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護衛隊2》:沒有什麼動機是死一個爹無法構成的
文 | 盛昊陽
雖然對於創作者而言,更積極的態度應該是「重複自己是可恥的」,但是,套用某著名句式,也可以把類似情況強辯成「抄自己怎麼能算抄」,這也許是一條被當下好萊塢默認的定律。
2002年,入行7年還在B級製作里摸爬滾打的詹姆斯·古恩終於得到一個融入好萊塢主流舞台的機會,六大之一的華納聘請他為合家歡喜劇片《史酷比》(Scooby-Doo)撰寫劇本,影片投資是不多不少的8400萬美元。
《史酷比》(2002)
《史酷比》改編自60年代美國熱門動畫劇集,電影的分級理所當然是PG。詹姆斯·古恩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這部低幼向真人片增加了少許驚悚色彩,怪物的演出和島上機關的設置都體現出他浸淫B級片多年的功力——然而它到底只是一部無腦兒童片。
2004年的《史酷比2》不僅預算被砍,也遭遇更多惡評,成為繼《華納明星總動員》後又一起真人演出與動畫結合的失敗案例。失去系列片鐵飯碗的詹姆斯·古恩只好回去寫他的R級片,那才是他能大展拳腳的領域。
《史酷比》(2002)
15年前的《史酷比》以五人(四人一狗)組協力偵破幽靈案件為開場,成功完成委託的小組因意見不合分道揚鑣,之後又分別接受鬼怪島遊樂園老闆邀請到島上作客。
看似歌舞昇平的島上危機四伏,遊樂園老闆正是幕後黑手,他奪走了島上所有年輕遊客的靈魂,只要再吸收史酷比的靈魂,就可以統治世界。重聚的五人齊心協力打敗老闆,才發現操縱老闆的其實是多年前想加入五人組而被拒絕的小狗史托比。
《史酷比》(2002)
15年後,《銀河護衛隊2》攜前作榮光華麗回歸,東家成了迪士尼,拍攝成本是持平《鋼鐵俠3》的2億美元,故事大綱卻差不多等於《史酷比》的復刻——由於詹姆斯·古恩鍾愛《帝國反擊戰》的戲劇衝突,這碗冷飯又加入了幾味新的調料,被重新翻炒了一遍。
《銀河護衛隊2》(2017)
因為是兒童片的緣故,《史酷比》的中心思想一開始就在台詞中明確表現出來,記者採訪五人組:「你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團隊協作。」在小組成員鬧不和的時候,「廢物」擔當沙齊也說:「夥計們,我知道我只是個給人拎包的廢物……但是我們在這個隊伍里都佔據著重要的位置。」這一理念自然不是詹姆斯·古恩的原創,在諸多群戲電影里都成為維繫團隊關係的基石,其中也包括上一部《銀河護衛隊》。
可以說,「do you have a comrade」講的還是個體之間的信任與背叛,當劇情涉及到角色的家庭關係時,這個主題就會隨之演變成「family extends beyond just relatives」,類似的例子在近年的好萊塢電影里屢見不鮮。
《銀河護衛隊2》(2017)
《銀河護衛隊2》的主題是家庭,或者說你「選擇的家庭」:你與這些人朝夕相伴,你同這些人出生入死,你對這些人不離不棄……於是,We are family。卡魔拉和星雲、浣熊和格魯特、德拉克斯和曼提斯、勇度和小隊所有人……以及立於故事核心的,星爵兩位父親的鮮明對比。
只談結構和立意,皮克斯的《尋找多莉》和華納的《逗鳥》是幾乎一模一樣的動畫:在尋找生身父母的旅途中認識到身邊的夥伴早已經是自己的家人。假如《銀河護衛隊2》是迪士尼出品的動畫片,觀眾會看到同樣皆大歡喜的結局。
《尋找多莉》(2003)
但作為一部承繼了「死爹」傳統的超級英雄電影,呈現在觀眾眼前的就是現在的故事——沒有什麼動機是死一個爹無法構成的,如果有,那就再死一個。
除去生父的身份,Ego不過是一個異常扁平的反派,一統宇宙的計劃也不比任何遊戲boss更高明。但是,如果只需要講述「生恩」與「養恩」的矛盾,詹姆斯?古恩大可不必給予星爵生父天神族的身份,更不必特意給他命名為「Ego」。
你所「選擇的家庭」意即「因為你選擇了這些人,他們才成為你的家人」,反過來,也就是說「不被你選擇的人則會成為你的陌路人甚至敵人」。而在漫威電影的語境下,以上「廢話」如此天經地義,以至於不會有多少人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意義。
正如「三位一體」的概念來自後人的解讀,對《聖經》故事的再詮釋也全因導演和編劇的個人意趣流露出不同風貌。被公認為史詩之作的1956年版《十誡》,儘管場景、美術、格局之宏大、台詞之精鍊都無可挑剔,但論及對原作精神的還原度,只能算是一部不合格同人。
《十誡》(1956)
電影里的摩西得知身世後,毅然捨棄埃及王子的身份,甘於成為猶太奴隸——這完全是自由意志的體現。然而,一邊身為壓迫者但有著養育之恩和多年相處的親情,另一邊僅有生恩卻佔據了天然的道德優勢,這樣的你,真的能夠做出選擇么?
答案是不能。於是「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出埃及記》的記載里,已經手持神杖,奉神的意旨回返埃及行事的摩西仍然沒有徹底放棄埃及人的身份,神聖天命在此遏止了人性的猶疑。
電影中,拉美西斯不信神跡,拒絕讓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也源於對摩西的嫉恨和奈菲爾塔利的勸阻,而不是耶和華神秘莫測的「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反觀1998年的《埃及王子》,倒是準確還原了《聖經》中「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的原文。
《埃及王子》(1998)
這個版本的摩西目睹法老下令屠殺猶太新生兒的壁畫,而法老回答:「有時候,為了成就大事不得不犧牲。他們只是奴隸」——漠視生命的口吻與Ego如出一轍。為此痛苦彷徨的摩西遇到養母,質問養母為何「選擇」自己:
「我們沒有選你,是神選中你。」
「但是,你是我們的兒子,我們愛你。這是你的家(This is your home)。」
在今人看來,《十誡》中最讓人共鳴的場景,未必是分開紅海的壯絕詭奇,很可能是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法老吐露心聲「我在臨死前要違反自己所訂的法規,呼喚這個名字……摩西……」這一刻,無論是世俗的法條、神聖的戒律,還是星辰的運轉或天神的意志,全都讓位於人心的力量。
《十誡》(1956)
《埃及王子》則把衝突集中於兄弟之情上,紅海對岸的摩西與親生兄姊擁抱,遙望遠方憤怒的拉美西斯,黯然呼喚出最後一句「再見,哥哥」,轉身走向書珥的曠野。撫養摩西成人的埃及王室沒有「選擇」,代理耶和華降罪於埃及的摩西同樣沒有選擇,因為「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
《埃及王子》(1998)
——所以,與星爵對峙的Ego即是「父」也是「神」(God the Father)。
「If you kill me, you"ll be just like everybody else!」
「What"s so wrong with that?」
《銀河護衛隊2》(2017)
自由選擇是必要的,即便「選擇即責任」。——因此,被拒絕的Ego變成了終極boss;也因此,留下星爵的勇度註定要為這個養子犧牲自己。而在了悟這一點之後,我們反而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家人的存在。
「Cause god is dead and we"re alone」(《Lucky Louie》—— HBO)
《銀河護衛隊2》(2017)


※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女演員,今年六十,明年五十九
※戛納電影節的正面和反面
※大衛·林奇的玄妙之境
※一種博大的美隨今 敏漸漸遠去,不再復返
TAG:虹膜 |
※《銀河護衛隊2》有什麼好看的地方嗎?
※漫威總裁:《銀河護衛隊3》沒有死亡
※《銀河護衛隊》滅霸的繼承人還沒有找到,銀河護衛隊先內訌了!
※《銀河護衛隊2》居然隱藏了一個3D印表機?有人發現了嗎
※《銀河護衛隊》怎樣才可能拯救整個銀河系?
※不是同一個?《銀河護衛隊》導演:格魯特已死,小樹人是它兒子
※《銀河護衛隊》要和《死侍》聯動啦?
※銀河護衛隊火箭浣熊去世!虛構的他,沒想到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浣熊
※期待!銀河護衛隊要和死侍聯動了?
※銀河護衛隊為什麼偏偏只留下火箭浣熊?主要有兩個理由,編劇真會安排!
※復仇者聯盟和銀河護衛隊如何溝通?原來在《銀護1》就有答案
※銀河護衛隊里可愛的樹人,拍攝時只有一個頭,網友:還我格魯特
※「星爵:是怎樣煉成的?《銀河護衛隊》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電影幕後故事:《戰爭機器》和《銀河護衛隊》有什麼關係?
※大清都亡了,竟然還有守衛皇陵的護衛隊,那麼他們是去哪領的工資
※漫威《銀河護衛隊》兩部電影都出現了下圖這個怪物,他究竟是什麼
※漫威最萌的兩個角色要拍劇,其中一個是《銀河護衛隊》獨苗
※勇武的拿破崙因為什麼事成立了一支精英護衛隊保衛自己安全?
※《黑豹》皇家護衛隊隊長VS神奇女俠,誰會打贏?答案沒想到是!
※《銀河護衛隊》導演曝醜聞慘遭解僱!只有這一位演員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