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2017年5月19日,伊朗第12屆總統選舉正式開始投票。當地時間5月20日凌晨3:38,伊朗新聞電台Press TV報道,伊朗內政部公布了總統大選初步計票結果,現任總統魯哈尼票數過半,已確定連任。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伊朗內政部公布初步計票結果

來源:Press TV

伊朗總統大選

根據伊朗內政部的消息,本次投票總數為40,076,729,其中38,914,470張票為有效票數。初步計票結果顯示,溫和改革派候選人、現任總統魯哈尼得票數為 22,796,468票,超過一半,處於領先位置。強硬保守派候選人萊希獲得15,452,194 張選票,另外兩名總統候選人米爾薩里姆和哈希米 塔巴分別獲得455,211張選票和210,597張選票。

此次投票原定在當地時間19日晚上6點結束,但由於參與投票的選民人數眾多,投票時間延長三次,最終在當地時間20日零點正式結束。本屆大選伊朗全境分布有63000多個投票站,有投票資格的選民約為5641萬,4000萬選民完成了投票,投票率達約70%。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魯哈尼

來源:The Atlantic

此前,伊朗當地媒體曾報道,在伊朗,溫和改革派和強硬保守派的堅定支持者人數分別約為1500萬和1000萬左右,另外的3000萬選民屬「搖擺選民」。「搖擺選民」的高投票率對魯哈尼的獲勝是有利的。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排著長隊等待投票的伊朗選民

來源:EPA

根據伊朗憲法規定,伊朗總統大選每四年舉行一次,總統候選人須擁有伊朗國籍,年齡在18周歲以上,信奉伊斯蘭教,遵守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法律及原則,並擁有一定的政治和宗教背景。

伊朗總統選舉得票超過50%的候選人當選總統,若候選人得票率均未超過50%,則將進行第二輪決勝選舉,簡單多數獲勝,勝出者須經憲法監護委員會認可,還須得到最高領袖的任命。伊朗總統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可連任一屆。自1985年以來,伊朗的歷任總統都獲得了連任。在2013年的大選中,現任總統魯哈尼以50.3%的支持率在第一輪中勝出。

此次大選共有6位候選人通過了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Guardian Council)的資格審查,競選進行到後期,德黑蘭市長卡利巴夫和副總統賈漢吉里兩名候選人退選。剩下的4名候選人分別是現任總統哈桑?魯哈尼、強硬保守派宗教人士易卜拉欣?萊希、前總統顧問穆斯塔法?米爾薩利姆以及前副總統穆斯塔法?哈希米?塔巴。

現任總統、溫和改革派候選人魯哈尼與強硬保守派候選人萊希一度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獲勝的兩位競爭對手,儘管剩下的另外兩名候選人未曾宣布過退選,但兩人的影響力較為有限。

保守派的卡利巴夫曾參加過2005和2013年的總統競選,但均落敗,他的退選為魯哈尼與萊希的正面對決鋪平了道路。改革派的賈汗吉里退選為魯哈尼創造了有利條件,他退選後積極呼籲選民支持魯哈尼,而強硬保守派的萊希被認為是此次大選中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青睞的候選人,他也被稱為「中東的特朗普」。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2017年5月德黑蘭市長卡利巴夫退選後魯哈尼、萊希、卡利巴夫的支持率(魯哈尼最高)

來源:CNBC

現年56歲的萊希擁有強大的宗教勢力支持,他本人是戰鬥教士聯盟的伊瑪目,並在2016年被哈梅內伊任命為伊馬姆 禮薩慈善基金會主管,曾在司法部任職。據美聯社報道,該基金會負責管理伊朗大量的企業和基金會聯合體。今年年初,萊希以2147票贏得伊朗最大保守派政治勢力伊斯蘭革命力量聯盟的內部選舉,成為保守派候選人的「後起之秀」。

萊希的執政思路主要是消除貧困、打擊腐敗,拉票對象是伊朗的低收入群體。哈梅內伊曾稱讚萊希「值得信任、經驗豐富」,這令不少人曾猜想他可能會成為哈梅內伊的接班人。此外,萊希的黑頭纏所代表的聖裔身份也為其贏得了不少傳統主義者的支持。

溫和改革派VS強硬保守派

可以說,此次大選既關乎伊朗未來的路線(溫和變革vs重回保守),也關乎未來最高精神領袖的人選問題。作為伊朗的最高領袖,現年78歲的哈梅內伊在1989年繼承前最高精神領袖霍梅尼時曾擔任過兩屆總統(1981-1985年、1985-1989年),儘管他與日常的政治事務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仍保留著「干預和理順」錯誤政策或決定的權利。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哈梅內伊在本次大選中投下自己的一票

來源:AFP

據英國《經濟學人》報道,哈梅內伊在公開演講中曾多次抨擊魯哈尼執政期間不顧及社會的貧困問題、與伊朗的舊敵美國修好等問題。與此同時,他也積極幫助自己的「門徒」萊希爭取支持,並且對萊希挪用伊馬姆·禮薩慈善基金會資金用於競選活動置若罔聞。

具體而言,此次大選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現任總統魯哈尼執政四年來的經濟表現、政策傾向、伊核協議的實際效果的投票。現年69歲的魯哈尼以溫和務實著稱,他在2013年的總統競選中就以承諾結束伊朗在國際上的孤立狀態、創造更自由的社會而贏得選民支持。

在國內政策方面,魯哈尼主張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發展私營部門,逐步降低對石油的依賴,保障公民權利,釋放政治犯等。

在對外政策方面,他沿襲了前總統哈塔米和拉夫桑賈尼的主張,注重改善對外關係,緩和外界對伊朗的制裁,但強調不會放棄核權利,與國際社會建立「建設性互動」,奉行和解與和平的外交政策。例如在葉門問題上,魯哈尼一貫主張通過政治方式解決,他認為沙特的空襲無法緩和衝突,只會造成更大規模的平民傷亡和社會災難。

在他的努力下,伊朗與國際社會重啟核談判,並於2015年7月達成歷史性的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然而,特朗普上台伊始就推出了「禁穆令」,將伊朗列入黑名單,美國與伊朗的緊張關係隨之加劇,特朗普更是將伊核協議形容為「最糟糕」的協議、「徹頭徹尾的災難」,並威脅將之「撕毀」。

儘管特朗普的言論火藥味十足,但美國真正退出伊核協議的可能性目前來看不太大,而且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也無重新談判的意願。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特朗普抨擊伊朗核協議是「徹頭徹尾的災難」

來源:Iran Review

不過,美國政府於5月17日宣布,美國仍決定維持該協議,停止對有關伊核問題上的制裁,這對魯哈尼無疑是個好消息。但保守派認為伊朗並未從伊核協議上獲得什麼實際的惠益,認為美國隨時可能會撕毀這一協議。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今年4月表示,伊核協議的失敗之處在於它並未對伊朗核計劃以外的「嚴重威脅」加以遏制,協議並未達到伊朗無核的目標,只是拖延了時間而已。

在魯哈尼四年的執政生涯中,其最大的政績莫過於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然而,保守派的外交政策則是在哈梅內伊提出的「反抗經濟」(Resistance Economy)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即實現國家經濟的全面自主,通過與非西方國家的貿易主動解除西方經濟制裁的壓力,而不是以交換國家核力量為代價解除制裁。

實際上,儘管聯合國安理會在2015年通過了伊核決議,有條件地取消了對伊制裁,這包括歐美和聯合國對伊朗石油出口禁運、海外資金凍結、禁止伊朗使用全球銀行和支付系統等方面的制裁,但美國對伊朗的一些單方面制裁在相當程度上仍阻礙著伊朗的經濟發展,例如,禁止伊朗使用美元結算、禁止伊朗接入美國銀行系統、禁止一些國際性銀行以美元資助伊朗的相關項目。

一些國際油氣公司在伊朗的實際投資也會考慮如若違反美國相關制裁(人權、支持恐怖主義組織等相關制裁)而須承受的高額罰金。伊核協議生效後,美國曾以賠償在據稱與伊朗相關的恐怖襲擊中罹難者家屬為名義單方面沒收了伊朗被凍結的20億美元海外資產。

伊朗被制裁前後的經濟狀況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西方和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解除前,伊朗經濟增長大幅萎縮,2012年萎縮6.6%,2013年萎縮1.9%,2014年GDP增長率也僅為1.5%。此外,伊朗國內通貨膨脹高企,原油出口大幅下跌,外交形勢極為不利。自魯哈尼2013年上台以來,伊朗的通脹率從40.4%降至9.2%,這是25年來首次實現個位數的通脹率。

據《金融時報》2016年6月底發布的數據,自製裁解除以來,伊朗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量的排名由中東地區14個國家中的第12名上升為第三名,僅次於沙特和阿聯酋,其吸引外資額佔中東地區總額的比重由1.6%上升為11.%,在石油出口方面也已恢復到制裁前80%的水平。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2007-2017年伊朗名義GDP增長情況

來源:IMF

2016年3-9月,伊朗經濟同比增長7.4%,是自2002年以來經濟增長最快的半年,石油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作為OPEC第三大石油生產國,目前其原油日產量接近400萬桶,幾乎達到了制裁前的最高水平。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2015-2016年伊朗的石油日產能(單位:百萬桶/日)

來源:OPEC

據OPEC的最新統計,2017年5月,伊朗的石油產量保持了穩步增長,相較委內瑞拉、奈及利亞、利比亞等OPEC產油國而言,伊朗的產量是最高的。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2017年5月OPEC四國石油產量

(藍色伊朗、橙色委內瑞拉、綠色奈及利亞、紅色利比亞,單位:千桶/日)

來源:OPEC

不過,5月25日將迎來第172屆OPEC石油大會,成員國將繼續討論減產問題。作為OPEC三大石油巨頭的沙特、伊拉克和伊朗對國際油價的影響不可小覷。2016年底,OPEC決議減產成功的消息促使國際油價由43美元升至55美元,而2016年年中,OPEC決議減產失敗又刺激國際油價由50美元跌至40美元下方。

不過,目前國際油價的低位徘徊又影響了伊朗的石油出口收益。伊朗與其他OPEC國家在減產決議方面存在一些分歧,例如伊朗石油副部長曾在今年2月表示:「伊朗不是油價低迷的始作俑者,伊朗不打算在石油生產方面再次進行自我制裁,我們可能會考慮暫緩生產,但前提是伊朗的原油日產量能夠達到400萬桶。」

油價的低迷也促使伊朗政府進一步推進經濟的多元化,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度。伊朗在這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績。過去石油收入一度占伊朗國家財政收入的60%左右,現已降至約25%。目前,伊朗的石油貿易收入佔GDP的比例也從40%降至20%。今年3月,伊朗的非石油貿易實現了自1979年以來的首次盈餘。

然而,一枚硬幣總有兩面。魯哈尼在伊核協議簽署後曾承諾吸引500億美元的外資,目前看來,收效甚微。如無充分的資金支持,魯哈尼的改革計劃也只能是一張藍圖。再者,伊朗的商業環境也不利於外商投資。在世界銀行公布的2016年營商便利指數排名中,伊朗在189個被調查的國家中排名第118位,世行認為伊朗亟待改善商業環境,減少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力。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來源:Huffingtonpost

在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175個國家的廉政指數(或稱腐敗感知指數)的排名中,伊朗位列第136名。在美國的單方面制裁名單上還有至少200多家伊朗企業屬於限制與之進行對外貿易的範圍。此外,不少伊朗企業抱怨新增的外商投資主要流向了大型國有企業,而非私營部門的中小企業。

據《經濟學人》報道,伊核協議簽署以來,儘管石油出口增長刺激了GDP的增長,但伊朗的失業率不降反升,2016年為12.5%左右,目前的失業率在12.7%,15-24歲的年輕人在中有1/3失業,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甚至高達50%。

據BBC報道,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伊朗的GDP增長率為6.6%,但同期伊朗的房地產業縮水13%,房價居高不下,這也是很多伊朗年輕人擔憂的主要問題之一。

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在2016年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46%的伊朗民眾認為2016年第一季度前伊朗的經濟形勢尚可,認為伊核協議未給伊朗普通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有民眾認為,魯哈尼未完全兌現擴大社會自由的競選承諾。伊朗國內保守派還擔心魯哈尼的政策會導致伊朗在經濟上更加依賴西方,在文化上更易受西方影響。

據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軍事專家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表示,魯哈尼沒有取得預期的政績,目前只有26家伊朗銀行接入全球SWIFT系統。伊朗國內也未吸引大規模的投資,緩解制裁的進程也進行得相當困難。

他認為,魯哈尼在連任期間將不得不調整治國方針,使其更加趨於保守。因為民眾當前存在的失望感將促使魯哈尼對西方採取更加強硬的行動。伊斯蘭革命衛隊在波斯灣的活動也可能會更加積極。

特朗普的中東之行

就在伊朗總統大選的當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了上任後長達8天的首次出訪,此次他將訪問沙特、以色列、梵蒂岡,還將在布魯塞爾參加北約會議,後赴義大利西西里島參加G7峰會。

特朗普此次打破了美國多數新任總統將加拿大、墨西哥作為首次外訪地,而是選擇遠赴中東,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對於反恐和中東政策的新考慮和重視程度。

據沙特通訊社報道,特朗普此次將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參加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會議的議程將聚焦幾個問題:打擊伊斯蘭極端組織、建立反對極端主義組織的新聯盟、遏制伊朗不斷增加的地區影響力。沙特外長 朱拜爾指出,本次峰會是歷史性的,將有37個國家元首參會,它標誌著美國與阿拉伯國家由緊張關係轉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將在訪問沙特期間宣布與沙特達成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售協議之一,協議價值約980億至1280億美元。該協議總金額有望在未來10年內擴充至3500億美元。

《華盛頓郵報》對此評論稱,在推動中東和平進程、打擊「伊斯蘭國」方面,特朗普在很大程度上需倚重沙特。美國希望藉助沙特打擊「伊斯蘭國」,同時對付和遏制伊朗。在構建反伊朗的大同盟時,沙特是美國在該地區的傳統盟友和重要的前哨站。

2014年以來,沙特捲入葉門戰爭和敘利亞戰爭,組建了34個伊斯蘭國家參加的反恐聯盟,促使一些遜尼派國家與伊朗斷交。特朗普首次出訪選擇沙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在重新構建針對伊朗的地區安全共同體。

今年5月初,沙特的實際掌權者薩勒曼公開抨擊伊朗,認為其在中東事務中的野心過大,沙特將在忍無可忍時將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對打擊伊朗。伊朗則聲稱除麥加和麥地兩座聖城外,沙特其他地區都將是伊朗攻擊的目標。

魯哈尼再次當選總統對伊朗意味著什麼?

美國、沙特與伊朗緊張的三角關係

來源:wordpress

從美國的安全利益角度看,不論特朗普正在醞釀什麼樣的「中東政策」,其基本的目標和利益考量都離不開以下幾點:一是與傳統盟友維持穩定的關係,打擊和遏制極端恐怖組織,加強防務反恐、情報安全等領域合作;二是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建立一種相對的平衡;三是遏制伊朗製造和擴散核武器,構建穩固的反伊朗大同盟;四是扭轉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被俄羅斯和伊朗邊緣化的局面,恢復美國在敘利亞乃至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結語

如溫和改革派候選人、現任總統魯哈尼最終成功連任,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伊朗將繼續走一條開放、變革的發展之路,也意味著伊朗將進一步融入到國際發展的體系中來,它將尋求通過和解、和平的手段解決一些棘手的國際和地區問題。

但當前美國與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正在努力構建的新的地區安全共同體、美國正在執行的單方面對伊制裁措施以及特朗普政府當前的反伊朗政策傾向,都將對魯哈尼連任期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外交等活動構成嚴峻的挑戰。

今日主筆 王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伊朗大選進入計票階段 多地負責投票官員出現違規行為
特朗普今日開啟外訪首秀:美沙關係能否翻開新篇章?
埃爾多安訪美:巧妙周旋在美俄之間的土耳其如何「翩翩起舞」?
埃及部落怒懟西奈分支,只因煙草生意和聖地尊嚴?
敘利亞局勢有了當年伊拉克戰爭的影子?

TAG:中東研究通訊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意味著什麼?
如果你是烏克蘭人,對於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秉持什麼樣的態度?
特朗普第9次請求會面,伊朗總統魯哈尼會接受嗎?
薩德爾當選伊拉克總統,特朗普有苦說不出,只能選擇「認慫」?
美國為何鐵心「擊垮」伊朗?特朗普曾8次要求會見伊朗總統都被拒
特朗普對阿根廷總統夫人又摟又親,阿根廷總統拉不住
伊朗經濟不景氣,議會首次傳召總統,魯哈尼將如何作答?
伊朗總統:特朗普與伊朗作對,想要令伊朗屈服,結局註定會失敗!
伊朗總統魯哈尼:特朗普說願和我對話目的不純用心險惡
企鵝號:特朗普第9次請求會面,伊朗總統魯哈尼會接受嗎?
伊朗總統魯哈尼:伊朗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威脅
伊朗總統魯哈尼同阿富汗總統加尼舉行會談
特朗普:隨時歡迎伊朗總統!魯哈尼:什麼事情都要建立在核協議恢復之後!
詹姆斯:如果特朗普繼續擔任總統,我會選擇競選總統,喬丹力挺
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那個奇蹟般的俄羅斯真的會出現嗎?
當伊朗總統魯哈尼遇到印度總理莫迪……
如果希拉里再次競選美國總統,她還能擊敗特朗普嗎?
伊朗總統魯哈尼呼籲美國不要「玩火」,否則華盛頓將為此後悔
假如奧巴馬再次競選美國總統,他能擊敗特朗普嗎?
詹姆斯:如果特朗普繼續當總統,我也會參加競選總統!網友驚呼:皇帝厲害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