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娃的營養問題,父母怎麼操心都不夠
今天是「中國學生營養日」。學生娃們的營養問題,真是讓父母操碎了心。以下這7大問題,身為父母的你,是否操心過?來看看專家的專業解答吧。
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 趙勇(副教授) 吳慧
問題1:孩子太瘦,但他怎麼吃也吃不胖,怎麼辦?
解答:首先,請確定孩子真的瘦嗎?有些孩子的體重已經達標,甚至有點超重,可家長仍擔心孩子太瘦。
如果孩子不存在消瘦問題,那麼,在營養過剩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怎麼吃也吃不胖」是件好事。WHO(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肥胖是一種疾病,所以「吃胖」不是我們的目標,而是要達到適宜體重。
如果孩子確實偏瘦,則應考慮以下問題。
一是攝入量是否足夠。7~18歲的青少年對能量的需求最旺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這三種宏量營養素在這一階段的需要量也最大,特別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雖然家長認為孩子怎麼吃都不胖,但還是需要一一檢查他們的飲食情況,以確保是否真的攝入足夠的營養。青少年每天需要攝入的食物種類包括主食類(穀類、薯類、雜豆)、肉類、魚蝦類、雞蛋、牛奶或酸奶、蔬菜、水果,攝入量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多。
二是食物的種類是否正確。如今,加工食品琳琅滿目,特別吸引孩子的目光,可大部分為追求口感,都會添加過多糖、鹽及食品添加劑。對於生長發育中的孩子來說,如果攝入過多加工食品,易導致胃口不佳、生長發育遲緩、過瘦或過胖等問題。不僅如此,加工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營養素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加工越精細,營養素損失越多。生長發育期的孩子,由於單位重量的營養素需求量大於成人,所以更應攝入營養密度高的天然食物,例如雞蛋、瘦肉等。
三是運動量是否足夠。運動是促進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的因素,缺乏運動會導致與生長發育相關營養素的吸收率下降,也會影響骨骼生長和肌肉合成,從而使身體過於瘦弱。相反,孩子運動量過大,也要適當增加進餐量,以免消耗過多能量而偏瘦。
四是身體是否存在疾病。如果以上幾項都達標,孩子依然消瘦,家長應帶其去醫院做身體檢查,查看消化系統有無疾病、激素分泌有無異樣等,因為這些身體上的問題也可能導致過於瘦弱的體型。
問題2:男孩和女孩的營養各有側重嗎,各應多補充哪些營養素?
解答:總體而言,處於青少年時期的男孩,能量需求大於該時期的女孩。從14歲開始,男孩每天需要的能量比女孩多2093千焦(500千卡,約等於4碗米飯的能量)。在營養素需要量上,男孩和女孩大體相同。女孩對鐵的需求量略大於男孩,男孩對鋅、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的需求量略大於女孩。
男孩和女孩的飲食都應注意以下幾點:
攝入適量瘦肉,如牛、豬、羊的瘦肉,每周吃一次動物血或動物肝臟,以保證鐵、鋅、蛋白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的足量攝入;
每周吃一次貝類海產品,以保證鋅的足量攝入;
每天吃一點堅果,以攝入豐富的維生素E、鋅等營養素;
主食要粗細搭配,1/3用粗糧和薯類代替,以保證B族維生素的充足攝入;
每天吃足量且顏色豐富的蔬菜;
每天吃足量水果,且經常變換水果的種類。
問題3:孩子晚上做功課到很晚,我可以適當給他睡前加一餐嗎,宜選什麼食物較好?
解答:可以在睡前適當加餐,加餐的食物應易於消化,一般可用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牛奶、芝麻糊、玉米糊、稀飯等。
當然,攝入量最好不要太多,且能與全天食物攝入量相配合。
問題4:多給孩子煲湯補身子,好不好?不過孩子喝湯後主食就吃不下了,矛盾!
解答:如果給孩子喝湯而影響其攝入主食,就不要給他喝湯了,或讓他選擇在飯後喝一小碗湯。
喝湯並不能完全達到「補身子」的效果。湯里最多的是水,其次是溶於水中的脂肪酸及少量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與湯中的食材相比,湯的營養素並不多。所以,還是讓孩子吃湯里燉的肉和菜較好。如果所煲之湯較油膩,還易使孩子因攝入過多脂肪而埋下肥胖隱患。
問題5:女兒正讀高中,嚷嚷要減肥,晚上不吃主食,怎麼辦?
解答:無論你的女兒是否需要減肥,晚上不吃主食都有損身體健康。主食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是大腦供能的唯一食物來源。正讀高中的學生,學業繁重,每天用腦量大,如大腦缺乏能量,會導致記憶力減退,從而降低學習效率。此外,在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的情況下,身體會分解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來供能,而蛋白質分解供能很不「經濟」。
如果你的女兒確實因體重超重而需要減肥,一定要教導她採取科學的方式:調整膳食結構,攝入營養素豐富且能量低的食物,如燕麥、小米、薯類、大豆、蔬菜等,從而達到控制攝入總能量的目的,當然還要輔以運動。
問題6:學校的午餐太難吃,孩子老是倒掉,吃自己帶的麵包、水果,怎麼辦?
解答:青少年兒童,每一餐都需要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鈣、鐵、鋅、維生素等營養素。麵包只提供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水果提供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無法滿足一頓中餐的營養需求。
家長應勸說孩子不挑食,儘可能適應學校的午餐。如果學校的午餐存在營養搭配問題,可以讓孩子帶飯菜去學校吃,同時帶一些牛奶、水果以及可以生吃的蔬菜、堅果,以適當彌補飲食不足的情況。
問題7:孩子在「躥個兒」階段,要不要給他補點鈣片、蛋白粉?
解答: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由於身高不斷增長,對鈣、鎂和蛋白質的需求量較大,如果攝入不足會直接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不過,孩子長高不僅需要鈣、鎂和蛋白質,還需要其他營養素協同發揮作用。所以,我們更建議家長在孩子的膳食上多下功夫,讓其營養均衡。
日常攝入的食物不僅營養豐富,營養素的含量與配比也適宜,是單一的營養補充劑無法相比的。例如,膳食中奶類及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小魚小蝦、黑芝麻醬、深綠色蔬菜等可以提供鈣,瘦肉、雞蛋、牛奶、魚和大豆等可以提供蛋白質。只有讓孩子的一日三餐(部分加餐)吃夠量、吃對種類,讓其堅持每天戶外運動,才能保證生長發育不受影響。
如果孩子無法從一日三餐中攝入足夠的鈣和蛋白質,可以服用營養補充劑。不過,在給孩子服用營養補充劑前,應先請專業營養師做營養評價,評估孩子是否存在營養問題,再按評估結果進行針對性的補充。還需注意,過量攝入某一種營養補充劑可能會產生副作用,還易導致其他營養素缺乏,因此切不可盲目補充。
點擊雜誌封面,購買《大眾醫學》新刊或過刊
微信號:popularmedicine
快速關註:點擊題目下方小字「大眾醫學」


※它被營養學家稱為增智菇,媲美牛奶和核桃,價格卻便宜一半多!
※它是人人能吃的補品,營養勝燕窩!
※美好的周末從10分鐘營養早餐開始
※豆汁有營養 孕媽媽能不能喝
※羅非魚的營養價值大盤點
TAG:營養 |
※孩子不和你親,做父母的就要當心了
※啰嗦的父母,為什麼養不好孩子
※操心的媽,難養的娃,當父母怎麼這麼難!
※心窮的父母,為什麼撐不起孩子的未來
※你不努力拿什麼養你的父母
※當孩子不想上學,父母尤其要警惕的一種兒童心理模式
※你養蛙的心情,就是你父母寒假養你的心情
※不懂孩子內心的父母,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孩子不想上學咋辦?父母尤其要警惕的一種兒童心理模式
※孩子學習努力仍學不好?這時父母的引導很重要!
※決不允許養狗的那些父母,最後都怎樣了?孩子:恨不得自己變狗
※不逼孩子學習的父母就是明智的父母嗎?
※父母感情不和,孩子也在買單,可別做坑娃的事兒了
※不經歷一把屎一把尿,你養只蛙就能明白父母心?
※做父母,也要不斷學習
※自己的父母,你不心疼誰來疼?
※「抓狂的媽媽、疏離的老公」——孩子不去上學,是父母的問題嗎?
※父母不開心,孩子的事業就很難順利
※孩子不會咀嚼怎麼辦,其實並不可怕但作為父母一定要上心!
※不經常給嬰幼兒洗澡,算不上合格的父母!看完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