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華爾街日報:中國準備擴大汽車出口,緩解產能過剩問題

華爾街日報:中國準備擴大汽車出口,緩解產能過剩問題


【觀察者網 綜合】據《華爾街日報》5月1日報道,中國去年的汽車產量超過2,800萬輛,高於美國的1,700萬輛。不過,中國消費者可能無法完全消化這些車輛。汽車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



華爾街日報:中國準備擴大汽車出口,緩解產能過剩問題


對此,發改委上周發布的一項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稱,中國汽車產業的一項中長期目標是「擴大向發達國家市場的出口,同時大幅提高中國品牌汽車的國際市場佔有率」。


華爾街日報還稱,中國一直在出口方面做得很好,但以往中國本土汽車出口的目的地都是新型市場國家。由於質量約束,中國汽車打入日本、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市場更具挑戰性。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其他人的反全球化論調看起來也是個障礙,除非中國能夠通過貿易協定將其汽車運進這些市場。



華爾街日報:中國準備擴大汽車出口,緩解產能過剩問題


《華爾街日報》網頁截圖


據新華社4月25日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於近日聯合印發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規劃旨在落實建設製造強國的戰略部署,推動汽車強國建設。


規劃中明確未來將實現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全產業鏈實現安全可控、中國品牌汽車全面發展、國際發展能力明顯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大幅提高等五大目標。

規劃要求,未來,到2020年,我國汽車工業的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汽車後市場及服務業在價值鏈中的比例達到45%以上;到2025年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汽車後市場及服務業在價值鏈中的比例達到55%以上。


以下為《華爾街日報》文章全文:


海外汽車廠商要留意了,中國準備向全球輸出大量汽車。


上周,中國發改委聯合多部門發布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包括:擴大向發達國家市場的出口,同時大幅提高中國品牌汽車的國際市場佔有率。


中國政府為本國汽車廠商設定的遠大目標是可以理解的。該報告稱,汽車相關產業稅收佔全國稅收比、從業人員佔全國城鎮就業人數比均超過10%。中國汽車產業存在閑置產能。產能利用率差異很大,但基本在60%-80%之間。此外,汽車產量仍不斷上升。

中國去年汽車產量超過2,800萬輛,高於美國的1,700萬輛。不過,中國消費者可能無法完全消化這些車輛。中國的車輛購置稅優惠措施已在一定時期內提振了銷量,但也只是刺激消費者提前購車。中國政府去年削減了購車優惠力度,導致截至今年4月份的汽車銷量增幅下降三分之二。



華爾街日報:中國準備擴大汽車出口,緩解產能過剩問題



2003年至今的中國汽車出口量變化情況(2017年為今年前兩月數據)

中國汽車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在國內現有的幾十家汽車廠商身上得到進一步體現,其中許多汽車廠商都受到地方政府支持,地方政府不願捨棄這些能夠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的汽車廠商。作為改善汽車行業現狀的更明顯方式,整合似乎不是優先考慮的選擇。


如果說有件事是中國能有把握做好的,那就是出口。因此,為何不像針對太陽能電池板、鋼鐵和玻璃行業採取的那種做法,將國內汽車行業的過剩產能輸出海外?中國已經在向其它新興市場出口汽車,那裡沒人對低質量的中國產汽車頻頻抱怨。中國每月向伊朗等國出口的汽車占其總產量的2%至3%,一年約50萬輛,但近年來在該地區的增長已陷入停滯。


由於受到質量方面的約束,中國汽車打入日本、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市場更具挑戰性。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其他人的反全球化論調看起來也是個障礙,除非中國能夠通過貿易協定將其汽車運進這些市場。



華爾街日報:中國準備擴大汽車出口,緩解產能過剩問題



4月上海車展上的廣汽傳祺GS7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海外汽車廠商不應將中國視為一種威脅。根據野村證券(Nomura)的估計,從中國境外的汽車銷量來看,今年全球汽車需求量只會增長0.6%。只要這一高度商品化的行業引起中國汽車廠商的重視,就有可能對價格形成壓力,即便它們還沒有成為發達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更有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中國繼續向新興市場發力。這將給雷諾(Renault)、現代(Hyundai)等專攻新興市場的汽車廠商以及印度的塔塔(Tata)和Maruti等本地品牌帶來麻煩。


全球汽車廠商將不得不與中國驚人的汽車產量相抗衡。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劃,力爭未來三年使汽車年產量達到3,000萬輛,到2025年達到3,500萬輛。這足夠全球消費者消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重慶李嘉誠」百億倫敦買樓 內地大撤退比李更乾脆
劉慈欣亮相《朗讀者》:「東方紅一號」觸動了他的科幻神經

TAG:觀察者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澳大利亞禁止中國出口5G設備,美插手,華為:我們還在努力
對華出口突然大漲62%!此國在華打開財路後,中國要出手了?
任正非今天上午回應全國人民一切:發展晶元,光砸錢不行,還要砸人 華爾街日報:美國將就華為出口禁令提供90天暫時豁免
澳大利亞開始慌了!俄羅斯擴大對華的能源出口,或將影響澳的市場
巴西阿根廷對中國出口大豆都減量了,外媒:美國大豆有救了?
「中國製造車」再次為國爭光,幫日本解決難題,現已大幅度出口
巴西出口大豆的同時不斷進口大豆,緩解美國大豆出口難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貿易戰沒能影響中國出口
美媒: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歐洲電影最大出口市場
華爾街日報:中國10月出口增長遠超預期
車市官降開啟,大眾聯手滴滴,北汽大規模出口,天逸樂享型上市
中國陝飛「悶聲發大財」:運-8再次出口,竟打入俄羅斯腹地國家!
巴西之後,阿根廷對中國出口大豆也減量了,外媒:美國大豆或將有救
美國行業協會報告:若中國報復,美大豆對華出口恐跌71%
英國將向中國出口雷達技術和設備 港媒:為回報中國投資
美國行業協會報告:若中國報復 大豆對華出口恐跌71%
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但問題來了,美國敵不過俄羅斯的出口?
禁止出口!中國又一海上巨獸緊急出港,美國:請在4年內不要使用
國產軍用運輸機出口傳捷報,首次遠銷中亞國家,搶佔俄羅斯後院了
巴拉圭對華出口大豆,3月巴俄對華出口也跳增,美豆銷售跌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