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國職場酒文化:學會泡吧生意更多

英國職場酒文化:學會泡吧生意更多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二,如果你在午飯時間來到倫敦金融城的Leadenhall市場,就會發現一些西裝革履的白領們已經坐在倫敦勞埃德保險公司總部大樓的陰影里開懷暢飲。

英國職場酒文化:學會泡吧生意更多


最近的新聞報道顯示,這些利用午餐時間出來喝酒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今年2月,保險巨頭勞埃德已經禁止部分員工在工作時間喝酒。有的媒體甚至認為,此項禁令給英國看重飲酒的商業文化畫上了句號,但午餐時的實際場景卻並非如此。一些人也承認,很多行業仍要面臨喝酒的壓力。


這些白領們究竟有著怎樣的飲酒習慣?我詢問了Leadenhall的一群飲酒者,他們在房地產行業工作,當時是專程來到金融城參加會議的。他們拒絕透露自己的名字——本文中的很多人也都持有相同的態度。喝酒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在越來越看重健康和幸福的年代,他們不希望公開承認這一點。勞埃德的禁令"只會影響朝九晚五的職場行政員工。"其中一人說,"保險經紀人跟以前喝的一樣多——生意就是這麼喝出來的。"

英國職場酒文化:學會泡吧生意更多


英國政府估計,2012年,與酒精相關的疾病約佔所有職場病假的7%至11%。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該國大約1/5的高收入者(年收入超過4萬英鎊,或5.02萬美元)每周飲酒的天數超過5天,而低收入者(年收入不到1萬英鎊)僅為1/12。


員工福利提供商Validium聯合創始人安妮·佩妮(Anne Payne)表示,喝酒帶來的壓力成為一種普遍焦慮,"尤其是在部分行業……例如醫療專業、保險、金融、股票經紀人和交易員……你仍會聽到這樣的說法: 想要工作好,先得會喝酒。 "佩妮說,"這對人們構成了巨大壓力。"


前金融分析師漢娜(由於擔心影響現在的工作,她拒絕透露自己的全名)表示,她去年之所以辭掉工作,就是擔心飲酒傷身。


"我們必須編製報告,而時間通常很緊——等到一天結束時,有人會說, 出去喝一杯吧",這種時候,我們總是會心一笑,因為從來都不可能只喝 一杯"。"她說,"周一、周二……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喝酒。"


她表示,這種時候不可能說"不"——尤其是當有人站在她的辦公桌前慫恿她一起喝酒時。"你不能拒絕別人……我感覺自己有義務讓團隊高興。我都30多歲了,但比20多歲時喝的還多。"現在,離開了那種文化後,她已經很少喝酒。

法律人士


佩妮表示,法律行業同樣保留著喝酒文化。"進步的難度很大,競爭非常激烈,人們會不遺餘力地取得進步,結識朋友。"她說,"這通常就包括喝酒。"


年近不惑的倫敦律師帕特里克(化名)也很認同這個觀點。"我效力過的所有律所都有喝酒文化。"要求匿名的他對我說。他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業務開發",簡稱BD。

英國職場酒文化:學會泡吧生意更多


"BD的關鍵就是維護現有客戶,並努力爭取新客戶。喝酒對BD來說是一種潤滑劑,人們在喝酒時更容易放鬆,也更容易建立關係。"他解釋道,"如果你的BD做得不好,那多半就當不上合伙人。所以,如果你想進步,喝酒便是不言而喻的必要條件。"


他表示,由於很多工作和人脈都是在酒吧里完成的,所以對於不喝酒的人來說,想要在職業上取得進步就更加困難。


曾在21世紀初任職於IT行業的勞拉·莫里森(Laura Morrison)表示,喝酒有利於職業進步。"我工作初期,在一次工作應酬場合上,一位個人助理注意到我沒有喝多少酒,就跑過來跟我說, (喝酒)是相當正常的,你應該和大家一起喝。 "莫里森回憶道。


她目前任職於職場健康諮詢公司Salutem Health,專門幫助企業改進職場行為。

她相信,她之前效力的那家公司如今也改變了文化,這一定程度上要感謝步入職場不久的年輕一代。


"年輕人更看重職業本身,他們沒有多少錢花在酒吧里。"莫里森說。她表示,多數人大學畢業後都要償還大筆貸款。年輕人的生活費也越來越高,工資卻未必能夠同步增長。


"我見過的年輕人都認為喝酒會拖累效率,浪費時間。"她說。


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支持了這個觀點:在16至24歲的人群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48%)表示在過去一周喝過酒,而45至64歲人群的比例高達66%

英國職場酒文化:學會泡吧生意更多



在曼徹斯特的年輕創業社區里,26歲的理療襪子公司Stand4 Socks創始人約什·特納(Josh Turner)手下共有7名員工,他說:"軟飲料越來越多……我不認為這是壞事。社交很重要……如果是啤酒、檸檬水或白開水,那也沒關係。"他的團隊經常在周五出去喝啤酒,但也經常一起喝更健康的飲品,例如椰子汁。


如果年輕一代對酒精的熱衷程度真的不及上一代——到2025年,1980至1999年間出生的千禧一代預計將佔全球職場人士總數的75%——那麼喝酒文化在職場中的重要性或許就會降低。


勞埃德發言人表示,目前就對禁酒令在該公司內部產生的影響下結論還為時尚早。雖然"一兩個人"對這項調整心懷不滿,但"對這裡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實際影響都沒有那麼大,因為他們已經開始以這種方式開展工作。"該發言人說,他還補充道,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都期待這樣的制度。

英國職場酒文化:學會泡吧生意更多



然而,雖然午餐時喝酒越來越少見,但卻並不意味著跟工作有關的喝酒文化就此消失。只是轉變了方式。佩妮說,每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後,"某些職業、某些團隊還是希望你能出現在酒吧里。"(BBC)


編輯:東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洲時報內參 的精彩文章:

連環殺童案31年沒審完:證人瞎說、「竇娥」喊冤、「殺人狂」上訴
留德中國女學生強姦案:兇犯被判11年
法國勞動法改革:政府強硬,工會求饒
來巴黎旅遊,怎樣才能看起來不好惹?

TAG:歐洲時報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