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養生」氣吞湖海——氣海常灸延年益壽
【經典描述】
「氣吞湖海豪猶昔,老閱滄桑骨已仙。」
——清·查慎行《送田間先生歸桐城兼寄高丹植明府》
【釋義】
氣吞湖海,氣勢可以吞掉湖和海。形容氣魄很大。
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宗元的堂兄柳公度,他的養生經驗被載入《舊唐書》中:「公度善攝生,年八十餘,步履輕便。或祈其術。曰:吾初無術……氣海常溫耳。」此處氣海指的就是氣海穴。與氣海相鄰的關元穴、神闕穴、命門穴,同屬事關陽氣的四大要穴。
氣海穴怎麼找呢?
它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在臍中下1.5寸。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氣海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北宋著名針灸學家王惟一所著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中對氣海穴的描述可見這個穴位的重要養生作用:「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此穴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補益回陽,延年益壽之功。
「氣海常溫耳」,這個穴位宜常溫的前提是不要受涼,但很多人卻忽視了這一點。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一般常溫氣海穴可以採用灸法,包括氣海溫和灸、氣海隔姜灸和氣海附子灸等。這裡為大家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
氣海溫和灸
方法:
將艾條點燃後,在距氣海穴約3cm處施灸,如局部有溫熱舒適感即固定不動,可隨熱感而隨時調整距離。
時間:
每次灸10~15分鐘,以灸至局部稍有紅暈為度,隔日或每3日灸1 次。
★
氣海隔姜灸
方法:
取0.3~0.5cm厚的鮮姜一片,用針穿刺數個針孔,覆蓋在氣海穴上,然後置小艾炷或中艾炷於薑片上點燃施灸。
時間:
每次3~5壯,以灸至局部溫熱舒適,灸處稍有紅暈為度。隔日或每3日灸1次。
★
氣海附子灸
方法:
取0.3cm左右厚的附子片,以水浸透後在中間用針刺數個針孔,放在氣海穴上,於附片上置黃豆大或棗核大艾炷施灸,以局部有溫熱舒適感或稍有紅暈為度。
時間:
每次3~5壯,隔日或每3日灸1次。
此外,可選擇溫灸器,用灸盒置艾條或艾絨後放在氣海穴上,每次施灸15~30分鐘,每日1次,10天為一個療程;也可每周施灸1~2次,長期應用。
文/江蘇省中醫藥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楊璞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晴空下看不見的健康殺手:臭氧污染堪比霧霾
※「語音」想快速看懂藥品說明書?得找准這幾項!
※第四屆大型公立醫院發展高峰論壇暨健康中國杭州峰會誠邀賓客
TAG:健康報 |
※山川湖海藏於心中
※山川湖海,囿於愛
※靠一身氣勢征服山川湖海的霸氣喵星人,回到家裡卻成了這副模樣
※美麗中國-江河湖海-青海湖
※山河湖海,攀岩與愛
※方言音樂的力量,是家鄉的山川湖海
※相忘於江河湖海
※在紐西蘭俯瞰山川湖海
※台灣的美 不僅于山川湖海
※我們來自山川湖海
※天水鎮武湖海 《春天來了》
※城市之外的別樣天地!香港的山河湖海
※走遍山川湖海,種草了13家夏天的森林、海洋民宿
※科學家發現3顆溫帶氣候系外行星,遍布江河湖海,或已孕育出生命
※來自山川湖海 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來自山川湖海,囿於廚房與愛
※沙漠有取之不盡的沙子,人類為何還要從江河湖海取沙子?
※古剎何止藏深山?還有屹立在江河湖海的水上寺院 突破你想像
※我國主要江河湖海全面進入休漁禁漁期
※隱藏在京城的「湘」味,每一口都是家鄉山川湖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