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台灣「國史館」與《新清史》

台灣「國史館」與《新清史》

台灣「國史館」與《新清史》



台灣地方當局有一個頗為神秘的機構,稱為「國史館」。近年來,該館也在進行清史纂修工作,其成果被命名為《新清史》。

一、台灣「國史館」的前身及沿革


民國初年,北洋政府雖建立國史館,但幾度廢弛,無甚成績可言。1927年9月,執政的張作霖恢復該館,並聘請清史館總纂柯劭忞(mín)、王樹枏(nán)分任館長和總纂,編纂出若干篇列傳。次年6月,國民革命軍北伐進入北京,國史館被解散。據說國民政府曾派專員接收該館資料,但這些史稿就此消失,是在抗戰南京陷落時被毀還是當初並未南運,由於缺乏記載無從查考,仍是歷史之謎。


南京國民政府起初沒有設置國史館,而由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負責相關史料的搜集和保存。1934年,邵元沖等建議重設國史館。1939年1月,國民政府決定設立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由張繼負責。1946年11月,國民政府公布《國史館組織條例》,次年1月該館在南京成立。館長張繼去世後,1948年6月,蔣介石任命戴季陶為館長,但因病未能就職。1949年4月,代總統李宗仁任命居正為館長。此時國民黨統治已搖搖欲墜,其黨史會由廣東遷往台灣,國史館則按照李宗仁的要求遷往桂林,又轉往重慶。四川解放後,其全部史料及工作人員均為新中國接收。


1950年1月,台灣地方當局決定由國民黨黨史會兼理「國史館」。1957年6月,蔣介石任命羅家倫為館長籌備復館。1958年1月該館開始在台辦公,羅家倫主持館務12年,編纂工作集中於「開國實錄」與「抗戰實錄」兩大計劃。1969年2月,蔣介石派其「國策顧問」黃季陸接任館長,但他對作為其「總統府」直屬機構的該館工作並不十分在意,在台復館二十年間,他僅在臨終前聽取過「國史館」唯一一次工作彙報。

二、台灣「國史館」的場館、經費和編製


該館曾長期棲身於台灣地方當局行政院院內,場地逼仄,漸至無處存放史料。黃季陸主持遷館至台北近郊的青潭,使該館有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同時,他爭取增加經費和員額,開始編寫《中華民國史事紀要》。1969年底,該館與國民黨黨史會合作成立了「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由於地處郊外,為了減少各地學者查閱史料往來奔波之苦,該館還專門修建了兩處招待所。


據統計,該館1958年的預算約為新台幣86萬元,自1958至1979年二十二年間全部經費合計約新台幣1億元,逐年呈遞增趨勢。期間機構設置為:館長、副館長以下,分設主任秘書與史料處、征校處、總務處及主計室、人事室。史料處下設檔案科、圖書科,征校處下設時政科、實錄科、徵集科、校對科,總務處下設文牘科、庶務科。


該館總編製員額為174個,其中纂修、協修、助修等專業人員有75個編製。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該館實際工作人員約有四十人,其中占修史人員職位者有二十人,但這二十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還是以所兼行政工作為主。由於缺乏修史人才,該館曾請台灣地方當局考試院在高考中增列史料編纂人員一科,並錄用了部分合格者。


三、台灣「國史館」與清史纂修

該館的前身本為纂修中華民國史而設,卻早與清史結下了不解之緣。抗戰時國史館尚在籌備,即將徵集清代史料列為重要職責。1947年還曾聘請顧問、組成小組,商討修訂《清史稿》。


1960年起,台灣地方當局「國防研究院」用一年時間對《清史稿》稍加修訂,刊行了台灣版《清史》。由於倉促成書,該書脫漏錯誤極多。島內輿論沸騰,要求重修清史,地方當局便將此事交由「國史館」負責。


該館認為台灣所存史料不足,無力重修,決定將《清史稿》加以校注,以供參考。由於缺乏清史人才,「國史館」與台北故宮博物院合作,工作人員自院方遴選,費用則由館方負擔。校注工作於1978年開始,1991年完成後以「國史館」名義出版了《〈清史稿〉校注》一書。在此基礎上,學者錢穆等人建議,僅僅進行校注「雖成績可觀,於重要義例仍無法糾正,參照引用亦有不便,故不若再進一步,仿《明史稿》例,進行整修定本清史之工作。」


為此,該館發布《整修定本清史工作綱要》,宣布自1990年中開始, 將以「正其義例、勘其謬誤、補其闕漏」為原則,對《清史稿》的重大疏漏進行改正補充。修成定本後,應「報舉總統府核定」,明令頒布為「第二十六部正史」。


整修定本工作原定三年為限,但未能如期完成。1997年,該館副館長朱重聖第一次對外就這項已經進行七年的工作作出解釋:「整修清史工作以電腦全程掌控,所有史稿經過兩次以上勘正審查,經核定後定名為《新清史》,暫不出版,但以資訊網路方式提供各界參研,並徵詢意見,以俟將來能進一步整修。」這段說明透露出幾個重要信息:一是該書定名為《新清史》,以與台灣版《清史》相區別;二是該書整修由電腦掌控,修史進入了信息化階段;三是該書在出版前將上網向各界徵求意見。

《新清史》的規模原定為六百卷,一千萬字,經過該館20年來的工作,現在能夠看到的成果有歷朝《本紀》和《地理志》、《禮志》、《樂志》。僅就筆者較為熟悉的本紀部分而言,其中優點很多。該書根據《校注》的研究成果,對《清史稿》逐字逐句進行修改,對諸多錯誤進行了訂正,並補充了大量史事。筆者對部分章節逐字對校,發現其中修改用力頗深,遠非台灣版《清史》的草率照搬可比。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該書匡正史實的態度較為嚴謹,如《宣統皇帝本紀》末尾,辛亥革命後裕隆太后宣布清帝退位的懿旨第一句,《清史稿》記載為「前因民軍起義」,《新清史》改為「前因民軍起事」。筆者查考了該懿旨的文物圖片,所用確實是較為中性的「起事」一詞,而非含有褒揚之意的「起義」。《清史稿》的作者在此處進行了修飾,而《新清史》做到了據實直書。


但細看之下,其中的問題也不少,如詳略不當、未能劃一等。限於篇幅,僅舉一例說明:滿語中「和碩」(意為一方)一詞固然重要,和碩親王、和碩貝勒方為全稱,但《新清史》在人名和官爵問題的處理上太過拘泥,在太宗、世祖本紀中凡是涉及人名必加官爵全稱,可謂是通篇皆「和碩」,如多爾袞必稱「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多鐸必稱「和碩豫親王多鐸」,甚至在一段中間出現也是全稱,阻滯文氣不說,還無謂地增加了篇幅。這點上《清史稿》僅在授爵時加「和碩」,其餘有時簡稱「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有時直呼其名,雖然體例不純,也比其通達。鄙意《新清史》應該刪繁就簡,而非另生枝節。這個問題似乎是電腦統一修改造成,否則經人一讀,即可見其繁冗之弊。而且該書即按均加「和碩」例,也尚有遺漏,如《世祖本紀》中「丁巳,以睿親王多爾袞功最高,命禮部建碑紀績。」一句,卻未加「和碩」,似乎改完後並未用電腦排查。


另外,該書凡例第一條中稱,對論贊「應慎重修改,必要時重行撰寫」,但就筆者所見,目前僅僅是把《清史稿》本紀部分的論贊刪除了事,並未重撰,造成得失不清,觀點不明,極大地削弱了紀傳體史書的鏡鑒作用。


《新清史》的著眼點在於整修《清史稿》,故在體裁體例方面缺乏創新,仍採用文言文,沿襲紀傳體,由此傳統史書的諸多弊病也一仍其舊,甚至更加生髮,可謂先天不足。同時,《新清史》在信息化修史上進行了嘗試,其結果告訴我們:一方面,在史例未能精善的情況下,過度依賴人工智慧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電腦可以做好的工作應該徹底交給電腦。綜上所述,該書的稿本尚不能令人滿意,還大有進一步整修的必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清帝遜位與民國初年統治合法性的闕失
中華民國成立前後的中國社會——日本駐華領事之觀察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台灣《故宮經典文物郵票》
蔡英文稱兩岸效仿朝韓溝通 國台辦:台灣問題純屬中國的內政
中國台灣《中國書法藝術郵票》
中國台灣《清代刺繡郵票》
歷史課綱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台灣當局要重現「大東亞共榮圈」?
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發文紀念九一八 嘆台灣人史觀扭曲
台新黨主席:蔡英文太依賴美國 將台灣推向戰爭
台灣石頭出版社美術史書籍精選
《心愿筆記》——台灣新北市
台灣《文化研究》學術期刊簡介
銘記歷史:日軍侵犯中國台灣
美大學申請表新增「中國台灣省」 與「台灣」同列
中國傳統武術在台灣
台灣新媒體專家解讀網紅髮展史:社交視頻 大陸
中國台灣男導演、作詞人:方文山
台灣「歷史博物館」整修,將發展中華文化
中國台灣海邊岩石
中國網軍入侵台灣臉書社團洗版! 海外台灣人用「注音文」聯手抗敵
港媒:美國下一步會在南海和台灣問題做文章
二季度亞洲四小龍: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經濟增速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