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恐怖片越可怕你越想看?
恐懼這種心理情緒體驗,除了極個別先天性身心障礙患者,正常人應該都曾經體驗過吧。即便是所謂的「大膽」者,應該也曾有過恐懼體驗,只不過能讓他們感到恐懼的東西或者情境比較少而已。
人類作為群體的歷史尤其在遠古時期經歷了更多的恐怖體驗,作為個體的人類,也幾乎每個人都有童年時期的恐怖心理體驗。
童年時期對恐懼的態度具有典型的二重性:一方面,因為身體與智力的弱小更容易感到恐懼,另一方面,也更主動追求恐懼,比成人更喜歡「嚇人」或「被嚇」。
面對恐怖片在青少年中的蔓延,也有人認為恐怖片應該在眾多的電影類型中佔有一席之地,認為經歷驚險與恐怖體驗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開放幻想、提升創造力的重要手段,甚至提出:沒有驚險體驗的童年是不完整的。這一觀點確實有一定道理。
歐美恐怖片中,經歷驚險與恐懼的主角常常是兒童,固然更容易引起觀眾對電影的注意力,但是受到驚嚇的兒童形象與觀眾在童年時期積澱下來的恐怖心理感受引起共鳴,恐怕是更重要的理由。
由此可以認為,人們之所以喜歡觀賞恐怖片,在於電影中所揭示的恐怖經歷引發了觀眾自身的恐怖心理體驗,對於恐怖體驗的需要,甚至是人的一種心理本能。
我們也看到,中外恐怖片中引起恐怖的對象,不管是自然的還是幻想的,有一個基本的特點,那就是神秘,其實質就是人們對它們不了解,即無知。這種恐怖體驗的一個最基本的例子,就是一個人處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會感到害怕,儘管那個地方可能比他熟悉的地方更安全。因為人對於恐怖對象的矛盾心理,即害怕、力圖接近與了解、克服害怕,再面對新的恐懼,這一消解恐懼的過程也就成為一個獲得知識的過程。從這一意義上來說,觀看恐怖片的積極的一面,不僅僅在於鍛煉心理承受力,同時也在形成一種心理技能。
著名導演波蘭斯基在1965年拍了《冷血驚魂》,當時被很多人認為是「看過最恐怖的電影」。一些人避之不及,而另外一些人則很享受觀看的過程,看完還饒有興趣地討論女主角的病態心理。恐怖片讓人不快,但喜歡的觀眾如雲——恐怖片發展到今天,恐怖、血腥、驚悚等「重口味」程度早已遠遠超越當年的《冷血驚魂》。
從心理層面來講,看恐怖片的確可以消除心中的鬱悶和壓力,是一種不錯的情緒疏解管道,人們能把現實中的怒氣、憤恨通過電影轉移,隨著影片的畫面、氣氛而緊張,甚至放聲叫出來,都是釋放壓力、放鬆神經的好方法。但是,這同時也是對現實的逃避,如果發泄過了頭兒,對恐怖片上癮,那就是一種極端化的表現,影片的負面影響會對你構成威脅。
由於人的經歷、背景不同,所以恐怖片並非人人適合看。有的人覺得並不可怕,但還有很多人看完影片心理有陰影,過度的恐怖會使人發狂、神志錯亂,甚至因驚恐過度心臟承受不了,刺激了大腦,以致腦血管破裂而死亡。而對一些心理素質不穩定的人,比如想看又不敢看的人,或是兒童,恐怖片的負面影響就更突出,他們容易把影片的情節和現實混淆,覺得生活也是恐怖、陰暗的,造成自己性格古怪、孤僻,這時候最好去看看心理醫生。


※什麼語言最難學? 精通32門語言的翻譯員秒回:中文!
※古代詩人圈的大叔蘿莉戀,這一對絕對是代表!
※家暴受害者為何不離開?|10個問答深入了解「家暴」及其對策
※女性性冷淡,到底是不是病?
TAG:知識百科 |
※看恐怖片明明很害怕,為什麼還是忍不住想看?
※明明很害怕,但我們為什麼還是忍不住想看恐怖片
※如果讓你穿越到恐怖片里,你覺得你能活得過幾集?
※為什麼你明明怕得要死,卻還是愛看恐怖片?
※你看過印象最深刻的喜劇,恐怖片是什麼?
※怕得要死也要看!恐怖片為啥這麼有魅力?
※為什麼恐怖片里往往小孩子是讓人覺得最恐怖的?
※抱怨恐怖片不嚇人?看完這片才知道,最真實的恐怖就在你我身邊!
※為什麼恐怖片最近越來越熱?竟然是因為……
※史上最恐怖的喪屍電影,你不點進來都不要說你看過恐怖片!
※如果你以前看過的韓國恐怖片不那麼恐怖,可能是還沒看《昆池岩》
※除了《昆池岩》這幾部恐怖片也很嚇人,你都看過嗎?
※媽媽再也不擔心我害怕恐怖片啦!套路大揭秘,讓恐怖片萌萌噠
※據說,這些恐怖片真的受過詛咒……你還敢看么?
※你敢關掉聲音看恐怖片嗎?
※讓女朋友別看偏要看,沒想到看完這三部恐怖片後不敢上廁所,嚇尿了
※沒看過幾部偽紀錄片,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恐怖片迷?
※要不是怕死,我才不會看恐怖片
※壓抑的恐怖片看多了,喜感的鬼故事你看過了嗎?
※有哪些恐怖片值得我們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