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河南省為什麼名不副實呢?

河南省為什麼名不副實呢?



河南省為什麼名不副實呢?



翻開一幅中國地圖,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的省級界線有兩種情況:一部分是相當符合自然地理區域界線的,如太行山分隔了河北、山西,武夷山分隔了江西、福建,南嶺山脈正好是廣東、廣西同福建、江西、湖南的天然界線。但是也有一些省界卻完全不符合自然地理區劃,明顯的例子是,秦嶺之南的漢中盆地不屬於地理條件更接近的四川,而是屬於秦嶺之北的陝西;江蘇、安徽不僅跨長江南北,而且包括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卻又分屬江蘇、浙江;稱為「河南」的河南省又有相當一部分在黃河之北。


河南省為什麼名不副實呢?



黃河是一些政區之間的天然界線,有的地名如河東、河西、河南、河北就是以它們相對於黃河的位置而得名的。西漢時設河南郡(故地在今河南省境內,郡治洛陽,在今洛陽市),顧名思義,轄境應在當時的黃河水道之南。事實也的確如此,河南郡與河內郡就是以黃河為界的。以後儘管政區變化頻繁,但河南的名稱一直存在著,而且到隋朝(589—618年)為止,河南郡只限於黃河以南。


唐朝以洛陽為東都,因此給予洛陽與首都長安相似的特殊地位。洛陽所在的洛州改稱為河南府,轄境也因之而擴大。但河南府的東、南、西三面已分別接近相鄰的鄭州、汝州、陝州的治所了,南、西二面又為山地所限,所以就越過黃河向北擴展,將王屋山南的王屋、濟源、河清、河陽、溫等縣劃入河南府;還將河北太行山東南的懷州劃歸河南府所屬的都畿道(道是府、州以上一級的政區)。北宋(960—1125年)沿襲了唐代的做法,河南府也有一小塊黃河以北的地區,而王屋山南大部分地區另置孟州,也隸屬於基本在黃河以南的京西北路(路是府州以上的一級政區)。但到金朝,孟州就不再屬黃河以南的政區管了。元朝的河南府路,進一步恢復到以黃河為界,連河北的一小塊地方也划出了,成了名副其實的「河南」。河南府路所屬的河南行省,儘管轄境很大,但基本都在黃河之南。


河南省為什麼名不副實呢?



朱元璋在南方建立政權後,分兩路進兵北方。西路軍以開封為據點渡河北伐,沿途佔據的地區統統劃歸以開封為治所的河南分省。東路軍所佔的地區則劃歸山東分省。這樣,原屬元中書省的彰德路、衛輝路和懷慶路先後在洪武元年閏七月、八月、十月改為彰德府、衛輝府和懷慶府,並劃歸河南分省。但隨著明軍的節節勝利和對元朝首都大都的攻佔,太行山以東直到燕山的大部分地區都已劃歸河南分省,小部分劃歸山東分省。


這樣的臨時措施當然不能持久,所以到洪武三年(1369年)三月置北平行省,將臨時劃歸河南、山東分省的地區重新划出。但最先歸河南的這三府卻沒有划出,而是正式隸屬於河南省了。同時,河南省的開封府也划進了黃河北的幾個縣。清朝基本維持原狀,只是在這三府與直隸(今河北)所屬的府之間做了一些交換。這一結果就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後,河南省的「河南」之名不副實,也已有五百多年了。



河南省為什麼名不副實呢?


河南省地圖


行政區劃的形成和演變是相當複雜的,即使在以上這幾個例子中,除了政治因素之外,往往還有其他因素起作用,這裡所說的只是主要方面。在其他省界的形成過程中也有類似情況,這裡也不一一列舉了。


以上這些界線的變動開始都是出於封建統治者的私利或者一時權宜之計,但卻能維持幾百年不變。這一方面固然是由於封建政權因循守舊,習慣於維持原狀;另一方面也說明這些變動在當時的條件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當然,在社會制度和物質基礎已根本不同的今天,衡量其合理性的標準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本文原載《地理知識》1985年第3期,收入《我們應有的反思:葛劍雄編年自選集》,中信出版社,2015年6月。本文節選,原題為《我國部分省界形成的歷史——政治因素舉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地理 的精彩文章:

從孩子的表現看父母的缺點,令人震驚!請家長對號入座,看看你是哪一類?
是誰把31省市總結的這麼精闢?狠!
近5年高考全國卷各科高頻考點分布圖+2017年複習建議
為什麼彩虹中沒有粉色?

TAG:我們都愛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