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體現皇帝威嚴的袞冕,逐漸被唐宋明等皇帝拋棄了嗎?

體現皇帝威嚴的袞冕,逐漸被唐宋明等皇帝拋棄了嗎?

隋唐時期,南北統一,疆域遼闊,經濟發達中外交流頻繁,體現出唐朝政權的鞏固與強大。在服裝服飾上也達到空前繁盛時期。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儉樸,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經過20來年的休養生息,經濟有了很大的恢復。到了隋煬帝即位,崇尚奢華鋪張,為了宣揚皇帝的威嚴,恢復了秦漢章服制度。南北朝時期將冕服十二章紋樣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幟上,改成九章。隋煬帝又將其放回冕服上,也改成九章。將日、月分列兩肩,星辰列於後背,從此「肩挑日月,背負星辰」就成為歷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隋唐時期的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著圓領袍、衫,上自皇帝下至雜役都可穿著,為當時的常服。

宋朝皇帝服飾,有裘冕、袞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及御閱服等。此外,隋唐時期的襆頭,發展到宋代,已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會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襆頭襆頭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顯的不同。從圖像反映看,作官宦形象多用直腳,僕從、公差或身份低下的樂人,多用交腳或局(曲)腳。衫袍,赭黃、淡黃袍衫、玉裝紅束帶,皂文靴,大宴服之。

明朝從蒙古貴族手中奪取政權,對整頓和恢復禮儀非常重視。廢棄了元朝的服制,並根據漢族人民的習俗,將服飾制度重新規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禮服。明太祖認為古代五冕之禮太繁,決定「祭天地、宗廟,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絳紗袍。余不用。」明代皇帝冕,前圓後方,前後各十二旒。

明代皇帝的常服,服裝以黃色的綾羅,上綉龍、翟紋及十二章紋。龍的圖案從上古發展到明代,精力了無數次的變化。總的看來,先秦的龍紋,形象比較質樸粗獷,大部分沒有肢爪,近似爬蟲類動物。秦漢時期的龍紋,多呈獸形,肢爪齊全,但無鱗甲,常繪成行走狀,給人以虛無縹緲的感覺。明代的龍,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局部特徵,頭如牛頭、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蝦眼、鼻如獅鼻、嘴如驢嘴、耳如貓耳、爪如鷹爪、尾如魚尾等等。在圖案的構造和組織上也很有特色,除傳統的行龍、雲龍之外,還有團龍、正龍、坐龍、升龍、降龍等名目。但是最後逐漸被簡裝的帝服所代替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為何在當了皇帝之後,卻對和尚尼姑極為嚴苛?
康熙皇帝為何是清朝最糟糕的皇帝?
既會做皇帝,又不會做皇帝的唐明皇李隆基
「皇帝—俘虜—囚犯—皇帝」傳奇經歷的明朝皇帝是誰?
隋朝宮斗,皇后竟殺了皇帝的寵妃,皇帝卻不能說什麼
讓拿破崙五體投地的中國皇帝,既不是秦皇漢武,也不是唐宗宋祖
王莽為何被稱為穿越皇帝?
大清王朝的歷史中,皇帝的皇子阿哥們的封號都有哪些?
她貴為皇后,敢給皇帝戴綠帽,堪稱皇宮中的潘金蓮
孫權稱帝時,追封父親孫堅為皇帝,為何卻不追封哥哥孫策為皇帝?
同是《鳳囚凰》皇帝,劉宋皇帝兇殘暴虐,大魏皇帝一心向佛
創造了仁宣之治的明朝皇帝 為何被黑成蟋蟀皇帝
甄嬛傳:端妃曾想為皇帝侍寢,還曾哀求皇帝,可皇帝為何拒絕?
古代的那些皇帝為什麼不去挖掘前朝皇帝的陵墓?
葉兆言:殺了六個皇帝的劉裕,自己也當了皇帝
大臣和皇帝賭氣,讓皇帝誅自己十族,沒想到皇帝真答應了
失落:皇帝的王朝
歷史上唯一神秘消失的皇帝是誰?他也是讓王爺奪權逼迫退位的皇帝
騎士沒落了?但皇帝永遠是皇帝!
最荒唐的王朝,滿朝文武除了皇帝竟然全是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