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地質地球所揭示弧前盆地的形成過程和早期演化機制

地質地球所揭示弧前盆地的形成過程和早期演化機制

弧前盆地形成於活動大陸邊緣,通常位於岩漿弧和增生雜岩之間,因此可以免受俯衝相關的岩漿-構造作用的影響,它是人們了解活動大陸邊緣演化的重要沉積儲庫。然而,由於弧前盆地的基底常被覆蓋在數千米的濁積岩之下,或在後期的碰撞造山作用中遭受嚴重破壞,目前關於弧前盆地這一重要盆地類型的形成過程和機制尚了解較少。


針對弧前盆地的形成和早期演化問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研究室副研究員王建剛及其合作者對西藏南部日喀則弧前盆地的基底地層——沖堆組進行了詳細的地層學、SIMS年代學和物源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日喀則弧前盆地沉積於日喀則蛇綠岩基底之上。蛇綠岩形成(131-124 Ma)之後,盆地經歷了一個飢餓沉積階段(ca. 123-113 Ma)。在這一時期,沉積物以遠洋硅質岩、硅質頁岩和火山灰為主,陸源輸入少,反映此時亞洲南緣較低的海拔(大多位於海平面之下,發育淺海碳酸鹽沉積)。弧前盆地濁積岩的輸入發生在ca. 113-110 Ma,與亞洲活動大陸邊緣的快速地貌抬升一致。


此外,日喀則蛇綠岩的形成(為弧前盆地形成提供空間)和亞洲活動大陸邊緣的地貌生長(為弧前盆地提供物源)共同控制了日喀則弧前盆地的形成和早期演化,而這些地表過程可能都受控於新特提斯洋殼的早期俯衝過程。有趣的是,地球上許多弧前盆地(比如美國西海岸的Great Valley弧前盆地、菲律賓的Luzon Central Valley弧前盆地)的早期演化歷史與日喀則弧前盆地非常相似,都是在蛇綠岩基底形成之後,經歷ca. 10-15 Ma的飢餓沉積階段(遠洋沉積+火山灰),然後源自岩漿弧的濁積岩開始沉積。這暗示了日喀則弧前盆地的形成模型可能具有普適性。

上述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Wang et al. The birth of the Xigaze forearc basin in southern Tibe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7, 465: 38-47)。


論文鏈接

地質地球所揭示弧前盆地的形成過程和早期演化機制


圖1 日喀則弧前盆地基底地層柱狀圖和SIMS年代學

地質地球所揭示弧前盆地的形成過程和早期演化機制



圖2 日喀則弧前盆地的形成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學院網站 的精彩文章:

蘇州醫工所在基於字典學習方法的CT圖像重建演算法研究中取得進展
湖泊溶解有機質生物可利用性的快速檢測及定量識別研究獲進展
華南植物園在檀香冷響應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碳量子點與環境介質的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TAG:中國科學院網站 |

您可能感興趣

張家界地貌形成的詳細過程
天然奇石形成的過程經歷各種地質變遷,滄海桑田,更具有藝術價值
在進化過程中跑偏的動物:攀岩魚在陸地爬行,「雙腿」抓地力強大
地球形成的過程,雖然枯燥,但是很震撼
中國鑽地導彈攻擊過程罕見公開 鑽地面如切豆腐
探測地球內部不可行,探測過程可能會導致地球磁場和重力改變!
地球的變化有多大?以上帝的視角,看看地球幾十年的變化過程
最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正在加劇地球自轉過程中的搖晃程度
皺紋形成的過程,以及形成的原因
一件成衣研發前期的企劃和過程細節
全真修行制度「打塵勞」的內涵及演化過程
鹽城海濱濕地景觀格局變化與生態過程響應
化石揭開了恐龍演化到鳥類的過程
美國種族的現狀、形成原因和形成過程
百枚地空導彈反擊,以軍高層描述打擊敘軍基地過程中險象環生
經驗 | 一件成衣研發前期的企劃和過程細節
了解紅腫痘痘的形成過程 才能更好地消滅它
鴿蛋孵化過程容易出現的問題!
精確地觀察二氧化碳減排過程
直擊地震產子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