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挽整74師被全殲命運


胡博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獨家稿件,有刪節,經國家人文歷史公眾號和作者授權轉載。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圖1:解放軍趕赴孟良崮參戰


1947年5月16日下午5時許,被稱之為國民黨「御林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在山東孟良崮全軍覆沒。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戰史》記載,孟良崮戰役殲滅「整編第74師及整編第83師1個團,共3.2萬餘人」(另據國民黨《第一兵團蒙陰東南地區戰役戰鬥詳報》記載,此役「亡軍官1717員,兵11253名,傷官1392員,兵7479名,失蹤官167員,兵3315名」),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曾賦詩一首記述這場惡戰:「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信號飛飛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刀叢撲去爭山頂,血雨飄來濕戰袍。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


縱觀整74師的各路援軍中,屬第7軍、整編第25師和整編第83師這3支部隊距離最近,也是最有希望解圍的部隊,至於其餘各路因距離較遠,即便使出渾身解數也不太可能先前述3支部隊抵達孟良崮。因此,這3支部隊就成為眾矢之的。那麼,這3支部隊在當時究竟是怎樣一個情況呢?我們不妨一一道來。


第7軍的「太極」


第7軍是李宗仁起家的部隊,新桂系在國民黨陣營中所佔據的重要軍政地位,與第7軍的貢獻密切相關。因派系問題,該軍當時雖然隸屬陸軍總司令部第3兵團序列,但實際卻只聽命於國防部長白崇禧。為了緩解指揮系統上的矛盾,當第7軍奉命投入山東重點進攻時,陸軍總司令部又特地臨時編組了三個縱隊,其中第7軍歸第3縱隊,受縱隊司令——同樣屬於新桂系的張淦指揮。


從1946年春開始,國民黨軍隊除了東北和華北地區的軍隊外全都列入整編。按照整編計劃,原來的軍降格為師,原來的師降格為旅,師在降格時還將裁撤一個團。簡單來說,一個原本是三師九團制的軍,整編之後就成為三旅六團制的整編師,原本一個兩師六團制的軍,整編後就成為兩旅四團制的整編師。


對於新桂系來說,抗戰勝利後的縮編已經折損大半實力。剩下的部隊中,第46軍和第48軍又在整編計劃中縮編為兩個三旅六團制的師。如果連只有兩個師六個團的第7軍也被整編,那實力將變得更加薄弱。因此在國防部長白崇禧的庇護下,第7軍因「戰略機動需要」而獲得了暫緩整編的待遇,仍然維持原本的乙種軍編製不變。在參加山東攻勢前,第7軍官兵約2.3萬餘人,擁有各式火炮54門(不含迫擊炮)。


第7軍時任軍長鍾紀,是新桂系重點培養的綜合管理型人才。在鍾紀的軍旅生涯中,教育、訓練、參謀、補給、航空等方面的工作都干過,但缺少長期帶兵經驗。事實上任命鍾紀為第7軍軍長,只是為了完善他在帶兵方面的履歷,好讓他繼續向更高的階層發展。因此,第7軍在當時的實際軍事負責人是副軍長李本一。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圖2:孟良崮戰役時擔任國民黨第7軍軍長的鐘紀


李本一是新桂系中一員能征善戰的虎將。在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期間身經百戰,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但因其在抗戰勝利時私自率領桂軍進入南京受降一事,引起蔣介石震怒,導致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不僅升任軍長無望,更因擅入南京一事官司纏身,有隨時被送上軍事法庭的危險。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第7軍在奉命投入山東重點攻勢時顯得頗為積極。就在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還沒有下達正式進攻命令的時候,被臨時調撥到第1兵團序列的第7軍就於5月10日下午搶先出擊,兵鋒直指沂水。第7軍雖然有尾隨其後的整48師掩護,但由於率先出擊過於突出,導致華東野戰軍一度計劃先圍殲該軍。


第7軍接到解圍任務的時間是5月15日上午8時許。當時第7軍位於整74師右翼,但由於同樣過於突出,其先頭部隊第171師正在河陽鎮與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纏鬥中。當鍾紀接到第1兵團司令官湯恩伯下達的「由第七軍一部」「策應八十三師之作戰」的任務後,認為所部目前正與「第七縱隊及其第二縱隊一部」激戰中,無暇分身。好在湯恩伯只是要第7軍派出「一部」「策應」,具體派多少、策應解圍力度又是多大都沒說死。鑒於新桂系與中央軍之間的派系矛盾,以及想看中央軍笑話等諸多因素,鍾紀在與李本一商討後決定只派出第172師的一個團去執行這一任務。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圖3:1949年,任京滬杭警備司令部總司令的湯恩伯,孟良崮戰役時任第1兵團司官,率部參加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整25師和整83師是離整74師最近的兩支部隊,如果不是他們沒能迅速向整74師「靠攏」,湯恩伯也不會向稍遠一點的第7軍下達這樣的命令。但在此情況下,第7軍卻只派出一個團,可想而知其結果會如何。當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得知這一情況後,急忙直接向第3縱隊司令張淦施壓,嚴命第7軍全力解圍,其正面「激戰」的任務改由整48師接替。即便是這樣,第7軍還是只在當天晚上派出了第172師全部去「協同」整83師「向孟良崮方面增援」。然而一天後整74師就全軍覆沒,第7軍的解圍實際上沒有起到絲毫作用。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圖4:張淦


對於第7軍的怠工,蔣介石極為惱怒,但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他無法直接對新桂系的部隊人事直接撤換,再加上給第7軍解圍的命令也確實下的晚了,這就導致想處理第7軍的人卻又不是那麼「師出有名」。於是曾經有過「案底」且在當時負責實際軍事指揮責任的李本一成為替罪羊,最終以「籍端勒索財物罪」被逮捕並「判處十五年有期徒刑,剝奪公權十年,並免官奪勛」。儘管如此,李本一還是在宣判後得到白崇禧、夏威、鍾紀等人的幫助,他被「保釋」後以「戴罪圖功」的形式調回第7軍繼續擔任副軍長,又繼鍾紀之後成為第7軍的末代軍長。1949年12月16日,李本一在廣西兵敗被俘,後於1951年8月24日被槍決。


整25師的「奮鬥」


整編第25師和第7軍不同,這支部隊屬於中央軍系統,但由於內部組成複雜(除了中央軍嫡系部隊整編第40旅之外,其餘兩支部隊中整編第108旅源自東北軍、整編第148旅源自川軍),加上時任師長黃百韜出身孫傳芳的五省聯軍,使得該師雖然有顧祝同照顧,地位卻始終處於旁系之列。整25師當時是日式裝備,在參加山東重點攻勢前為三旅六團制,有官兵約2.6萬餘人,擁有各式火炮60門(不含迫擊炮)。


師長黃百韜早年是孫傳芳部屬,後來跟了出身直魯聯軍的徐源泉,因遭排擠一度投靠西北軍的鹿鍾麟,終以陸軍大學畢業後成功投奔顧祝同而成為中央軍將領,其後在顧的推薦下成為第25軍(1946年整編為第25師)軍長。但其出身和第25軍所屬部隊的複雜性,黃百韜知道,要想使自己有更好的發展既要緊抱顧祝同,更不能讓自己的老本整25師平白損失掉。


整25師是5月11日按照陸軍總部的命令開始行動的。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張靈甫的整74師原本屬於李天霞的第1縱隊,但就在攻擊開始前夕,陸總徐州司令部卻突然決定增編第4縱隊,任命黃百韜為司令,統一指揮整25師和整74師。雖然張靈甫未必會服從雜牌出身的黃百韜,但在這個時候提拔黃任縱隊司令,使其擔負起獨當一面的攻擊任務,黃雖然覺得張靈甫是個「燙手山芋」,但總體還是比較滿意的。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圖5:黃百韜,孟良崮戰役中指揮整25師救援整74師,戰後被「撤職留任」


整25師位於整74師左翼,其任務是在整74師之後「梯次跟進」「擔任掩護」。命令中還明確提到整25師雖然是「攻擊部隊」,但必須抽調「一個旅」掩護整74師左側背。因此,當整74師按照計劃發起進攻時,整25師師長黃百韜也命令所屬主力在整74師的左側後逐步推進,接連佔領黃斗山頂、盧家山坡、鳳凰山各高地,同時抽調整108旅執行掩護整74師的任務。

應該說在攻擊開始時,黃百韜作為第4縱隊司令還是比較盡職的,因為同時期的整83師就十分消極,甚至被點名「無積極之行動」。但是當整74師於14日在坦埠進攻不利時,問題出來了。


整74師師長張靈甫在進攻坦埠時發現正面的華東野戰軍部隊越來越多,直覺告訴他這種情況十分危險,如果繼續進攻,有被華東野戰軍包圍的危險。考慮再三,張靈甫決定暫時後退,並向黃百韜報告動向。


就在黃百韜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處理時,一個驚人的消息來了,被他派出去掩護整74師左翼的整108旅遭到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猛攻,其防守的天馬山和界牌兩處陣地皆告失守。不僅如此,師主力所佔據的黃斗山頂、盧家山坡、鳳凰山也與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一部遭遇,全線交火。


戰況發展到這裡,張靈甫已無法與整25師在界牌匯合,只得被迫改向由整83師一個營佔據的孟良崮轉移,並電告黃百韜,請求黃率整25師也向孟良崮靠攏。


對於黃百韜來說,作為指揮整25師和整74師的第4縱隊司令,張靈甫不向整25師靠攏也就算了,竟然還向不歸他指揮的整83師靠攏,甚至還要求身為司令的他帶著整25師也向孟良崮靠攏,如此做法實在令人不快。


黃百韜猶豫了,救還是不救?他找來丟失陣地的整108旅旅長楊廷宴聽取報告,以便再作考慮。楊廷宴根據戰況判斷進攻整108旅的是華東野戰軍主力部隊,這使本就有意保存所部的黃百韜更不願意出兵相救。但楊廷宴卻主張救援,他認為「七十四師若有差錯……干係重大,若不找個借口,事後很難擺脫責任」,他還建議黃百韜應該「親率主力打一下,犧牲幾個營,也在所不惜」。楊廷宴這麼一說,才使黃百韜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終於決定留下戰鬥力最弱的整148旅繼續防守原有各陣地,自己親率整40旅和整108旅計4個團的兵力對佔據界牌和天馬山的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發起進攻,以期再次恢復與整74師的聯繫。


問題在於,張靈甫是在14日上午10時向黃百韜打的報告,而黃出援的命令卻直到15日上午10時才正式下達,平白錯過了整整一天的寶貴時間。此後黃百韜雖然率領整25師主力於下午4時奪回界牌(此地離孟良崮4.5公里)並繼續向天馬山發起進攻,但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又不斷調遣部隊投入反攻,使整25師在推進到天馬山前再也無法前進一步,直至整74師在16日全軍覆沒。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圖6:孟良崮戰役中被解放軍俘虜的74師官兵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蔣介石在南京召開作戰檢討會議。會中黃百韜自知罪責難逃,乾脆置之死地而後生地將所有責任全都攬於己身,終獲顧祝同力保而被處以「撤職留任」。此後黃百韜率領整25師在豫東作戰立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成為風光一時的著名戰將。1948年11月22日,時任第7兵團司令官的黃百韜在碾庄與解放軍作戰時陣亡。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圖7:1948年淮海戰役中,解放軍繳獲蔣介石給黃百韜的親筆信、黃百韜的照片及胸章


或許正是因為他的死,使他在孟良崮的評價得分不少,從而將整74師覆沒的責任全都推到了李天霞的身上。


不想救卻必須救


李天霞至今仍然是一位爭議很大的人物,爭議的焦點正是他在孟良崮戰役時期的表現。那麼李天霞究竟在當時表現如何呢?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圖8:時任整編83師師長的李天霞

李天霞與張靈甫的關係非同一般。李是黃埔三期,張是黃埔四期,兩人從1937年開始即是上下級關係,他們同在王耀武麾下效力時基本上就是李天霞升一級,張靈甫即替補上位一級。照理說經過八年抗戰的洗禮,李張二人應該親密無間。然而事實上,1947年的李張二人早已水火不容,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爭奪第74軍軍長給鬧得。


長期作為王耀武左膀右臂的李天霞在抗戰時期的74軍儼然二號人物,由李接任74軍軍長似乎也已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但王耀武最終卻沒有選擇讓李天霞成為74軍軍長,而是將他外調擔任100軍軍長,承擔起吞併100軍的任務。至於74軍,則是提拔相對比較聽話的、出生雜牌的施中誠來任軍長。抗戰勝利後,施中誠卸任軍長,李天霞以為自己終於能夠成為74軍軍長了,不想中途又突然殺出個「程咬金」,他的老部下、學弟張靈甫繼了位!這麼一來,李天霞那個氣啊。昔日的親密戰友就這麼漸行漸遠了……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圖9:1946年,國民政府軍調部濟南小組在臨沂,陳毅(左二)與王耀武(左一)及美國代表合影。李天霞和張靈甫都是王耀武的老部下


1946年全國軍隊整編開始時,李天霞任整83師(原第100軍)中將師長,張靈甫任整74師(原第74軍)少將師長。兩人雖然都是整編師師長,但李是中將職,張卻是少將職,爭奪74軍軍長失敗的李天霞也只能從職級上給自己一點安慰。


整83師參與山東重點進攻之前是兩旅四團制,僅有官兵1.8萬餘人,各種火炮47門(不含迫擊炮)。但在投入進攻前,國防部新調一個三團制的整編第44旅編入該師序列,使整83師的兵力一下子達到了近3萬人,直叫各路整編師長羨慕不已,就連李天霞自己也津津樂道的宣傳整44旅的過人之處(該旅原為計劃派往日本作為佔領軍的第67師,在官兵素質武器裝備方面都屬全國陸軍的佼佼者)。


進攻開始後,身兼第1縱隊司令的李天霞率先攻佔臨沂,立下首功。但就在此時,他不知道從哪裡得到了一個「共軍有十三個縱隊集結在83師正面」的報告。李天霞未經核實,就自作主張命令部隊後撤40里。這一決定,直接讓友軍的側翼暴露出來,甚至連負責斷後的整44旅130團也落得一個全軍覆沒的結果。


當張靈甫在進攻坦埠失利準備向整25師靠攏失敗時,就只剩下由整83師一個營佔據的孟良崮可以移動了。李天霞會不會全力應援呢?張靈甫已經無暇去考慮了,因為此時他就只有這麼一條路,在14日當天下午就接過孟良崮的防務,利用整83師那個營構築起來的簡易工事堅守待援了。至於那個離開的營則向位於垛庄的團部(整19旅57團)靠攏,這個垛庄構成了連接整74師和整83師的唯一通道。


第1兵團司令官湯恩伯在接到張靈甫的報告後,判斷華東野戰軍有集中主力圍殲整74師的可能,立即命令位於整74師右後翼的整83師主力向孟良崮靠攏。李天霞確實是在第一時間就執行了命令,但他為了保存實力(或許還有想看張靈甫笑話的因素),只是命令原先的第57團出援,主力卻紋絲不動。當時誰都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小小的垛庄,註定了整74師在孟良崮覆沒的命運。

第57團是一個由新兵和原偽軍士兵重新成立起來的部隊,由這樣一個團來守垛庄,無異自掘墳墓。而對於華東野戰軍來說,佔領垛庄是圍殲整74師的關鍵所在。李天霞的這個昏著讓解放軍如願以償了。


當垛庄遭到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的凌厲攻勢後,第57團迅速潰敗,團長羅文浪被迫率領殘部向整74師靠攏。垛庄的失守,直接造成整74師主力與所屬整57旅被分割,同時也徹底斷絕了兩翼友軍與該師的聯繫。


整83師轄有三個旅七個團,孟良崮戰前,所屬整44旅130團覆沒,旅部和131團負責臨沂防務。整74師被華東野戰軍主力包圍時,擔負掩護任務的第57團又被圍在包圍圈內,所以當時李天霞所能指揮的部隊只有整19旅56團、整44旅132團和整63旅187團、189團。雖然在李天霞接到解圍命令的第二天,陸總又命令第7軍的第172師配合整83師,但是李天霞根本就指揮不動這支部隊。解圍開始前,整63旅又在馬山被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阻援部隊牢牢牽制,無法脫離戰鬥(一直到17日才擺脫),所以李天霞手頭真正能夠動用的解圍部隊就只有第56團和第132團了。


在經過一番冥思苦想之後,李天霞最終做出了一個影響他一生名譽的事情,對於這個他不想也不願意去解救的整74師,他僅僅派出了第56團的兩個營去執行解圍任務。以兩個營的兵力去突破華東野戰軍第2、第8兩個縱隊所布置的阻擊防線,明眼人都知道結果如何。


5月16日下午3時,整74師與整83師電台聯絡中斷,李天霞預感到情況不妙,終於決定把所有能調集的部隊全部投入戰鬥,但已經晚了。3個小時後,整74師全軍覆沒,李天霞的援兵直到17日下午6時才趕到孟良崮,這時他所能看到的,就只能是遍地的殘骸了。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圖10:1947年,孟良崮戰役華野繳獲的整 74 師武器


5月26日,李天霞在臨沂師部被逮捕並押送南京候審。幸運的是,他得到了老長官俞濟時和同僚周志道等人的力保,僅被處以「撤職查辦」的處罰,隨後派到第1綏靖區作為附員服務。1967年2月11日,李天霞因病在台北去世。


本文收發於《國家人文歷史》2017年第10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軍事 的精彩文章:

你現在的生活還離得開網路嗎,但真正的網路攻擊毀傷超你想像
紅線黃線選哪個?真實的拆彈有這麼刺激嗎?
74師被全殲是因為張靈甫指揮失誤嗎?
國產航母系列之六:國產航母能幹什麼
軍統在抗戰中之五:軍統的密碼戰爭

TAG:深度軍事 |

您可能感興趣

蒙古國海軍實力如何?
殲20號稱中國空軍靈魂,為何如此重要?國防實力或再創輝煌
二戰期間各強國的海軍實力排名如何?
實力堪比日軍, 作戰竟不敵鳥槍, 中國首支坦克部隊為何成侵華先鋒
「虎嘯軍師」吳秀波,變「決戰軍師」為《演員的誕生》決賽實力坐鎮!
20萬買不回一顆赤子心,中國火箭軍兵王現身,用實力保衛祖國
希姆萊希望展現實力的黨衛軍骷髏師被英法暴打 88炮成救場神器
中國陸軍單兵和團戰實力世界第一!
張學良為保存實力無視抵抗命令,日軍兵不血刃佔領錦州
故布疑陣隱藏實力還是傷兵滿營無力再戰 臨近季後賽衛冕冠軍勇士隊實力成迷
三員大將加盟中國海軍,中國海軍如今實力驚人!是國人的驕傲!
永久中立國——瑞士的軍事實力到底如何?
這支不同國籍人員組成的「雜牌軍」,實力為何讓美軍都「膽寒」?
阿富汗美軍休養生息,伊斯蘭國實力大增,政府軍和塔利班含淚作戰
勵志打造海軍強國!沙特海軍實力到底如何?真相令人震驚
三國中魏國實力最強,為何總是處於防守態勢
二戰被誇大的「關東軍」,70萬人的部隊,實力其實一般
美軍巨資升級兩棲攻擊艦,支援作戰實力提升,中國海軍仍需努力
我國海軍實力,航母戰鬥群vs海嘯,人類可以抵禦大自然的力量嗎?
在航海王中革命軍實力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