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親臨劇場看戲的體驗固然是無可替代的,但高質量的影像資料是很多人走進戲曲藝術大門的「引路者」,《荒山淚》《遊園驚夢》《紅樓夢》這些經典之作奠定了欣賞者的審美基準。於梨園行中人這些音像資料的意義更為重大,關乎流派、師承的接續。老藝人的音像資料珍貴而脆弱,即便是不到一分鐘的錄音於後人的價值都是極大的。


完整的一齣戲或是說戲錄音的價值更是無需多言。完整的資料可以讓後人從中幻化出更多的表現形式而有根可尋有理可據,為自身所從屬的藝術領域做更好的傳承。


近日,吳歈清音發起了一場崑曲《玉簪記》專輯製作的眾籌,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以最先進的雙聲道模擬人頭技術,全現場錄製一張集經典唱段、場景錄音錄像、演出錄像和說戲導賞為一體的專輯,真實記錄整個劇目演出完整的台前幕後,恰是在科技發展的今天,通過影像記錄的形式,為後人留下一份寶貴的財富。先進的記錄方式、創意的記錄內容,無不彰顯了錢振榮、龔隱雷兩位老師和乃至整個主創團隊的一片苦心。為此,小璇和玉碎專程採訪了兩位老師,聽聽他們對於這個特殊項目的初心和展望。

這是一份特殊的專輯


在最好的年齡將自己最好的狀態記錄下來,作為對自身藝術水平的檢驗,也以免日後留遺憾。說到錄製專輯,這是兩位老師反覆提及的初心。而這份《玉簪記》專輯,通過現場錄製的形式,囊括了一場演出完整的台前幕後,在如今戲曲演員的專輯錄製中,更顯得尤為特殊。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說起要錄製如此一份特殊的專輯,錢老師笑言他是在《金聲玉振》專輯即將出版的時候,遺憾篇幅所限,不得不捨棄了很多很喜歡又很好聽的唱段,於是萌生再錄一張《玉簪記》唱段CD的念頭的,便向龔老師提出合作。後來,機緣巧合遇到如今這份專輯的錄製人賀紹倫老師,在雙方的溝通中,賀老師提出了很多建議與新穎的概念,二位老師反覆考量後接受了這個提議,將當初一個簡單的CD的計劃逐漸豐實成了如今的樣子。錢老師不禁感嘆,經過賀老師的建議,這些內容一樣一樣充實進去,如今這個系列專輯的價值,已經遠遠超出了他最初用傳統的音像形式單純記錄舞台和唱段的想法。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玉簪記》已經是觀眾耳熟能詳的劇目了,為什麼選擇這樣一齣戲錄製這份專輯,兩位老師的用意不可不謂深遠:「這是一個舞台上常演的經典劇目,但是錄製出來的音像資料反而並不像《牡丹亭》《長生殿》那麼多。選擇這個戲,一是我們合作多年,表演默契,也都有了一定的心得,二來也算是一份資料的補充。而且,如今演員出專輯,多是個人專輯,行當難免單一,《玉簪記》這個戲生旦戲份平衡,又有許多南曲的功夫曲,錄製完整劇目的視頻和音頻,也有一定的示範意義,為今後的演出和教學,留下一份完整的資料。另外這套專輯,由我們合作多年的同事、同學王建農老師司笛,孫建安老師音樂監製,這樣一個製作團隊,也是出品的質量保障。


傳承:當現場遇到影像


舞台藝術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形式,但其欣賞有著先天的局限性,即欣賞者不能脫離劇場。如是這般在場性和瞬時性的特質,使每一次曲終人散的靜默,都難免會留下「最是人間留不住」的慨嘆。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試圖用不同的手段,記錄這樣精緻而無法複製的時間與空間的交錯。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劇場最珍貴之處在於其真實性。選擇全現場錄製,正是希望能完善地保留這一真實性。錢振榮老師如是說。「劇場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能在場的觀眾不過是少數,而對於這有限的觀眾群體,舞台藝術給他們的震撼和美好感受,也不得不因時間推移而不斷遞減。然而這些不斷消退的感受卻是最真實的。現場無可複製,音像資料卻像是凝固的時間定點,將若干年前的排練和演出全部精細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錄製專輯的意義在於藝術的傳播和推廣,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資料的留存。藝術的生命需要延續,我們的崑曲藝術需要傳承,而資料的留存則是傳承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而如今,這樣資料的保存太少了,畢竟這些工作的成效並非一時一地,而需要經過時間的打磨歷久彌堅。我們所做的,不過是為這門藝術的傳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戲曲的傳承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並非一定要拘泥於國家的計劃,不能因為沒有計劃就止步不前。歷朝歷代,即便國小勢微也會為前朝修史,這樣的傳統並非由官家所定,而是源於太史公修史的一片史家之心,後世卻也漸漸成了傳統。


老師一代代的把畢生所學授予學生,學生成長後也會將自己所學傳承下去,傳承並不止步於口傳心授,將自己的表演和對戲打磨的過程進行記錄而達到傳承的目的也是一種頗有見地的形式。


而這套《玉簪記》專輯囊括之豐富,記錄之完整,也是二位老師的苦心。「專輯呈現了一個戲完整的製作過程,即觀眾在舞台上看到的演出,究竟是怎麼成型的。所以我們決定從響排到演出完整真實地記錄下來,將一個戲掰開揉碎儘可能面面俱到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現在很多觀眾開始對響排感興趣,這是和觀看演出完全不同的狀態,沒有戲服,演員如何表現舞台上的一招一式。我們就直接將這個過程記錄下來呈現給觀眾。同時我們又把說戲的內容也記錄了進去,這也是我們多年舞台經歷的感受和總結。」


龔老師表示,這樣的資料,不僅僅面向觀眾,哪怕對於演員本身,也是一份很珍貴的教學資料。「很多前輩於我們,只是聽說而未能眼見,前輩們拍曲、響排資料的缺失於我們是一種遺憾,那我們將這些資料記錄下來,也希望為後代帶來幫助和啟迪。」


傳播:當記錄遇到科技

用高科技手段記錄舞台現場,已經逐漸成為了如今國內外劇場工作者越來越多地討論的話題。從早年的家用錄影系統,到如今的虛擬劇場,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會引起新一輪藝術傳播和普及的變革。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當古典、流行都開始有高品質記錄版本傳世的時候,我們的傳統藝術,也應該跟上這樣的步伐了。


「如今國內也開始有不同於傳統錄音棚的錄音手段了。這一次和賀紹倫老師的合作,也是這樣一個目的。他的錄音技術是頂尖的,我們希望從專業錄音的角度,尋找新的突破口,從記錄方式上便力求完美。加上現場錄製的特點,希望可以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於《玉簪記》專輯不同於傳統的錄製方式,作為演員,錢老師也有自己的解讀,「從技術層面上講,除了追求完美的效果,我們也在做一種新的嘗試。畢竟在戲曲錄製中,這樣『發燒友』級別的錄製方式也比較少見。這樣一方面,是給戲曲的錄製一個新的思路;另一方面,我們也試圖在傳統的戲曲觀眾以外,尋找不同特質的市場和觀眾群。我們也希望,有新的觀眾群體,通過這樣的記錄,開始對崑曲、對劇場呈現產生興趣,走進劇場。頂尖的記錄是對藝術的發展有推動作用的。高質量影像記錄的目的並非與劇場進行對比,而是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藝術的傳播也在於此。」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在當今,影像記錄已經成為了藝術門類傳播和推廣的一個重要手段,影像記錄打破了時空的局限,將藝術傳遞到任一時代世界的各個角落。中國觀眾對西方古典音樂或是音樂劇的了解多源於經典劇目、重要場次的官錄、官攝,才對異國的藝術心生嚮往,抱著朝聖的心態走入世界各國的劇場,也許有一天,這樣精細而真實的記錄,也會成為西方觀眾了解崑曲的另一扇窗,為中國戲曲藝術的傳播開闢出一條更加便捷的道路。


但在技術發展的同時,弊端也是相生相伴的,人們逐漸發現音樂可以被裁剪,誤差可以得到修正,後期技術的發展也許會破壞藝術的形態。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套碟片全現場錄製的理念就顯得更加難得。由此,對於現場錄製的不可控性,龔老師表示這也是對自己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賀老師提出現場錄製建議,以求錄製成品的現場感,這樣前衛的理念使我們的計劃新穎了不少。但這樣的真實來不得半點修飾,這個過程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呼籲:當藝術遇到觀眾

焦菊隱先生說,演員和觀眾一起創造了劇場。同樣,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也是藝術家和觀眾共同的事情。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這次專輯的製作通過眾籌這樣一種新穎的方式,我覺得意義不止於,錄一張專輯,留一段音、像。更是在傳播一種新的傳承形態」提及這套專輯製作的形式,錢老師表達了更多的希望,「真實、完整、精細地記錄,意義在於藝術的傳承。對於崑曲,如今需要記錄下來的資料太多了,我們能做的實在微不足道,我們希望通過這份專輯,用新穎的記錄內容和頂尖的記錄方式,開拓一種新的傳承理念。為這套專輯發起眾籌,也是想通過這樣一種市場運作方式進行呼籲:我們需要更多專業和非專業的人士,意識到記錄的重要性。


讓觀眾成為傳承的一部分,是龔老師反覆提及的理念:「現今觀眾水平越來越高,作為演員就更不能懈怠,以這樣的形式進行錄製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記錄,也是在給予觀眾更多台前幕後的知識,帶動更多觀眾的欣賞水平,雙方相互促進。同樣,我們錄製這套專輯,也需要觀眾的支持。一份專輯的成功製作,資金回籠,用於發起下一個錄製計劃,這樣的良性循環是需要演員和觀眾共同來完成的。這一次的錄製策劃,主創的藝術家都頗有激情,這個項目也得到了崑劇院在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傳承是政府、演員和觀眾緊緊串聯在一起的事,這次眾籌也是希望集每一位觀眾的力量,來完成好這件事。」


這套《玉簪記》專輯便是這個數字時代下的產物。作為崑曲的傳承者和傳播者,錢振榮、龔隱雷二位老師通過製作一份特殊的《玉簪記》專輯,開拓一種全新的傳承和傳播理念。以影像記錄時空,以技術留存真實。但開風氣,一事平生。


撰文:璇胖晚風峭 玉碎金陵遠



《玉簪記》(小全本)


時間:2017年5月29日 19:30

地點:南京市延齡巷江南劇場


主演:錢振榮、龔隱雷


《玉簪記》主題講座


時間:2017年5月30日 14:30


地點:南京市朝天宮2號江寧府學內 蘭苑劇場


主講:錢振榮、龔隱雷


中華戲曲虎豆哥的有獎徵集

錢振榮、龔隱雷:這是一份特殊的崑曲專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戲曲 的精彩文章:

京劇·牆頭馬上:鎖不住的惟惟情真
浮世溫情《鎖麟囊》
吳祖光:一個中國文人的生命價值
為什麼窮人結交富人,往往要賠本?
大清的后妃們從來不看顏值

TAG:中華戲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