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赫魯曉夫不肯接受批評,周恩來一句話,他沉默了
1957年的初春,冰雪尚未融化,周恩來總理來到寒冷的莫斯科。
周恩來總理此行是為了幫蘇聯解決外交困局。而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是赫魯曉夫。
因為赫魯曉夫上台後採取全面批判斯大林的政策,導致發生了後來的波匈事件。蘇聯在歐洲的外交形象極速下降,急需要在共產國際中聲望上升的中國來幫忙。
周恩來抵達莫斯科以後,赫魯曉夫親自前往機場迎接,並安排周恩來住在克里姆林宮。
接下來,周恩來展開數國訪問,先後訪問了波蘭、匈牙利等國,實地了解到具體的情況。
在波蘭、匈牙利,周總理受到了熱烈歡迎。
很快,周總理就搞清楚了。這個事情的根由就在蘇聯身上,因為蘇聯一直採取大國沙文主義,對其它兄弟國家頤指氣使,把他國的內政當自己的家務事對待。使得東歐兄弟國對蘇聯的怨氣很大。
回到莫斯科後,周恩來根據自己訪問得到的情況向赫魯曉夫提出建議,在國與國之間,蘇聯不能再抱有大國沙文主義,不要干涉兄弟國家的內政。
赫魯曉夫一聽著急了,這位蘇聯領導人的性格十分急,而且說話特別快。一看周恩來委婉的批評他,他馬上氣呼呼的指責起東歐國家來,說這些國家拿了蘇聯的物資不領情,並對周恩來的善意建議完全不理,反而說道:
「你不能這樣跟我說話,無論如何,我出身工人階級,而你卻是資產階級出身。」
周恩來確實出身於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但周恩來總理已經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革命事業。
聽到赫魯曉夫這樣挑釁意味很濃的話,周恩來並沒有生氣。作為一名高超的外交家,他淡淡一笑:「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你出身工人階級,我出身資產階級。但是,你我都有共同的地方,我們都背叛了自己的階級。」
赫魯曉夫頓時啞口無言。


※外國人到了中國,最想去的四大城市,未必是北京上海
※新中國成立後,原是直轄市,現連省會都不是的四大城市
※從叫囂東亞新秩序到裕仁宣布投降,日軍是怎麼完蛋的
※他們從中國學走一門武術,現在全世界流行,從中國賺走上百億
※韓國總統李承晚叫囂單幹打到鴨綠江,很快,他後悔了
TAG:腦洞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