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行三星S8評測:這次終於從鳩摩智成了慕容博
金庸筆下天龍八部裡面不算端茶倒水、行兵雜役,單獨算有名有姓的共計169人,論及功夫龐雜者,當屬姑蘇慕容、大輪明王;手機行業從國際到國內,先不論生存狀態,單說持有關鍵技術最多的,三星自然能排在前幾。
Ps:結尾有彩蛋。
一、外觀:一招鮮吃遍天
如今手機行業早就不靠木桶理論決定高下,性能、工藝、拍照都難以拉開決定性差距的旗艦之爭,外觀設計是成敗關鍵。也因此獨佔了屏幕產業優勢的三星和LG,在年初推了兩款屏佔比驚人的量產機,並且外界風評不錯。這次國行版S8評測,自然繞不開屏幕。
1.全新的屏幕比例增加了可視內容並提升了手感
三星此次一口氣推了兩款新機,S8和S8+;前者官方測定的屏幕尺為5.6英寸,後者是6.1英寸(曲面和圓角測定和以往的直角邊屏幕不太一樣)。由於屏幕比例採用非傳統的18.5比9,所以當你拿到真機後,第一反應除了好看還有——長。就好比當年第一眼看到iPhone 5。
來一張老圖
官方說這個設計讓S8對比S7在橫屏看電影時顯示區域增大36%,豎屏觀看時顯示區域則增大15.6%。
我們實測,它可以在APP默認設置下比其他手機多顯示一行字;甚至如果你把S8屏幕截圖發微信給別人,它的縮略圖會比其他手機截屏看起來都長。
多一行顯示內容
更實際的是,這可以讓機身更窄,更方便握持,這點我們看組圖(對比機型包括iPhone 7,屏幕4.7英寸;vivo XPlay6,屏幕5.46英寸)。
我們看一下對比效果
因此外界最擔心「後置指紋識別手指想要觸控到有點遠」,對於S8來說並不怎麼嚴重,因為機身窄。但由於S8+機身更長,估計不少人會覺得「這個指紋幾乎不可用啊」。
2.圓角和特殊比例會不會和APP顯示不兼容
圓角是S8在屏幕上做的另一調整。外界公認的說法是:圓角屏幕邊緣會減少手機在跌落時的風險。而拋開「圓角跟直角誰好看」這種主觀問題,人們還會對圓角和18.5:9的顯示兼容性產生擔心。
實測微信、QQ、滴滴、支付寶、餓了么、王者榮耀、天天愛消除、微博這些常見應用都可以在設置里選擇兼容模式,並且能完美填充不會產生拉伸變形(雖然王者榮耀設置說是不完整的)。甚至Play、萌購這類小眾APP也能完美兼容。
全屏顯示並不會有任何問題
另外,由於圓角弧度不是很誇張,並且上下對角一般也都是通知欄和三顆虛擬鍵,所以相比直角顯示,不會出現顯示內容缺失的情況。
以上,圍繞AMOLED,三星S8做了次效果不錯的小嘗試,新屏幕比例和圓角造型給「高屏佔比」另一種詮釋。小改動帶來的新美感,這點和慕容氏「斗轉星移」這種四兩撥千斤奧義其實有相同之處。
二、手感與操作:S8是有「實體Home鍵」的
S8採用雙面玻璃+金屬中框的組合,邊緣過渡順滑;另外機身有著和視覺效果一樣的輕巧重量,甚至有些人說「輕的有些沒有質感」。然而對於單手操作,影響最大的還是挪到背面的指紋解鎖,以及非實體Home鍵。
1、一個類似於3D-Touch的常顯示Home鍵
先糾個錯,S8「是有實體Home鍵」的:在非關機狀態下,S8會保證Home鍵在屏幕上常顯示,同時屏幕這一區域還放置了壓感以及獨立震子——所以按壓虛擬Home鍵屏幕會點亮並開啟生物識別,同時會有類似於按鍵的回饋,整體體驗感覺和蘋果3D-Touch類似。
Home鍵在息屏下也是常顯的
所以這樣一來,除了後置指紋識別,你還可以通過正面按壓Home鍵+虹膜或者人臉識別,來進行加密解鎖。理論上,如果虹膜識別和人臉識別能夠達到指紋識別的效率,體驗是可以等效正面指紋識別的。不過這可能僅存在於理論上。
2、速度、穩定性:虹膜和面部識別均不能完美替代指紋
兩者均不能替代指紋,跟各自的特性分不開。以虹膜識別為例,此前曾出現在三星旗艦設備上,利用紅外技術來掃描眼膜,可以克服在弱光下面部識別不能的問題。但由於鏡頭需要掃描眼球,所以需要手機和眼睛保證一定距離和角度,實用起來難度較高。
另一方面,人臉識別雖然只要鏡頭對準人臉就好;但自身僅靠前置鏡頭,對光線環境要求高。所以弱光下穩定性又差了很多。
需要對準眼球,所以對鏡頭角度要求比較多
更尷尬的是,這兩種方式雖然看似優缺點互補,但實際不能同時開啟。也就是說,沒有指紋識別,你的生物識別成功率都不穩定,並且不高。
關於拍照:升級不大,但是風格有調整
三星Galaxy S8拍照的主攝像頭1200萬像素,擁有全像素雙核、F1.7光圈、OIS光學防抖等,單看硬體相比S7 edge差距不大。至於多張照片合成效果如何,我們簡單放幾組對比照。
Galaxy S8拍攝
S7 edge拍攝
在第一組逆光樣張中,S8和S7 edge對於明暗部細節的寬容度基本處於同一水準,對角和快門速度上數據也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於S8畫面整體偏黃。
Galaxy S8拍攝
S7 edge拍攝
微距部分,S8通同樣出現了上一組對比「偏暗偏黃」的調色風格,這種調色在拍攝食物等場景下會更為討喜和擁有食慾,但是在風景等環境中則會顯得不那麼通透。具體到這一組,S8放大後的邊緣銳度更好,焦段外最遠處光斑更細膩潤滑。這倒是有點小驚喜。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其他基礎對比兩者變現相似,只是確實存在「S8整體調色偏暖」的情況出現。為節省篇幅我們僅放S8樣張展示。
續航表現中規中矩:
有些手機為了追求高主頻導致機身發熱嚴重;有些為了快充和大電池炸機收場;還有些手機,增加了一堆繁雜功能鬧得後天卡頓。以上這些病症我們基本上能用「練功走火入魔」來總結。
對於一直在各個方面尋求頂點的旗艦機,這種情況更常見,比如...所以這次S8把機身電池容量控制到3000毫安時,在這個機身尺寸並不算小;但對比如今手機行業來說也不算大電池。
實測S8在滿亮度、4G單卡、WIFI連接的情況下分別選擇本地視頻(1080P)、在線視頻(720P)、大型3D遊戲、社交軟體各個半個小時的操作。實各項耗電分別為10%、8%、8%、4%;綜合來看中規中矩。
充電部分10分鐘內充電14%、半小時充電45%;全部充滿耗時87分鐘。充電和續航都只是中等偏下。
至於性能,驍龍835作為目前你能買到的最好晶元。我們就不多談了。
點評:
拿武功比手機,其實早不是什麼新鮮說法。早年間小米起步,核心思路就包括「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是到如今,一招鮮,對於旗艦是遠遠不夠的。把機身設計、屏幕、性能、散熱、拍照、續航,每個單獨拎出來都是獨門秘籍。
而所謂平常,不過是學了一兩門手藝;所謂旗艦,就註定要博眾家之長。這和武功似乎還不太一樣,練武之人可能終究還有一個「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總之國行版S8保持了國際版的高水準。作為一款盡量把所有頂尖科技都融到一起的產品,目前來看S8有新意,並且體驗良好。當然,對於手機超重度用戶來說,續航可能是一個小問題;對於強迫症和小手用戶來說,S8+的指紋位置也幾乎不可用。
當然,可能在文章結尾還有人會說:反正無論是鳩摩智,還是慕容博,在小說里都算是「非我族類」,可能又是S8在今年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了。
想看到更多這類內容?去APP商店搜IT之家,天天都有小歡喜。


※研究發現:護理醫生越年長,病人死亡率越高
※讓你的安卓機再無秘密:簡單一招了解手機全部信息
※微信電子發票通訊費解決方案發布
※B站開始整治低俗彈幕,禁用「三年血賺」等低俗梗
※鐵路12306蘋果iOS版v2.70更新:修復已知Bug
TAG:IT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