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特朗普解僱FBI局長,他的任性可能最終危及他的總統寶座

特朗普解僱FBI局長,他的任性可能最終危及他的總統寶座

特朗普解僱FBI局長,他的任性可能最終危及他的總統寶座



當地時間5月9日,特朗普總統再次為美國政壇投下震撼彈,出人意料地解除聯邦調查局長科米的職務。此前,剛剛經過執政百日大考的特朗普,被輿論認為似乎變得越來越「靠譜」,正在回歸美國總統執政的傳統。然而,解僱科米卻讓人再次質疑特朗普有意挑戰美國憲政。特朗普的「任性之舉」是否是在自掘墳墓?

對於解僱科米,特朗普給出的理由是科米已經「不能勝任局長一職」,「需要重樹公眾對聯調局的信心」。他在給科米的信中直白地指出:「我接受司法部長和副部長關於解除你聯調局長職務的建議,且即刻生效。」據稱,白宮曾試圖通過發函和電子郵件的方式通知科米。然而,由於他正在洛杉磯出差,並未收到通知。當時他正在對當地的聯調局探員講話,卻意外地在電視屏幕上看到自己被解職的新聞。現場的人士都驚呆了,科米故作鎮定地開了個玩笑,隨後匆匆地結束講話,給自己的辦公室打過電話才確認了新聞的真實性。


但是,媒體普遍猜測科米被解職的原因是他所領導的聯調局正在調查特朗普團隊。5月3日,在國會司法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科米表示,聯調局仍在調查俄羅斯與特朗普團隊的「關係」,但他拒絕透露具體細節。此外,他還表示俄羅斯依舊在干涉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政治進程,「這對美國而言是最大的威脅」。面對媒體的質疑,白宮發言人表示特朗普早在就任之初就想解除科米的職務,總統本來想給他「更多的機會」,但是現在已對他「徹底失望」。特朗普10日也通過推特為自己辯解稱,科米「失去了華盛頓幾乎所有人的信任,包括共和黨和民主黨人。當一切平息的時候,他們就會感謝我!」

特朗普解僱FBI局長,他的任性可能最終危及他的總統寶座


解除科米的職務之所以是在美國政壇拋下震撼彈,主要基於以下原因:一是聯調局長向來在政治上中立,不介入黨派政治,其10年任期超過總統的兩屆任期,足見該職位的獨立性與重要性。自1935年建立以來,聯邦調查局一直是司法部下設的主要調查機關和打擊犯罪最有效的機構。美國史上僅在柯林頓政府時期曾解除聯調局長職位,特朗普此次是史上第二次。特朗普敢對對執法中立、不涉黨爭的科米開刀,實際上就是在挑戰美國的憲政制度,這是事件的爭議性之一。


其二,特朗普開除科米涉嫌阻礙司法部對其團隊「通俄」的調查,有對科米濫用權力、打擊報復之嫌。事實上,這並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對挑戰自己的人「炒魷魚」。此前,代理司法部長薩利?耶茨因拒絕為特朗普的「禁穆令」辯護,而遭到開除。而3月11日因調查俄羅斯商人與特朗普團隊成員關係,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巴拉拉也被白宮要求辭職。為此,《華盛頓郵報》評論說,如果調查總統的人都會被開除,人們就有理由懷疑特朗普想躲避調查。加之,此次參與開除科米決定的司法部長塞申斯早先已經宣布「迴避」有關特朗普團隊成員「通俄」的調查,也讓媒體質疑塞申斯行為不當。


其三,開除科米反映特朗普出爾反爾的行事風格。眾所周知,2016年大選關鍵時刻,正是由於科米宣布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柯林頓「郵件門」啟動調查,才拖垮希拉里的選情。時至今日,希拉里仍對科米的做法不能釋懷。而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特朗普曾對科米的行為多次讚賞。然而,就在本月初科米聽證會的發言之後,特朗普對他的態度似乎有了180度的轉彎,從讚賞到「無法忍受」。這種出爾反爾、朝秦暮楚的做法也讓共和黨人感到擔憂。像共和黨大佬、參議院軍委會主席麥凱恩就表示,雖然總統有權解除聯調局長職務,但還是對特朗普撤掉科米「感到失望」。而民主黨人則對沒有科米參加的特朗普團隊「通俄」調查感到不安,從而強烈要求另設特別檢察官調查相關問題,避免特朗普從中作梗。


其四,解除科米職務的時機令人不安。就在這項決定宣布之後第二天,特朗普在白宮高規格接見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以及「通俄門」調查的重點關注對象、俄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他在會見拉夫羅夫時,尤其強調想要改善美俄關係。這讓外界不得不猜測,提前拿下正在調查「通俄門」的科米,是送給俄羅斯外長的一個「見面禮」,或者至少讓俄方安心,改善美俄關係仍是特朗普的優先政策之一。


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特朗普都難以擺脫濫用職權、打擊報復聯調局長科米之嫌。這也為國會民主黨人擴大「通俄門」調查,乃至伺機彈劾總統提供難得的機遇。雖然不確定性是其執政的主要特點,但特朗普這種任性和為所欲為的執政方式,可能最終危及他的總統寶座。

本文選自:鳳凰國際智庫 原發於:中國網觀點中國


作者:


張志新


Zhang Zhixi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特朗普解僱FBI局長,他的任性可能最終危及他的總統寶座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微信ID:chinausfocu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美聚焦 的精彩文章:

彭博觀點:中國能承擔起「一帶一路」的巨額投資嗎?
不必太擔心:特朗普稅改更可能傷及美國而不是中國
紐約時報:美海軍請求巡航黃岩島海域遭五角大樓拒絕

TAG:中美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