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范兒走進計算機歷史博物館,並與 Google 創始人 Larry Page 「合影」留念
對於每一位來到 Mountain View 參加 Google I/O 大會的人來說,除了沿途到處散落的 Google 園區建築,還有另外一個值得一顧的所在——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它是去往 Google I/O 的舉辦地點 Shoreline Amphitheater 的必經之處,而且雙方之間只有十幾分鐘的步行路程。
因此,愛范兒(微信 ID:ifanr)也趁著參加 Google I/O 的間隙,對計算機歷史博物館進行了實地探訪。
計算機歷史博物館,顧名思義,其主要特點就是去講述計算機發展的歷史,包括移動計算設備在內。前不久,為了慶祝 iPhone 誕生十周年,計算機歷史博物館開啟了一個名為 「iPhone 360」 的長期項目,但遺憾的是,Google I/O 舉行這幾天並沒有該項目的相關活動在舉行。
從 Shoreline Amphitheater 出來,沿著 Shoreline Avenue 往南直走,十幾分鐘之後,計算機博物館就出現在眼前了。這是一棟樓層不高的低調建築,與周圍的環境非常協調;如果不是外面標註的字樣,你很難直觀感受到這裡是一家博物館。
從主入口進去,是一個不算太長的走廊,頂部和右側為透明玻璃,在走廊牆壁上,出現了「Revolution「 的字樣,下方的注釋是「第一個 2000 年的計算」。從這個宏大的主題來看,這個博物館的野心其實很大,它所要涵蓋的內容不僅僅是電子計算機,而是整個人類計算的進化過程。
博物館裡的另外一個好玩的展覽主題是「軟體改變世界」,這句話也出現在博物館的外牆上。下面這張圖是在走廊里通過玻璃拍的,看起來圖中的那位小哥並沒有在做能夠改變世界的事情。
走進博物館大堂,一眼就望到今年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 Fellow 獎獲獎人物,一共有四名來自計算機界的大牛入選;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該獎項成立 30 周年,所以也有著特別的意義。
身後的一面牆上,記錄的是後來成就矽谷的仙童半導體公司,以及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延續或影響並最終上市的一大批知名矽谷科技公司,包括蘋果、Google、Facebook、Intel 等巨頭們。這些公司的總市值超過 2.1 萬億美元,因此,仙童半導體也被稱為」萬億美元創業公司」。
隨後,在愛范兒打算走進展覽區域的時候,卻被告知需要付費,每一位成人的付費標準為 17.5 美元(摺合人民幣 120 元)。雖然感覺肉有點疼,但出於對計算機歷史知識的渴求,這十幾美刀還是進入了博物館的口袋,負責收款的工作人員異常友好,不過要求必須得存包。
進入展覽區,首先看到的一個主題展覽就是前面提到的「軟體改變世界」,它主要從圖像、聲音、醫療、汽車、百科全書、文本、遊戲等 6 個領域出發,舉例講述了特定的應用程序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關於圖像方面的技術,這裡給出的例子是 Adobe 旗下最為重磅的軟體產品 Photoshop。實際上,Photoshop 源自於 Knoll 兄弟合作開發出來的 Image-Pro,後來該軟體被 Adobe 收購併進行優化,並徹底地改變了數字圖像的使用方式。
為了展示 Photoshop,博物館裡增加了互動環節;可以通過圖像合成等技術將自拍照和相關人物的圖像放在一起,形成「合影」的效果。愛范兒也在現場製作了一張與 Google 聯合創始人 Larry Page 的「合影」,效果如下圖。
關於聲音領域,主要的代表是 MP3。MP3 要追溯到 1986 年,由 Karlheinz Brandenburg 和他的團隊開始進行初步研究,並最終形成 MP3。不過不久前,擁有 MP3 專利的德國夫琅和費集成電路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Integrated Circuits)發表聲明稱已經停止 MP3 的相關專利授權。
博物館在現場展示了一個好玩的裝置,如下圖所示;拿起聽筒,按壓白色按鈕,聽筒就會播放早起的一首 MP3 音樂,Tom』s Diner。根據愛范兒的親身體驗,音質還是蠻不錯的。
醫療方面,主要說的是 MRI(磁共振成像)。這一技術可以在保證安全並不讓患者承受痛苦的情況下,讓醫生了解用戶的病情;它用到了物理學、工程學、數學、生物學等多個方面,當然了,這些都需要軟體來整合。
汽車碰撞模擬,通過軟體的方式來模擬汽車碰撞,從而對汽車的安全性進行評估。這種方式大大降低了汽車安全測試所需的成本,避免了「流血才能得到教訓」的情況的發生。
維基百科,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非盈利網站,也是全球流量排名第六的網站;它的誕生對於整個互聯網的影響是無可比擬的。博物館在現場展示了關於維基百科創始人 Jimmy Wales 的一些言論,並將一排紙質版的百科全書放在一起,整體的視覺衝擊感很強。
博物館在介紹維基百科時說道:
維基百科不需要介紹,它本身就有對自己的介紹,這種介紹彰顯了它在人類獲取信息時的全球角色。
在文本領域,主要是從手機簡訊的成功來闡釋;博物館對它的介紹是「有 30 億的用戶通過手機簡訊來轉賬、找工作、鏈接社交網路等」。
關於遊戲,博物館選擇了一款著名的遊戲「魔獸世界」來闡釋軟體的威力。的確,從某種意義上,魔獸世界構造出了另外一個事實上不存在的世界,但卻有眾多的玩家沉浸其中,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除了上述幾個領域的介紹,博物館還在展區中央設置了一個軟體實驗室,鼓勵訪客來嘗試軟體編程。
在「軟體改變世界」的主題展覽之後,愛范兒又隨機觀賞了博物館內的其他展品,比如說 Google 的 Waymo 自動駕駛汽車、Google Earth 3D 導航、早期計算機 PDP-1 以及 IBM 1401 計算設備等,大開眼界。
然而真正讓人感到遺憾的是,由於觀看流程和時間的限制,愛范兒並沒能來得及認真觀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第一個 2000 年的計算」主題展覽,只能匆匆走過一遍。根據現場的工作人員描述,如果要認真地看到整個展覽,可能至少要花費一整天的時間。
帶著不少的收穫和深深的遺憾,愛范兒匆匆地離開了計算機歷史博物館。不過在趕往 Google Partner Plex 辦公區採訪的路上,有一句被博物館引用的麥克盧漢的話在腦中不斷迴響:
我們自身變成了我們所觀察的工具,我們塑造了工具,最後工具塑造了我們。


※Apple Watch 新專利曝光,錶帶也要變屏幕了?
※曾經志趣相投的員工現在身負病痛,特斯拉想做好僱主談何容易
※麥當勞去掉了冰激凌里的人工添加劑,夏天又有理由多吃甜筒了!
※LG 這項新專利揭示了未來手機屏幕的新形態?
※一加 5 也拿 DxO 說事了,未來的 DxO 難道將變成「安兔兔」?
TAG:愛范兒 |
※走進建築設計師 Hugo Correia 於葡萄牙打造的現代教堂 S. Tiago de Antas
※走進美國藝術家 Daniel Arsham 「Architecture Anomalies」藝術展覽
※群雄集結!走進 Esperienza Ferrari Test Drive Programme 體驗之旅
※Social Listening+Text Mining=走進用戶的心?
※率先走進 Plants of Gods x Parallel Space 首個塊根植物期間限定展覽
※走進 Converse 澳門首間 Pinnacle Store
※對話Quoc Le:我相信谷歌大腦正在走進第四代機器學習Learning-to-learn
※率先走進 Virgil Abloh x 村上隆「Future History」聯名藝術展
※繁花相送BigBang,微視帶你走進Flower Road
※現代化圖書館指標—走進紐西蘭 Christchurch Central Library
※對話Quoc Le: 我相信谷歌大腦正在走進第四代機器學習Learning-to-learn
※走進 Virgil Abloh x 村上隆聯名藝術展;Nike Epic React 將提前發售 | HB Daily
※走進村上隆最新回顧展「The Octopus Eats Its Own Leg」
※Supreme 現新領標細節;走進 Heron Preston 香港新店 | HB Daily
※走進 Katharina Grosse 上海「呢喃的泥土」展覽現場
※走進名校|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走進由設計師 Anthony Gibbon 打造的木屋「Inhabit」
※走進傳奇塗鴉藝術家 Futura《Abstract Compass》個人展覽
※be my rose』—走進Leaf Xia的率真少女世界
※走進 Mademoiselle Privé《走進香奈兒》展覽上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