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的繪畫作品賞析
馮驥才,人稱大馮,一個最為人所知的標籤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大馮的才華來自於慈城的靈性。慈城的水土養育了這位出身於經商世家的作家,他的靈性不僅僅反映在他的文學作品上,也表現在他的繪畫作品上。馮驥才曾經說:「文學是延綿不斷的畫面,繪畫是片斷靜止的文學。文學是用文字作畫」,而「繪畫是用筆墨寫作,畫中一點一線,一塊色調,一片水墨,都是語言。」
馮驥才的畫筆可以說是獨闢蹊徑,自成體系。
馮驥才繪畫作品《野渡》
馮驥才曾說:「我初學繪畫,所學是宋人傳統,最長於臨摹劉(松年)、李(李唐)、馬(遠)、夏(圭)以及郭熙。而劉松年之小斧劈皴,馬、夏之長條皴和釘頭鼠尾皴,郭熙之雲頭皴與蟹爪樹等都練到了招之即來,故在我從事文學之前,我的畫中沒有多少文人的東西。但九十年代之末,當我從文學創作中騰出一隻手重新拿起畫筆時,不料所追求的竟是文人的心中之畫了。」
馮驥才繪畫作品 《遙遠的鐘聲》
在馮驥才的繪畫作品中,有不少著重表現、流露自己的一己情懷的,如《某夜》《憂傷》及《往事》等。當《往事》在中國美術館展覽時,關牧村和張權兩位歌唱家看到這幅畫竟然流淚了。可以說,這幅畫勾起了他們在苦楚歲月的回憶,引發了他們的共鳴。
馮驥才繪畫作品 《往事》
馮驥才曾經於1993年在維也納舉辦過「溫情的迷茫——馮驥才繪畫精品展」,奇妙、清澈的空氣和鳥兒嘹亮的鳴叫激發了馮驥才的創作慾望,他把這種奇妙的感覺畫了下來,用畫筆紀錄下了這個以聲音為基調的神奇的光亮。
馮驥才繪畫作品 《通往你的路》
70年代初曾經是馮驥才人生中最艱難的歲月,他那時候經常畫一些擱淺在沙灘上或者乾枯的河床上被遺棄的船。這實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我隱喻的展現。80年代,馮驥才寫過一篇名叫《船歌》的短篇小說。畫面上的船就是小說里那條擱淺的船。
馮驥才繪畫作品 《秋語》
馮驥才還還畫過一幅名為《初照》的畫。一道奪目的晨光照射進林間,那副畫是大馮在每天的清晨中感受到的一種心境。於是,清晨之光就如同瀑布一樣亮晶晶地散落林間。林間一切色彩鮮艷百倍,萬物清晰入目。這是一種意境,更是一種心境。馮驥才的畫,比如《樹後邊是太陽》、《春天不遙遠》、《穿過雲層》等,都是在這種心境中畫出來的。
馮驥才繪畫作品 《久待》 作於1994年 (41×54cm)
乘載著時間的事物一刻也不能停留。但藝術中的事物卻能永久地保存下來。比如莫奈的日出和米葉的黃昏。因此,藝術家的工作是把最美留住,將瞬間化為永恆。由此說藝術的終極追求是永恆。放棄對永恆的追求就是放棄藝術。
馮驥才繪畫作品 欣賞:
《水村》
《解凍》
《阿爾卑斯山的小屋》


※明·陳洪綬行草信札欣賞
※現代著名國畫家郭傳璋作品欣賞 上
※繪畫作品要有三體現——以筆為骨 以墨為韻 立意傳神
※周碧初珍藏的白石老人91歲所作十二冊頁精品
※米芾行書《林寬省試臘後望春宮》
TAG:藝術luo |
※傅抱石繪畫作品賞析
※呂海波繪畫作品賞析
※賈寶珉畫冊作品賞析
※國畫大師劉繼鹵繪畫作品賞析
※柳毅水彩畫作品賞析
※畫家陳茂蓀作品賞析
※范勃油畫作品賞析
※畫家羽墨作品欣賞 手繪工筆花鳥畫作品賞析
※吳冠中繪畫作品賞析以及隨感
※陳丹暉花鳥畫作品賞析
※蔣煥油畫人物作品賞析
※周武髮油畫作品賞析
※隋牟新文人畫作品賞析
※王紫鳳 工筆畫作品賞析
※畫家李子峰藝術作品賞析
※畫家張柏濤作品賞析
※精品推薦:當代實力派畫家王寧山水畫真跡作品賞析
※鄭力國畫作品賞析
※許欽松國畫作品賞析
※禪花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