軍直升機監視蘇聯潛艇。

11月11日,蘇聯部署在古巴的42枚導彈全部撤走。圖為1962年11月10日,美軍海軍艦船跟蹤蘇聯貨船。

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魯曉夫答應在30天內從古巴撤走全部伊爾-28型轟炸機。肯尼迪同時宣布取消對古巴的海上封鎖。與此同時,蘇聯政府命令蘇聯武裝力量解除最高戰備狀態。圖為蘇聯從古巴撤走15架伊爾-28飛機。

1962年11月21日,美軍開始移除在佛羅里達部署的導彈。

【延伸閱讀】末日之翼:美指揮機可命令潛艇核反擊

2017年2月3日,綽號「瘋狗」的美國防部長馬蒂斯首次飛抵韓國進行訪問。細心的軍迷們或許有注意到,他搭乘的專機並非普通客機,而是著名的E-4B「守夜者」核戰指揮機,該型機是專供美國最高指揮當局,在美本土遭遇核(常規)打擊時,臨時擔任空中指揮所,用於協調和指揮美軍戰略核打擊力量,本圖集將為您揭秘這架有「末日之翼」之稱的神秘軍機。

E-4系列指揮機的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當時正值冷戰高峰。美軍設想美本土若遭到蘇聯全面核打擊時,如果像夏延山地下核指揮部這類固定設施被摧毀,還能有一種能夠避開地面核爆區、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的空中指揮所,E-4系列應運而生。為了能抵禦核爆後產生的EMP(電磁脈衝)攻擊,E-4的飛控、航電系統均採用了傳統模擬式飛行儀錶。 圖為1979年5月,E-4B正在進行地面抗EMP攻擊測試。

E-4系列由波音747-200B寬體客機改裝而來,共製造了4架:3架E-4A和1架E-4B(搭載有更先進的通信設備),首架E-4A於1973年首飛,1974年12月投入服役,到1985年1月時,4架全部升級至E-4B的標準。E-4B共有3層艙室,上層為駕駛艙和乘員休息室。中層可搭載乘員94人。從前向後有最高指揮當局辦公室、會議室、參謀人員工作區、通訊中心和技術控制中心等。圖為E-4B剖面結構圖。

E-4B高空巡航資料圖。

作為備用核反擊指揮部,E-4B搭載有13套專用通信設備及46組天線,其中包括位於機背整流罩內的超高頻衛星通信天線(可與部署在全球各地的美軍指揮部進行通信)以及布置在機尾的可用絞盤收放的全長達8千米的超低頻拖曳天線(用於同水下的戰略核潛艇進行通信)。E-4B最多可搭載114名乘員。圖為作戰參謀室資料圖,可見其搭載的電子設備均經過抗EMP攻擊設計。

由於作用重大,美軍高度重視E-4B的維護和使用,現役4架E-4B(每架造價高達2.6億美元,1998年面值)全部駐紮在美本土內布拉斯加州的奧福特空軍基地,由美空軍第55聯隊第1空中指揮控制中隊擔負日常飛行和維護任務。圖為E-4B側繪圖。

E-4B指揮機資料圖。

E-4B以波音747為平台改裝而來,保留了747的滯空時間長以及跨洲際飛行能力,E-4B最大巡航速度0.8馬赫,不進行空中加油時的最大航程為1.1萬千米,最大滯空時間超過150小時,在經過空中加油後,其航程和滯空時間仍可擴展。圖為E-4B正在進行空中加油。

E-4B進行空中加油時的特寫照片。

E-4B「國家空中指揮中心」(NAOC)徽標。

冷戰結束後,E-4B指揮機除進行警戒任務外,有時也會客串軍政高層專機使用。從1994年8月起,E-4B還可以擔任民用救災的任務。一旦國家出現重大災情,E-4可以通過現代化的通訊指揮能力,根據災情處理的需要做到快速反應。為了給予美國國家指揮當局直接的支持,每天至少有1架E-4B在美軍駐全球各大軍事駐地中的一個的上空盤旋警戒。圖為2017年2月3日,美國防部長馬蒂斯搭乘E-4B抵達韓國烏山空軍基地。

圖為馬蒂斯乘坐E-4B抵達日本後,日本電視台對E-4B的簡介,可見「最後之翼」和「末日飛機」的字眼。

圖為馬蒂斯搭乘的E-4B飛抵韓國烏山空軍基地時,跑道上還有一架A-10攻擊機在警戒。

E-4B正面特寫。

E-4B起飛資料圖。

E-4B指揮機資料圖之二。

E-4B指揮機資料照。

圖為遊戲中,玩家製作的E-4B指揮機(近)與「空軍一號」(遠)專機建模進行編隊飛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