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浩浩蕩蕩的社會主義運動百年史中,產生了很多奇才,比如真藏經閣掃地僧馬克思,圖書館怪客弗拉基米爾 · 伊里奇 · 烏里揚諾夫(他的筆名叫列寧),玉米種植專家赫魯曉夫,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文藝全能王——金正日將軍。


客觀地說,如果不是生在政治世家,金正日同志很可能成為一個音樂家、詩人、導演。


儘管朝鮮歷史記載就像海綿,擠一擠總能出點水。但拍著良心說,金正日將軍,從小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藝術童子。


據《金正日傳略》等書記載,他非常喜歡音樂,5 歲時便學會了當時幾乎所有的革命歌曲。再過了幾歲,金正日能用手風琴自由地演奏。那時,在他的眼裡,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和音樂有關。他會用手中的樂器來模仿小鳥的叫聲;當警笛、汽笛響起時,他聽著也都像是歌曲的旋律 …… 而他隨著音符,在戰爭的營地中翩翩起舞,像風一樣自由,舞技不遜謝騰飛。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正日同志的童年時代,小小少年,沒有煩惱


在大學時,金正日還曾在新年晚會上展示他親手設計和製造的朝鮮民族樂器——御恩琴。有時還熱情洋溢地表演朗誦詩歌:" 登上旭日升起的龍南上崗,三千里江山投入我的懷抱 "。


金正日同志在青年時光,快馬輕裘,像個無憂無慮的藝術浪子。


毫無疑問,他,就是天生的文藝全能王。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恰同學少年


但是,你知道的,在保守的亞細亞政治的評價體系中,最好是年少的少年老成,年老的老成持重。癟個嘴,穿個黑夾克,雙手捂在襠部,不悲不喜,慢條斯理,是成熟形象的典範。


政治人物明目張胆的愛好文藝,給人一種玩物喪志花叉叉的感覺,容易讓人聯想到李後主、陳後主之類的敗家角色。所以說,滿肚子文藝細胞的曹植,在政治競爭上完敗陰沉內斂的曹丕。

但是,智慧的金正日開創了一條極為精明的策略,他沒有選擇迎合老套的政治規矩,而是一不做二不休,將個人的文藝才能堅持到底,成為整個國家的藝術的領導者。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領導工友鬧文藝


小的文藝青年,只能悶在屋子裡,傷春悲秋;而大的文藝青年則是可以化身為大祭司,建立一個國家的藝術儀式。金正日就是用藝術來改造世界,以文藝治國,將朝鮮變成了個 propaganda 的國家。


在指揮藝術期間,金正日將軍攏共做了三件微小的事情。


1 金正日同志剛參加工作,就創立了鼎鼎大名的 " 血海歌舞團 "。


初出茅廬的金同志,創作熱情也如核動力發動機一般持久。比如創《血海》時,他指揮全國頂級作曲家、導演、舞蹈家、歌唱家在一個月內完成了這個作品。


靠著這股激情,金同志接連創造了《血海》、《血噴萬國會》、《朝鮮的啟明星》、《三人一黨》等一系列歌劇。這些歌劇的名字聽起來格外的狠,像美國不知名碾核樂隊一樣兇猛。其內容也是徹底的反帝國主義鬥爭,一上映便在全國掀起了革命高潮。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革命歌劇《血海》


2 在歌劇創作大獲成功後。金正日同志又涉足了另外的文藝領域——電影業。


金同志不僅能指導出《血海》這樣的硬核大戲,在電影導演的職位上,他也能拍出《賣花姑娘》這樣的細膩悲情催淚彈。


當年的《賣花姑娘》影響力之大,彷彿在整個社會主義世界投下了一顆炸彈。所有淳樸的社會主義國度的人民,看完之後都哭得嘩啦啦,連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見過大風大浪的元老們,看了之後都說好。


這部片直接給朝鮮電影標上了悲情的標籤,以至於流傳這樣一個順口溜:"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朝鮮電影又哭又笑,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越南電影真槍真炮,中國電影新聞簡報。"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認真的男人最瀟洒


3 為了慶祝父親的生日,從 1982 年起,金正日同志每年都舉辦 " 四月之春平壤友誼文化節 "。這是萬國來朝文藝慶典大會,各國的進步人類排著隊對金日成同志俯首稱臣,載歌載舞。

正如希臘神話中,宙斯每逢生辰,奧林匹斯山的眾神們給其祝壽,通過慶典,宙斯在神界的地位彰顯無遺。又如在《鄉村愛情》中,謝廣坤用一次次慶典,衝擊象牙山村無冕之王的寶座。對人類行為精華活學活用,這都是金正日同志的智慧創舉。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1990 年四月之春平壤友誼文化節海報


剩下諸如指導朝鮮詩歌創作、朝鮮歷史編纂、朝鮮繪畫這樣的活動,身後無一不有金同志的身影。跟隨他工作的同志,無一不被金同志精益求精的藝術精神所打動。


望著他的背影,都不約而同的投來半崇敬半愛慕的眼神,正所謂,專註的男人最迷人。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只有和藝術家朋友在一起時,正日同志才展示這種隨意的狀態


所以,隨著這些文藝活動的劇烈成功,八十年代,金正日同志的權威也徐徐樹立,得到了穩穩的幸福。

但是已經在政治上無可動搖的他,在藝術上卻陷入了無敵是多麼寂寞的狀態。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因為作為國家的最高領袖,他必須得展示更強硬的軍事領導人的狀態。所以他漸漸離開了鏡頭,把自己的文藝的靈魂束縛在他那套戰鬥服里,只有偶爾露崢嶸。


比如在 1985 年,金正日主持拍攝了社會主義陣營中第一部怪獸電影——《平壤怪獸》,又名《不可殺》、《食鐵怪獸》。


這部片子充滿了魔幻、cult、超現實主義,就是沒有革命元素。其實這種異域的 cult 元素,才是金同志骨子裡的最愛。但是朝鮮國內應者寥寥,因為這片的思想簡直太刺激了太前衛了,把人們嚇著了。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平壤怪獸》


所以在此之後,正日同志的藝術審美生活越來越孤獨,越來越隱蔽。

作為一個超級影迷,晚年的他,收藏了 2 萬份以上的電影拷貝和 DVD。他喜歡看好萊塢電影,喜歡看《007》、《教父》、《洛基》、《星球大戰》。也喜歡看日本導演山田洋次的《寅次郎的故事》。他最喜歡的電影明星是伊麗莎白泰勒、吉永小百合、山口百惠。

金正日同志:孤獨的文藝全能王



獨自一人坐在心愛電影院的正日同志


之所以這麼狂熱的看電影,其實和正日同志晚年的處境和心態有關。


晚年的他處在大國政治漩渦之中,步步如履薄冰。同為頂級的文藝青年,海明威住在哈瓦那,果戈理住在羅馬,達利住在摩納哥,他們都可以自由的穿行和棲居。但作為小國領袖,正日的足跡只能束縛在中朝俄三國的土地上,連出行都只能坐著緩慢的武裝火車,以防不測。


所以晚年的金正日同志,只能孤獨地坐在又大又黑的私人觀影廳里,從屏幕上看著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格利高里派克載著奧黛麗 · 赫本暢遊羅馬街頭;紐約教父的家族宴會;吉永小百合倚望東海道海邊的夕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博士 的精彩文章:

TAG:X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