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柏林,1945——來自前線的家書

柏林,1945——來自前線的家書

柏林,1945——來自前線的家書



莫斯科紅場勝利大閱兵


文│戢炳惠


《中國國家歷史·貳》

東方出版社│2016年6月再版


未經授權,嚴禁轉


2015年5月9日,莫斯科紅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光陰荏苒,反法西斯戰爭已經勝利70年了。今天,我翻開一名蘇聯前線戰士在1945年的柏林致愛妻的一封封家書,思緒不自覺地被這些雋永的文字帶回到那段崢嶸歲月。


兵臨城下


埃瓦爾德·瓦西里耶維奇·伊利延科夫正伏在一塊破木板上,給妻子寫家書,宿營地的條件很簡陋,埃瓦爾德不得不時不時地搓幾下手來取暖,不然僵硬的手會把字寫歪,那樣親愛的妻子又會多想了。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給家裡寫信了,激烈的戰爭已經使他忘卻了時日。是啊,何必要去計算這難熬的日子而給自己徒增煩惱呢!想到這裡,埃瓦爾德嘆了口氣,柏林就在眼前了,帶著所有的未知在等待著他,可是這座城,這座恢宏的城,能否留下他凱旋的背影?他是多麼不想在戰爭的最後時刻倒下啊!

柏林,1945——來自前線的家書



蘇軍第三坦克師與步兵協同展開巷站,向柏林發起進攻


伊拉,這個讓埃瓦爾德牽腸掛肚的人兒,他已經有段時間沒有收到她的信了。焦慮使他胡思亂想,使他記憶模糊。上一封信是親人寄來的,他們說伊拉做了手術,然後搬去了別的地方,似乎是去學習,詳情卻又不得而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是啊,對於埃瓦爾德這樣的老兵來說,沒有伏特加不重要,沒有睡眠不重要,甚至沒有槍都不重要,但是不能沒有愛人的音訊啊!那個讓他魂牽夢縈的人,那個給予他巨大勇氣殊死戰鬥的人,那個人的幸福,值得他用生命去換取。戰場上,國家拼的是實力和財富,而戰士拼的是意志和勇氣。想到遠在莫斯科的妻子,埃瓦爾德的神情變得溫柔起來,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了一絲微笑。特瓦爾多夫斯基的那首長詩《瓦西里·焦爾金》,總會在他最焦慮、最痛苦的時刻浮現在腦海里。他最喜歡「關於愛情」的那一章了,「沒有她陪伴的日子愈久,她就顯得愈加珍貴……」


埃瓦爾德抽了抽鼻子,但似乎已經感覺不到寒冷的存在了。是啊,他的思緒正拚命地往遙遠的祖國飛去,在那原野上馳騁,在這寒風中掙扎。埃瓦爾德繼續寫道:「親愛的伊拉,你大可不必擔心我們進攻柏林會有多麼困難,因為在我們進攻柏林之前,柏林的大部分地區都已遭到了空軍的轟炸。柏林人藏身防空洞或地窖來躲避轟炸,而防空洞太少,據說現在柏林的每個防空洞都人滿為患了。勝利已經勢不可擋!」

但是勝利前戰場上的曙光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宣朗,在戰士們的心中,它仍代表著新一輪進攻,新一輪與死神較量的開始。因為戰爭快要勝利了,沒有人願意在最後的時刻倒下,帶著所有的榮耀與光輝,帶著全部的遺憾與悲情。埃瓦爾德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千萬別在柏林城被什麼暗槍給放倒了,那可真就前功盡棄了。埃瓦爾德想著想著就倦了,對於長途奔襲了三天的他來說,睡眠已經是再寶貴不過的東西了。爐子里的火漸漸淡了,而屋外,一場大雪正悄悄地襲來。


勝利之光


1945年4月16日,蘇軍進攻柏林的號角吹響。柏林,德意志第三帝國的首都,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一個普通的柏林女人在日記中寫道:「如果昨天還只聽到遙遠的咆哮聲,那麼今天暴風驟雨已然降臨。槍炮的聲音,在耳朵里轟鳴。早就不需要去判斷炮擊的方向了。我們生活在槍炮的包圍圈中,它每一小時都在縮小。」

柏林,1945——來自前線的家書



蘇軍攻佔柏林


埃瓦爾德的兵團在蘇聯空軍的掩護下已經成功進駐柏林,這一天,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民已經等得太久太久。晚上,埃瓦爾德懷著激動的心情開始給伊拉寫信:「親愛的伊拉,請接受來自德國中心的問候!請原諒我不能將現在所處的詳細地址告訴你,我想你是能夠理解的……早些時候還能看到一些逃亡的德國軍機,但現在誰也救不了他們啦!坦白地講,許多事也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恐怖……我生活在完全的平靜中,在一個覆蓋著六層粗壯原木的掩蔽部,它幾乎能讓我免受所有炮彈的攻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寫信的時間都是見縫插針……你可別怪我呀!給我寫信。我都一個多月沒有收到過你的信了……」


蘇軍進駐柏林後的幾天里,城市安靜得有些出奇。雖然這個帝國發動了慘絕人寰的戰爭,這個國家的軍人屠殺了不計其數的猶太人。但戰爭即將結束,人們的生活還是要繼續。埃瓦爾德在這片廢墟里、在這些柏林百姓的眼神中彷彿看到了這座城市昔日的輝煌。他又想起了遠方的妻子和親人,他們從來沒有到過這裡,雖然現在的柏林已經是一個無聲的城市了。「啊,伊拉,雖然我隔幾天就會給你寫信,但是我總覺得自己還是有好多好多話要對你說啊!當你收到這封信時,你可以知曉我兩周前所在的地方。或許,你聽見了迎接朱可夫將軍的禮炮聲,你不知道吧,莫斯科的大炮也將向我致敬呢……」


埃瓦爾德,這個可愛的軍人,從他的信中我們看到了他強大的精神世界,一個人在戰鬥中所堅持的信念。可是,在部隊進駐柏林的日子裡,他寫給妻子的三封信都被退了回來,這對他來說是何等的打擊!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就像他在戰場上每一個生死攸關的時刻一樣。「我越發地想念你了,」埃瓦爾德在5月10日的信(這已經是第四封即將被退回的信了)中這樣寫道,「尤其是在這地獄已經結束的時刻……我現在的心情是這樣的,我甚至不知道該把手放在哪裡,我想沖一切發火,我想從柏林這個令人厭惡的城市一口氣跑回莫斯科。深夜,我久久不能入睡,我甚至會想入非非,當部隊從庫茲涅斯橋凱旋的時候,我將是多麼的神氣!你會在那裡等我嗎?柏林正從廢墟中漸漸地蘇醒,我現在正躺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我想,要是你也坐在我的身邊,帶著那甜美的微笑,這一切該有多好啊!我有的時候甚至覺得自己是一隻被困在牢籠里的猛獸……你不要拿書信跟我開玩笑啊,就算是封鎖信件,我也多麼希望四封信中能夠有那麼一封送到你的手中!」


再見,柏林

「殊死的戰鬥不是為了榮耀,而是為了大地上的生活。」


1945年7月5日,埃瓦爾德就要回國了,兩天前他收到了妻子的一封信。伊拉把埃瓦爾德責怪了一通,說他盡揀些她在報紙上能讀到的東西寫給她,而寫自己故事的內容少之又少。可能是回國前在柏林的這段時間確實有些枯燥了。可這些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們很快就能相擁在一起了。


這一天,埃瓦爾德給妻子寫下了回國前的最後一封信:「伊拉,我現在正沉浸在馬斯內美妙的音樂中……小提琴與豎琴的完美合奏,婉轉悠揚,如流水般清澈,如高山般邈遠,我已經被這音樂征服啦!我的夢想、我的哀愁都被這音樂盡情地釋放了!當我將現在的心情同在前線上的心情做比較時,我覺得現在簡直棒極了,因為從前我的夢想是那麼的渺茫,而如今,它是如此的唾手可得。可以說,這一實現夢想、榮歸故里的過程要比幸福和快樂本身還要幸福和快樂……而這所有的幸福時刻都是你給我的!」

柏林,1945——來自前線的家書



1945 年,德國平民在水塔旁排隊取水


埃瓦爾德此時的心早已飛回到親愛的妻子身邊了。他給她準備了一大堆禮物,可他覺得這完全不夠。他,埃瓦爾德,帶著無上的榮耀,從那片殘垣斷壁中爬了出來,從生與死的邊緣沖了出來,從地獄又回到了人間。埃瓦爾德想,能夠體會這種衣錦還鄉心情的人不會很多吧,與戰死在沙場的戰友們相比,他無疑是幸運的,但他可不會把這幸運算在自己頭上,他覺得這一切都是親愛的伊拉給他的。所以行囊里的這些禮物還是太輕了,埃瓦爾德心裡盤算著:見到妻子後,該如何擁吻她呢?她現在變化大嗎?一定變得更加成熟和賢惠了。但她會不會認不出我了啊?唉,認不出也不怪她,戰爭已經讓我這張臉飽經風霜,再也不復昔日青春的光彩了,還有這雙布滿老繭的手,啊!連我自己都這麼厭惡它們,它們曾沾過多少敵人的鮮血啊!


千言萬語,關於戰爭,關於自己,他該如何開口、如何講起呢?恍惚間,埃瓦爾德看到妻子在家門口的大樹下向他揮手……


熱文推薦


★局座不哭!中國海軍再也不會受窩囊氣了!

4月26日上午,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這艘航空母艦由我國自行研製,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目前,航空母艦主船體完成建造,動力、電力等主要系統設備安裝到位。出塢下水是航空母艦建設的重大節點之一,標誌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柏林,1945——來自前線的家書



★1644年:崇禎把房間打掃乾淨,李自成把床鋪好,張獻忠替人家寬衣解帶,最後多爾袞興沖沖地雲雨巫山,……而這一切都與我們有關


翻開一部中國歷史,1644年也許是最奇特、最不可思議的一年。這一年,在西安、瀋陽、北京、成都四地,分別有四個不同的年號:「大順永昌元年」、「大清順治元年」、「大明崇禎十七年」、「大西大順元年」。這一年,中國有四個皇帝:李自成、順治(其實是多爾袞)、崇禎、張獻忠。

柏林,1945——來自前線的家書



商務合作、訂購微信號:ZGGJLS-30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家長說,請劉胡蘭離我的孩子遠點!老師的回復令人熱血沸騰!
美國、古巴斷交前後的恩恩怨怨
她,成就了中國甚至世界,卻也毀了中國!
母親節:古人是如何孝敬母親的?
周勝平:人文、地理、風情入壺來

TAG:中國國家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1948年,梁漱溟的幾封家書
史料|1948年,梁漱溟的幾封家書
南懷瑾先生 1986.4.29 家書
南懷瑾先生 1986.2.24 家書
南懷瑾先生 1986.5.17 家書
南懷瑾先生1981.6.8 家書
南懷瑾先生 1987.6.5 家書
1975年湖北雲夢出土了兩封秦代家書,2000年後讀來仍讓人熱淚盈眶
兩岸,三代人,20餘封家書,69年尋親路,1600公里的親情不斷
30年前,20萬買1輛桑塔納和買9000張名家書畫的區別!
諸葛亮僅86字的家書,1800多年前的智慧所蘊含的10大哲理
30多年前,他用1輛桑塔納換9000張名家書畫,如今富可敵國!
86字的家書,10大哲理
袁泉《朗讀者》回憶11歲離開沙市,7年290多封家書看哭董卿
50年,一家人互寫的1000封家書里,藏著中國的歲月和深情
21個月寫了12封家書——左權:烽火里的家國情懷
【一封家書】4841個思念
講述|為捐骨髓,這個「90後」小伙寫了4000字的家書
第177季:家書聯讀
李鴻章,梁啟超推崇的《曾國藩家書》,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