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刺殺過秦始皇,幫劉邦平定天下,最後隱居修仙
如果說要從中國古代挑選出一位謀士,縱古君最愛卻是漢初三傑之一張良,他的智謀堪比諸葛亮。
張良是韓國貴族之後,五代人都出任過韓國丞相,剛到他這一輩子,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天下,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一直以來都很痛恨秦始皇。
假如秦始皇沒有統一天下,他也許可以繼承父輩們的富貴,也許可以繼續出任韓國丞相,一展自己抱負,可惜沒有那麼多的假如。
因此國讎家恨日日煎熬,找到了古朝鮮小國君主借了一位大力士,制定好刺殺秦始皇的計劃。
當時秦始皇正在東巡,恰好陽武縣是必經之路,他和大力士埋伏在路途草叢之中。
但悲催的是,秦始皇害怕刺殺,所以用了疑兵之計,共有三十六倆車輦。
看到這種情況,張良明知不可為,還是心存僥倖,叫大力士拿著120斤重的鐵鎚將中間最豪華的車輦砸爛,可惜秦始皇不在這輛車上,只能以失敗告終。
大力士被秦軍圍攻致死,張良趁機逃跑,幸好他是無名小卒,所以秦始皇即便大怒,進行全國通緝,還是讓他逍遙法外。
刺殺秦始皇不成,張良全國各地躲,心裡也是特別哀愁,在一次散心時,走過沂水縣的圯橋頭,碰到一老翁,並對他進行三次侮辱,最後忍住氣得到了一部《太公兵法》,從此開啟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一見如故
陳勝吳廣起義,揭開了滅秦之火,張良憑著威望拉起了100多人隊伍,本來想要投靠農民軍,結果路途遇上了劉邦,兩人一見如故,多次諫言劉邦,均被採納,因此一個覺得幸遇明君,另一個覺得良才難得。
出謀入關
當時楚懷王命項羽、劉邦等入關伐秦,兩人之間約定:誰先入關咸陽,便可自立為王。
劉邦滅秦心切,打算千里奔襲滅秦,但遭遇路途難啃骨頭宛城,本想繞道而行,張良趕緊勸道:「你現在繞道而行,必將難以滅秦,途中秦兵關隘眾多,還是先攻下宛城再繼續前進不急」。
劉邦聽此言,心中雖急,還是順從了張良的意見,最後張良出了一記,改變成敵軍的旗幟,夜晚抄小路偷襲宛城,最後大獲成功。
有了張良,一路上都很順利,即將到達了入咸陽最後一道關隘嶢關,劉邦本想仗著人多勢眾,又士氣十足,強行取關。
張良聽此消息,趕忙勸道:秦軍兵力強大,目前不宜強攻,還是以利誘之。
果然,嶢關將領投降,劉邦高興準備進去,又被張良勸阻,說:秦將領雖然投降了,但那些手下未必會心服,不如趁機滅了他們。
就這樣,劉邦率先成為入關第一人,迫使秦三世子嬰投降,歷時一年時間,秦王朝真正覆亡,這其中張良之計可以說重中之重。
鴻門宴
如果沒有張良,劉邦就有可能死在鴻門宴上。
項羽得知劉邦率先攻下咸陽,心中大怒,率領大軍包圍咸陽,這一下劉邦慌了,於是問計於張良。
正好張良與項羽叔父項伯有交情,用和項伯結成兒女親家方式,請項伯與項羽說情,此法果然有效。
但項羽謀士范曾不甘心,始終認為劉邦是禍害,因此教項羽擺下鴻門宴,劉邦難以拒絕,因此只能赴宴。
幸好張良足智多謀,先是用大將樊噲護駕,使得劉邦脫離險境,自己卻留下來應付項羽,可謂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暗度陳倉
項羽滅秦之後,違背了約定,自立為西楚霸王,開始分封諸侯,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在偏遠巴蜀之地,雖然十分怨恨,但還是聽從了蕭何、張良等人意見,徐徐圖之。
時機終於到了,這一次還是張良的老熟人項伯,用錢收買了他,說情項羽,將秦嶺以南之地全歸於劉邦。
與劉邦相鄰是章邯,為了打破了項羽的戒心,將周圍唯一路全部燒毀,等到劉邦逐漸強大之後,又開始重新修建,暗地裡卻讓韓信抄小路向陳倉進軍,攻克下了咸陽,將關中之地牢牢抓住手裡。
這全部都是張良之計,可以說智謀通天。
決定勝負下邑之謀
關中之地在手,可以說勝利在望,劉邦繼續高歌猛攻,連續收降諸侯們,以至於得意忘形。
項羽用三萬精兵,讓劉邦數十萬大軍陷入險境,最後只剩下劉邦、張良等數十人逃出生天,一時之間劉邦勢力盡失。
而這時張良站了出來,提出了利用矛盾聯兵破楚計策,利用英布、彭越等對項羽的怨恨之心,派遣使臣策反二人,使得劉邦劣勢再次反轉,真正贏得了天下,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謀。
最後隱居修仙
張良輔助劉邦平定天下之後,便看清楚劉邦的本性,他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因此多次稱病,閉門不出,很少參與在西漢皇室鬥爭之中。
他復仇的願望滿足之後,又功成名就,一生宿願算是圓滿了,深悟到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最後乾脆辭官,隱居在深山之中,專心修道養精,欲輕身成仙。
縱觀張良一生,他的智謀手段令人驚嘆,每每關鍵之時,都能洞悉出對手的弱點,從而一舉逆轉成功。
不過縱古君想說的是,項伯確實是一個好內奸,張良交了一個真正的好朋友。


※古代文人騷客為什麼愛逛青樓?原因很簡單
※史上最痴情的五位皇帝,最後一位為愛出家
※這位明朝太后很牛,逼萬曆皇帝寫檢討書,成就了四十年盛世
※這位明朝太監很牛,與皇帝玩間諜戰,最後自己作死
※明朝崇禎皇帝臨終前寫下這六個字,看得讓人心酸!
TAG:縱古談今 |
※十三歲就殺過人!荊軻刺殺秦王,秦舞陽當時在做什麼?
※天龍中,此人可戰勝喬峰,還傷過虛竹,羞辱段譽,卻從未殺過一人
※秦始皇、雍正都被人刺殺過,朱元璋殺人無數,為何沒人刺殺?
※此人沒打過一天仗,沒殺過一個鬼子,最後卻被封為國寶級抗戰功勛
※曾幫助劉備打下江山,母親卻自殺過世,最後官至御史中丞!
※他乃金國的一代勇將,曾斬殺過岳家將領,最後卻死於囂張
※此人一生殺過三位皇帝,是奸是忠難定論,至今仍爭執不下
※歷史上唯一沒有殺過功臣的皇帝,為何被後人稱為暴君?
※少年歌行:刀仙之下的最強者露面!是個醉酒和尚,曾殺過劍仙
※西遊最牛的凡人,頂撞過皇帝,斬殺過神仙,就連閻王都慘遭他算計
※史上最溫情開國皇帝,稱帝後沒殺過功臣,手下五虎將全都得到善終
※史上最溫情的皇帝,建國後就沒殺過功臣,手下五虎將全部得以善終
※秦始皇被稱為暴君,卻從未殺過功臣!曾對一人說:別辭官我不殺你
※以殘暴著稱的秦始皇為何從未殺過功臣?
※遮天:證道之前幾乎未殺過人,成帝之後連殺七人,最神秘大帝之一
※他從未上過前線打仗,也沒殺過一個鬼子,被後人稱為抗日英雄
※此人手握禁軍,皇帝都叫他父親,曹操刺殺過他,最終被逼投河自殺
※歷史上最有人情味的皇帝,稱帝後就沒殺過功臣,手下五虎將全部得以善終
※中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千古一帝,從未殺過功臣,至今無人敢定謚號
※遮天中最仁慈的大帝,生前沒殺過任何人,死後卻埋葬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