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球第一!中國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

全球第一!中國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



全球第一!中國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



圖片由作者提供

科技日報南海神狐海域5月18日電 記者謝宏


5月18日,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我國由此在該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這也是我國海域可燃冰首次試采成功。


該次試采從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米—277米的可燃冰礦藏開採出天然氣,5月10日正式試點火成功。中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可燃冰試采現場總指揮葉建良說,到目前為止,已經連續開採8天,最高產量3.5萬立方米/天,平均日產超1.6萬立方米,累計產氣超12萬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達99.5%。


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是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常溫下會迅速分解為水和甲烷,目前采出後僅能保存於-196℃的液氮中;其燃燒後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遠小於煤、石油、天然氣等,能量卻比之高近十倍,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後釋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據悉,可燃冰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僅我國南海可燃冰資源量就相當於650億噸石油,夠我國使用130年。因此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但因其分布於深海或陸域永久凍土中,開採難度巨大。

全球可燃冰研發活躍的國家主要有中國、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和印度等,各國競相投入巨資展開相關試驗,競爭異常激烈。美國、加拿大在陸地上進行過試采,但效果不理想;日本也於2013年嘗試試開採,雖成功出氣,但由於泥沙堵住鑽井通道,試采被迫停止。


此次試采,我國科學家利用降壓法,將海底原本穩定的壓力降低,從而打破了可燃冰儲層的成藏條件;之後再將分散在類似海綿空隙中的可燃冰聚集,利用自主研發的一套水、沙、氣分離核心技術,最終將天然氣取出。


這是我國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採,為實現可燃冰商業性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儲備,積累了寶貴經驗,取得了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的完全自主創新,實現了在這一領域由「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次試采成功,將繼美國引領頁岩氣革命之後,由我國引領可燃冰革命,推動整個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變。


中國地質調查局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區域勘查力度,摸清資源家底;深化開採技術研發,鞏固領跑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觀測人體內部的「哈勃望遠鏡」全球首度亮相
這裡搞起了現代農業,貧困戶脫貧增收笑開顏

TAG:科技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水下「北斗」已覆蓋全球海域?美:中國這一回瞞過了全世界!
為國爭了一口氣,南部海域傳來一個捷報,我國一裝備完成兩大試驗
中國又獲得一款新型深海利器,首席科學家:可出沒全球過半海域
南部海域傳來一聲巨響,中國一利器試驗成功,美這次想攔都攔不住
全海域覆蓋 大中小齊備 中國海軍登島作戰艦艇面面觀
中國海域的塑料垃圾真的是世界第一么?
中國又有新成就?這款「利器」或將在全球多數海域留下足跡
清晨,中國商船路過全球最危險海域,海霧中突然迎面出現一艘巨艦
極其罕見!中國在南部海域完成歷史性「首秀」,在全球都寥寥無幾
美國航母開到伊朗海域,海上第一槍爆發,兩國戰鬥已抵擋不住
三國組團試探俄底線,軍艦頻繁出入敏感海域,反艦導彈突然開火
一支中國艦隊穿越海峽,全速駛向中東海域,大批艦機圍觀
近海成禁區! 中國又一航母殺手鐧亮相, 大批裝備東海海域
五湖四海,中國真的只有四大海域嗎?錯了,中國其實有五大海域!
中國四大海域分界線
專家:中國用這武器封鎖海域,美國航母根本沒膽靠近中國海域!
這海域再次禁航:中國海軍將迎來大動作
我國這武器確實是世界第一,如果部署在戰場,一大片海域都將成為禁區
美國海軍實力世界第一,但是唯獨這片海域,打死都不敢踏足
中國海軍節 兩艘國產軍艦現身印度東部海域 巴鐵這下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