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超音速還是亞音速 未來反艦導彈路在何方?東風21是否過時

超音速還是亞音速 未來反艦導彈路在何方?東風21是否過時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新型亞聲速遠程反艦導彈LRASM成功進行了F/A-18 大黃蜂機載分離試驗;日本超聲速反艦導彈ASM-3 則秘密進行了首次海上試射;而俄羅斯的鋯石高超聲速反艦導彈更是聲稱將於今年正式服役。那麼,為什麼有的國家選擇發展亞聲速反艦導彈,有的國家則大力發展超聲速反艦導彈?這兩種導彈又反映了哪些技術路徑?



超音速還是亞音速 未來反艦導彈路在何方?東風21是否過時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反艦導彈是從艦艇、岸上或飛機上發射,用於攻擊水面艦船的導彈。自20世紀40年代問世以來,反艦導彈已走過了70多年的發展歷程,並多次在實戰中應用,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成為一種效費比很高的戰術導彈武器。


反艦導彈到底該走亞聲速路線還是超聲速路線?這個爭論自反艦導彈面世以來,就一直存在。


上世紀中期,美國、歐洲、俄羅斯的科技人員就曾發生過激烈爭論。大體上,美歐各國選擇的是亞聲速反艦導彈路線,而俄羅斯則是以超聲速反艦導彈為主,亞超聲速並舉的發展路線。其實這個問題早已超出了技術範圍,每個國家的發展思路基本是依據本國國情和技術優勢,為自身的政治需求及其軍事戰略思想服務的。

比如,美國一直奉行全球性海軍戰略,強調基於作戰平台、信息網路的體系反艦作戰能力。他們對反艦導彈發展一直以亞聲速為主,呈現出高隱身、信息化、智能化、大射程的技術發展趨勢。同時,美國也在積極研發高超聲速飛行技術,追求高馬赫數突防和臨近空間突防,形成了高、低搭配的「跨代式」反艦導彈發展路線。


美國反艦導彈的典型代表是捕鯨叉亞聲速導彈、戰斧亞聲速反艦型導彈,以及美國聲稱能「改變博弈規則」的亞聲速新型遠程反艦導彈LRASM。


俄羅斯的海上力量要弱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因此他們不得不劍走偏鋒,大力發展反艦導彈以尋求海上力量的平衡。


俄羅斯海軍的潛在作戰對象是擁有強大海上航母編隊、快速反應能力和遠程預警能力的美歐國家,所以反艦導彈必須以快制勝,並確保一發命中,給對方造成致命打擊。同時,由於俄羅斯在超聲速導彈技術方面的實力強於西方,因此俄羅斯的反艦導彈以超聲速型號為主,亞超並舉,且具有射程遠、威力大、速度快的特點。例如,「花崗岩」「日炙」「寶石」等超聲速導彈和冥王星亞聲速導彈。


日本屬於島國,多山地,地形非常複雜,敵對國家可能的進攻幾乎都來自海上,導致日本軍方一直強調要禦敵於國門之外,要求在海上消滅來襲艦隊。為此,日本非常重視反艦導彈的發展,期望在未來海戰中以小博大,他們先後研製了88式、91式、93式亞聲速反艦導彈,但由於技術的限制,近年來才基於美國超聲速靶彈的技術,開發了ASM-3超聲速反艦導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天下兵器,唯快不破。從各國反艦導彈研製的歷程可以看出,速度一直是各國追求的制高點。但是受技術水平的限制,目前僅有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少數國家和地區發展了超聲速反艦導彈。


於是,「亞聲速或超聲速」就成為各國在發展新的反艦導彈型號伊始面臨的一個艱難抉擇。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美國軍方對LRASM型號態度的轉變了。最初,美國軍方授權開展亞聲速和超聲速兩個型號的研發工作,但是時隔不到兩年,超聲速型號就「胎死腹中」,美國軍方給出的理由是:研製經費縮減,進度加快,而超聲速型號研製難度大,研製周期長,難以滿足美國軍方2018~2019年具備實戰能力的要求。


超聲速反艦導彈的優點非常突出,具有制導精度高、突防能力強、破壞威力大等特點。但是其速度這把「雙刃劍」導致超聲速反艦導彈一問世便「先天不足」。它的體積和質量大,攜載不便,紅外、雷達特徵典型,被對方觀察系統發現的距離較遠。另外,它的制導系統反應時間短,易受對方軟對抗措施影響。當然,它的成本高,主要是源於材料的特殊性和巨大的燃料消耗,以及生產技術要求高帶來的生產成本高。有研究表明,超聲速反艦導彈的耗費要比亞聲速反艦導彈高1.5倍。

而亞聲速反艦導彈則存在速度慢、突防能力弱、對敵方艦船的破壞性差等「痼疾」。


隨著各國反導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硬對抗措施的巨大發展,各型反導艦炮、中近程反導導彈對亞聲速反艦導彈已經具有良好的攔截能力。但是亞聲速反艦導彈之所以仍受到美歐各國的青睞,則是和其與生俱來的先天優勢分不開。亞聲速反艦導彈具有質量輕、成本低、紅外信號特徵低、抗干擾能力強,易實現多枚導彈同時攻擊同一目標以及再攻擊能力等優點。


揚長避短,齊頭並進


目前,由於受導彈動力技術和隱身技術水平的限制,新型反艦導彈技術的發展路線還存在亞聲速高隱身和超聲速大機動兩個發展方向的爭論。因此,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進行技術突進,力圖揚長避短。

亞聲速反艦導彈將著力加強超低空、超隱身設計,提高低空突防能力。超聲速導彈則側重於超高速、大機動、遠程高彈道設計,甚至發展彈道導彈作為反艦導彈。


為了克服超高速與隱身的矛盾,反艦導彈還可在中段採取高亞聲速超低空掠海飛行、末段採取超聲速機動突防,如俄羅斯俱樂部反艦導彈就是這樣的設計思路,這也是目前反艦導彈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此外,俄羅斯和美國都在積極發展飛行速度超過5~6馬赫數的高超聲速反艦導彈。英國媒體報道稱,最近頻頻曝光的俄羅斯鋯石導彈「可能改變世界力量平衡」。同時,美國X-51A項目也是旨在研發最大射程1000公里,速度為6~7馬赫數的高超聲速巡航導彈。


比較亞聲速與超聲速反艦導彈,速度雖是影響反艦導彈發展和改進作戰能力的重要因素,卻不是全部和唯一的因素。在未來的反水面作戰中,亞聲速和超聲速方案的主要依存關係,將既不是傳統的「主從」關係,也不是簡單的「取代」關係,而是一種優勢互補關係。


因此,按照「亞超並舉,聚焦高超」的發展原則,建成一個既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又能夠在聯合或協同作戰中按優勢互補原則,形成最佳火力配置的反艦導彈武器體系,才是反艦導彈今後發展的正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聶磊陽 的精彩文章:

為何日本汽車發動機先進但是航空發動機卻是菜鳥?
又有兩國想挑戰中國:要在南海大規模軍演
印度為打造自己的國土反導系統著急了:這回要動真格了
韓媒稱中國對韓態度正逐漸緩和 一個4000人旅遊團正計劃赴韓
哭窮!美海軍抱怨無錢維護潛艇:與中國數量差距越拉越大

TAG:聶磊陽 |

您可能感興趣

國產超音速反艦導彈橫空出世 到底是何方神聖?令人不敢小看
速度達2.3馬赫,衝擊力不亞於海嘯,該導彈將成超音速艦船噩夢
你不是不怕么 艦艇全速駛來而且反艦導彈已瞄準 嚇得這國扭頭就跑
俄羅斯成功試射高超音速導彈 飛行速度是音速的10倍
我最強彈道導彈橫空出世,具20馬赫超高速突防,毀滅能力無法想像
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變幻莫測的彈道圖曝光,航母果然無路可逃
導彈可以擊落速度快的飛機,為何卻對速度慢的航母沒有影響?
美國為何沒有大力發展超音速反艦導彈?因為它們只配當靶標
反艦導彈真的是唯快不破嗎?連美國海軍都已經放棄超音速
導彈都追不上的戰鬥機:速度達到好幾倍音速
俄高超音速武器不新鮮 不過就是伊斯坎德爾導彈空射版
中國新型反艦導彈可由驅逐艦直接發射,可靠性或遠勝東風21
聲稱超音速導彈太可怕,美軍直言借錢也要在10年內突破攔截技術
為何西方從不敢對這國動武?又射洲際導彈 性能超東風41
中國東風導彈試射,速度可達10馬赫,令美軍忌憚不已!
俄羅斯在超音速武器方面領先?對不起,你們的導彈跟中美沒可比性
東風17攜帶高超音速彈頭,世界首款投入實戰的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印度又鬧國際笑話,試射號稱全球最快導彈,卻不到東風21一半速度
反艦彈道導彈上055型驅逐艦?不,恐怕是更大的驚喜
中國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飛行測試路線曝光,航母果然無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