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新型武装直升机首飞!揭开面纱后国人都兴奋了
本月18号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我国新型武装直升机武直19E的首飞,首飞场地在哈尔滨。该型武直携带了八枚空地导弹和一个18发57毫米火箭巢,同时还携带一个外挂机炮吊舱,携带了上述武器后,离地升空,之后开始了低空机动能力测试,侧飞,定点盘旋,前后左右机动,爬升,俯冲,都表现得很完美。此次首飞圆满成功。
这次首飞的武直19E是我国首次针对外贸设计出来的首款专用武直,此次试飞的成功也代表着我们在世界轻型专用武直市场上有了自己的地位,那么武直19到底走过了多少的历程呢,它又和我们自己装备的武直19有什么区别呢?相信看到这条新闻的军迷朋友一定都会兴奋非常,让我们一一揭开它的面纱。
武直19是以我国轻型直升机直9W的基础上同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主研发而来的,在设计上保留了直9W的优秀设计,比如四叶旋翼部分的设计,涵道式尾桨等,同时又有创新,比如串列式座舱布局,新型复合材料旋翼,新型武器挂架等。
那么新型的改进对战力有着怎样的提升呢?首先增加了挂载武器,增强了火力。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可达4吨以上,是一款优秀的轻型专用武装直升机,具备体积小巧,灵活度高,火力强大的特点,同时还具备全天候,复杂现场环境下对地攻击火力支援和对空作战的能力。挂架可以挂载八枚空地导弹,和两个18发57毫米火箭巢,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射出多发火箭弹,对敌形成强悍的火力覆盖,同时对敌装甲目标顽固地堡工事可以精确定点清除,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和支援。在防护方面机身部分加装轻装甲,可以抵御12.7毫米机枪的射击,驾驶舱也进行了防护可以抵御12.7毫米的机枪射击,同时在驾驶员位置还安装了防弹板,可以进一步提高防御能力。油箱部位进行了抗坠毁自密封处理。在电子设备方面加装了多种传感器和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对战场的信息收集能力进一步加强,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原本我国并没有专用的武直,缺乏空中火力支援,上世纪80年代从法国引进了小羚羊直升机,我们做了相应的改装,加装了武器,兼职做武直。但是随着武器的发展,小羚羊的性能也不能满足需要了,急需另一款直升机替代,而后,又像法国协商引进新型直升机——海豚直升机(同时引进专利),它也就是后来的直九,海豚直升机在当时性能很先进,用了很多新型技术,包括复合材料旋翼等等技术,它的引进对中国的直升机研发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当时中国技术有限,并不能完全自主生产,直至后来技术成熟之后,才大批量生产出来。由于部队的需要,在直9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武装直升机型号——直9W。
直9W可以挂载八枚空地导弹(天燕空空导弹)或者挂载火箭巢,在当时它的出现终于填补我们没有武装直升机的空白,当然了它只是兼职,因为作为武装直升机它并没有进行隐身设计,比如隐藏发动机口的红外特征,也没有进行重点防护,驾驶舱并列布置不适合作战等。不过在缺少武直的那个年代来说,它依然是好东西。直至后来的第一款专用武直——武直10的出现,中国才有了第一款专用武直,武直10的各项性能都远超武直9,是一款优秀的中型组装直升机。有了武直10,但是因为发动机的动力问题,武直10没法加装更厚的装甲防御,也没有办法像阿帕奇那样加装毫米波雷达,同时由于新时代陆军对武直的庞大需求,所以催生了武直19,形成了高低搭配,在现有的技术上做出改进,加紧生产迅速装备部队,直至现在已经基本装备我国各陆航部队。
武直19E的首飞代表了我国在世界武直市场有了一席之地,通过小巧灵活高性价比一定会打开国际市场,走出世界。而对于我国空中力量的发展也有着深渊的影响,在未来国产重型武装直升机还未出世之前,武直19和武直10的搭配会一直是我国低空的保护伞。
作者:利刃/木子双月


※中國一新型武裝直升機首飛!揭開面紗後國人都興奮了
※中國空軍一能力獲重大突破,能力將因此而直線上升!
※中國戰機數量全球已第二,老式戰機數量讓人意想不到!
※原子彈爆炸相當於幾十萬TNT當量,威力是有多大啊!
※中國用夢幻武器來構築銅牆鐵壁,一旦實現將顛覆想像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