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文學直指人心與人性,科學是現代生活的基石,幻想則是通往未來的翅膀——科學,文學與幻想,三者應該以怎樣的比例組合,發生怎麼樣的反應,才能產生出讓人痴迷的科幻世界?每一部偉大的科幻作品都構建出一個不同的世界,探索這些奇異的幻想世界,我願意做你的嚮導。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說到銀河,人們會告訴你,儘管它看上去虛無縹緲,卻是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最大的物體:一個擁有數千億顆恆星的星系,恆星靠相互之間的引力跨越數十萬光年的距離聯結在一起。我們是從內部觀看銀河系的,因為我們自己就是銀河系的一部分。人們還會告訴你,雖然夜空看上去如此安詳平靜,大體上保持不變,實際上宇宙里翻湧著劇烈的活動。僅僅一顆典型的恆星,每秒都會把上百萬噸的質量轉化成能量,而每克質量轉換時所釋放出的能量就相當於一顆原子彈。人們會告訴你,在當前最強大的望遠鏡的觀測範圍內,每秒鐘都會有幾次超新星爆發,每次爆發的短促光亮都要超過它所在星系全部恆星亮度的總和。


我們不知道太陽系外哪裡有智慧和生命,所以也無從知曉這樣的大爆炸會造成什麼樣的慘劇。但是我們可以確定,超新星爆發會摧毀可能環繞其運行的所有行星,蕩滌行星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生命——包括任何智慧生命,除非他們擁有遠遠超出我們的技術。因為僅僅是超新星爆發時所釋放出的中微子輻射就可以殺人於幾十億公里之外,就算將這整段距離都用鉛版檔上也無濟於事。不過,我們的存在卻要歸功於超新星:組成人體和地球的大部分元素,都是通過超新星爆發的嬗變合成出來的。


現實世界不僅比原來看起來更龐大,變動更劇烈,其細節,多樣性和偶然性也要豐富得多。但所有這一切全都遵循優美的物理定律,我們已在某種程度上理解了這些規律。我不知道哪一點更讓人感到敬畏:是現象本身,還是我們已經對現象有了如此之多的理解。」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劉慈欣和他的作品《三體》


大家好,我是苗千。


剛才我給大家讀的是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戴維·多伊奇在他的書《無窮的開始》裡面寫的一段文字。你剛才聽到的這一段關於銀河的描寫,不知道會產生出一種什麼樣的感情?今天我們就結合著這個話題,聊一部可以說在中文科幻世界裡,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被很多讀者奉為聖經一樣的一部作品,這就是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三體》。三體是一個三部曲,我個人把這個三部曲分成了上下兩個部分,我們今天就來談它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它的第一部。


可以說《三體》已經成為一代中國讀者心裡的經典了。以前有很多留學生出國的時候會在箱子裡邊塞上幾本金庸古龍,現在我發現很多留學生都在箱子里放上挺厚的三本《三體》。它還獲得了2015年雨果獎的最佳長篇故事獎。那麼我們可以想一想,為什麼這本書能這麼吸引人?或者換一個角度來想,作為科幻作品的讀者,在讀一個科幻故事的時候,我們追求的是什麼?


首先有人可能會問,讀科幻作品有沒有什麼入門的條件?我個人感覺讀科幻小說就像是讀武俠小說一樣,不需要任何入門條件。但是如果你想要特別理解作者的意圖,體會到一流的科幻作品裡那些特別精妙的部分,那還真的需要具備一些科學知識。而且如果你想自己試著寫一部科幻作品,那就更需要對科學和文學都有深入的理解。

就拿《三體》來說,就算你完全不懂科學,也可以沒有任何困難的讀完整個故事。我們剛才也說了,讀科幻小說,其實和讀武俠小說特別像。但是讀完了之後你可能就會問,書里寫的這些東西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比如《三體》裡邊寫的神奇的智子,到底有沒有可能真的把它發明出來呢?其實科幻作品裡邊的很多內容都很難說真假,都可以說是在科學基礎上進行的演繹,要不怎麼說是科學幻想呢?


科幻小說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並不是寫出來的東西看起來讓人難分真假,顯得作者特別厲害,而是讓大多數的讀者都能夠感受到一種科學帶來的美感。這種科學的美感是古人感受不到的,也是地球上其它任何物種都感受不到的。這是一種最獨特,最高級的美感,是在最近幾百年時間裡,人類通過自己的創造力創造出來的。所以在這個時代,一個現代人,如果不能感受到科學的美感,只能說太遺憾了。所以我才說,科幻作品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我們回到《三體》這個故事,總結起來呢其實比較簡單。故事的主角葉文潔,在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非常特殊的環境里,她無意中發現就在太陽系臨近的星系,距離地球只有4.2光年的半人馬座也存在這一個文明,叫做三體文明。這個文明所在的行星因為同時要受到三個恆星的影響,生存環境和人類的生存環境相比非常惡劣,但是他們的科學水平非常高,所以當兩個文明互相知道了對方的存在之後,三體文明迅速決定向地球進發,要來佔領地球,奪取地球這麼好的生態環境。一方面,三體文明利用一款網路遊戲來分化人類,讓一些地球人對三體文明產生嚮往,成為人類叛軍;另一方面呢,三體文明在進攻地球之前,首先派來了一個非常厲害的「智子」,目的就是鎖死地球科學技術的發展。地球人當然也不會甘心坐以待斃,所以要打擊人類叛軍,也要運用各種手段向三體文明發起了反擊。


外星人進攻地球這個理念,或者說創意,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寫太多遍了。那麼為什麼《三體》的故事偏偏就能後來居上,描寫的這麼吸引人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把幻想和現實結合的特別融洽,特別自然。這裡邊非常絕的一點就是三體人通過網路遊戲這個很多人都玩過的東西來分化人類。我們看這個情節裡面不涉及到什麼先進的科學理念,但是我覺得它最能反映出作者的創作能力和想像力,它一下子就把現實和科幻結合的非常完美。可以說它架起一座特別牢靠,特別自然的從現實到幻想世界的橋樑。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專欄介紹


不同的幻想世界有些看起來與現實相似,有些又截然不同,其間有哪些關聯?文學直指人心與人性,科學是現代生活的基石,幻想則是通往未來的翅膀——科學,文學與幻想,三者應該以怎樣的比例組合,發生怎麼樣的反應,才能產生出讓人痴迷的科幻世界?每一部偉大的科幻作品都構建出一個不同的世界,探索這些奇異的幻想世界,我願意做你的嚮導。

或許你喜歡在寢室里和同學一起看燒腦劇,或許你已經工作,每天下班回家後,總喜歡先打開電腦看點什麼,想像自己在另一個時空中。你喜歡看《權利的遊戲》和《神探夏洛克》,也會為《三體》的情節和朋友們爭論。你喜歡科幻和玄幻作品,也喜歡魔法故事,但其實並不大清楚其間的差別,也不大清楚科學和幻想在故事中的作用,它們與現實又有什麼關係。這個專欄,希望和你一起閱讀科幻經典,為你解析不同作品中由科學和幻想所構建的線索,幫助你理解其中的科學因素與幻想的基礎,為你帶來更深刻和愉悅的閱讀體驗。收聽這個專欄並不會幫助你節省下閱讀科幻經典的時間。相反的,讓我們一同閱讀,一同解讀,一同思索,一同走進一個個夢幻般的科幻異域。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和這個專欄一起,在一年的時間裡,我們會閱讀一些科幻的經典著作,也會閱讀一些科幻新作,解讀科幻電影。附上一份不完全書單,也是全年專欄將會涉及的內容:


1、 劉慈欣《三體》


2、 特德姜,劉宇坤 短篇故事集


3、 凡爾納《三部曲》


4、 亞瑟·克拉克《太空漫遊》


5、 金·斯坦利·羅賓森《極光》,《火星三部曲》


6、 奧森·斯科特·卡特《死者代言人》,《安德的遊戲》,《安德的影子》

7、 阿西莫夫《基地》,《銀河帝國》


8、 亞當斯《銀河系漫遊指南》


9、 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


10、 威廉·吉布森 《神經漫遊者》


大V推薦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苗千當時寫的一萬字《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完全可以幫助這部電影的觀眾在理解電影情節中體會物理學研究成果的魅力。這就是周刊這個土壤的意義——沒有這樣的專家,就不會有這樣的深度。讀完稿子我真的很興奮 ——一個編輯,最興奮之處就在收穫了,並即將奉獻給讀者的一篇篇好稿子。我發完稿後微信給苗千:「寫得很好,感謝。這就是周刊收藏你這個高級專用人才的意義。」


——《三聯生活周刊》前主編朱偉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在微博上關注了「京城苗寶寶」的微博,看過他家的植物,從來沒有聽過他的聲音。聽說這位劍橋博士搞了一個大動作,推出了一檔叫做「苗千·和你一起讀科幻」的音頻專欄,推薦大家抓緊來聽聽吧!


——《奇葩說》第三季亞軍姜思達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科幻作品,顧名思義一部分是科,一部分是幻,幻往往是以外星人為核心的科學,大家在閱讀中往往會被它的外星人迷惑,忽視了它內核的東西。熟悉微博的人都知道苗千的微博ID叫「京城苗寶寶」,而從他的微博上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個劍橋的物理學博士,所以,讓我們見識一下物理學博士是怎麼講科幻作品的,我很期待哦!


——果殼網主筆,科學松鼠會成員瘦駝


適宜人群


這個專欄,適合那些喜歡閱讀科幻作品,期待通過閱讀科幻架起一座聯接現實和未來橋樑的人。還有不滿足於科幻作品中恢宏的場景,刺激的情節,更期待理解各種科幻中科學與幻想的讀者,躍躍欲試希望創作屬於自己的科幻作品的作者,和所有熱愛科學與未來的人。如果你的家中有喜歡科學和幻想、富有創造力的孩子,這個專欄也適合親子閱讀的父母們。如果你願意,歡迎把《苗千·和你一起讀科幻》轉告給身邊喜歡科幻的朋友,以及家長們,邀請大家,和劍橋物理學博士苗千一起,在科、幻和現實之間,一起進入美麗新世界。


本文由「135編輯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點此下載中讀寫讀感


or識別圖中二維碼,下載三聯「中讀」APP


溫馨提示:


中讀APP已升級至5.1版本


請各位用戶及時更新APP


or關注中讀微信號:lifeweekerclub


"中讀"現已全面上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北京春天的飛絮治不好?
國、產、安、全、感
珠寶沉默不語,卻比任何語言更能打動女人心
和趙立新、胡德夫、周雲蓬、歐陽江河、秦曉宇一起聊聊「詩意地棲居」
國際電影節:戛納叫板威尼斯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們會讀書會考試,為什麼變得不會玩?解讀兒童玩耍的奧秘
一場讀書會為什麼有人帶貓來參加
大眾讀書會:做最好的自己
工科生創辦讀書會:你還不放下手機去讀書嗎?
學習書法需要多讀書嗎?不讀書會怎樣?
董卿的魅力是因為她喜歡讀書,讀書會讓人變得與眾不同!
不讀書會有哪些結果?
蟈蟈籠子里的讀書會
「讀書會邀請」現代社會把我們的生活引向何方?
什麼的人可以做讀書會的項目?
「一墨讀書會」書單推介
剛好讀書會:讀懂原版書很難嗎?
「親子讀書會邀請」繪本里的哲學課——堅持,還是放棄?
家長讀書會邀請|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
花瓣社萌果讀書會推薦
如果你沒有讀書會說:卧槽,都是冰箱,為什麼這麼貴
跟浪川大輔一起享受閱讀樂趣 《我是貓》讀書會舉行
花瓣社萌果讀書會一周打卡精彩推薦
我可能參加了假的讀書會
看看讀書會上這些耄耋主講人,年輕人怎能不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