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分身塵剎,隨緣教化眾生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分身塵剎,隨緣教化眾生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分身塵剎,隨緣教化眾生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分身塵剎,隨緣教化眾生。據史書記載:中國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天台山國清寺的豐干禪師,一日行經赤城道旁,聞草叢中有兒童啼哭,趨前視察,見一小孩約十來歲,詢其姓名,答:『我無家、無姓、亦無名。』豐干禪師愍其無依,帶回國清寺,交庫房當茶童。因是拾來,名之拾得。

由於拾得聰明伶俐,三年後升任齋堂香燈,及執掌出食等雜事。一日,四顧無人,竟登座與所供奉的聖像對坐而食,還呵斥聖像小果,焦芽敗種。事被知庫靈熠禪師看見,責其對聖像不恭,可能頭腦有毛病,罷其香燈職,派往廚房洗碗碟,常將多餘飯菜,盛於竹筒,贈其摯友寒山子。


有一次,寺中飯食花果被鳥啄食,拾得竟執杖打寺中供養的山神像,責其守護伽藍不力,有失職責,枉受沙門供養。當晚寺僧,皆夢見山神說:『拾得打我,罵我。』靈熠禪師至山神像前視察,果見山神像有杖打痕迹,始知拾得來歷不凡。


拾得與寒山子時相往來,還常對人說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譏誚怒罵,甚至打之。寒山對拾得曰:『世間人穢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該如何對他?』拾得答曰:『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後拾得掌牧牛之職,一日,正值寺中半月布薩,律師正為僧眾在堂中說戒。拾得驅牛群到法堂前倚門而立,並撫掌笑曰:『悠悠哉,聚得作相,這個如何?』說戒和尚怪其不敬,怒斥曰:『下人瘋狂,破我說戒。』拾得見其嗔心起,即說偈曰:『無嗔即是戒,心凈即出家;我性與汝合,一切法無差。』戒和尚見拾得嘻皮笑臉,氣得下堂來打拾得,要他驅牛出去。

拾得曰:『我不趕牛了,這群牛,皆大德前生的知事僧,它們都有法號,不信,且看我叫它們出來。』隨即對牛群說:『前生律師弘靖站出來。』即有一白牛作聲而過,又曰:『前生典座光超出來,』又有一黑牛應聲而出。拾得又叫:『直歲靖本出來,』又有一牯牛應聲出來,最後,拾得牽一牛說曰:『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心,汝合招此咎,怨恨於何人,佛力雖廣大,汝卻辜佛恩。』


自此,僧眾始知拾得,並非凡間俗子,不再以瘋子看待。後因阿彌陀佛化身的豐干禪師,對丘太守說: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的化身,聖跡顯露,與寒山子同離國清寺,後不知所終。


文殊、普賢兩位大士,一為諸佛母,一為諸佛長子,公孫二人,常在十方諸佛前,共作佛事,遊戲人間,常在一起。淳熙年間,文殊菩薩應身為兜率寺戒闍黎時,普賢菩薩亦同時化身為周氏女,排行第七,人皆稱她周七娘。生時便有種種神異,長大後不肯嫁人,每天行乞於市,晚常宿於普濟橋下,常與戒闍黎在一起,妙行莫測。時人不解,笑為瘋婆。後有聖者歌曰:『戒師文殊,周婆普賢,隨肩搭背,萬世流傳。』後人始知是菩薩應世。 中國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示現教化眾生的道場。峨眉山在中國四川省,峨眉縣之西南,與嶍山相對,宛如兩眉,因名峨眉山。其山脈自岷山分出,蜿蜒南來,至縣境突起三峰,故有大峨、中峨、小峨之稱。《華嚴經》:有善財童子佇立妙高峰上,觀此山如滿月,大放光明,因此峨嵋山又稱大光明山。峨嵋山在晉代創有六大佛寺。晉隆安三年(西元399年)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賢寺,供奉普賢菩薩。傳峨嵋山成為普賢菩薩道場,即由此而來。宋太宗派大夫張仁贊,以黃金三千兩,購買赤銅鑄造普賢騎象銅像一尊,高7.4米,長4.7米,凈重62噸。普賢像頭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執如意,神態莊重,趺坐象背上。大象造形逼真,四肢健壯,粗鼻下垂,目視前方,似欲啟步遠行。整個銅像,鑄造精良,實屬罕見。伏虎寺是峨嵋山最大的佛寺,建築面積一萬平方米,寺內『華嚴銅塔』鑄佛像四千七百餘尊及《華嚴經》全文。 峨嵋山的最高處是金頂,上建金頂寺,威鎮全山。金頂寺又稱光明寺,因山頂常有光明而得名。每當午夜,在金頂上看群峰中,有千百萬點晶瑩閃耀的光亮,從山溝里慢慢地升起來,像一盞盞明燈,忽上忽下,燦若明星,人稱此奇景為『萬盞明燈朝普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任責 的精彩文章:

測試男人的走路姿勢與內心性格
為什麼南海觀世音又是慈航道人
大千世界總共有多尊佛他們如何分類
小海豚死了海豚媽媽不願意放棄一直托著它

TAG:任責 |

您可能感興趣

曼殊微光遍塵剎,妙意降吉祥——慧日禪寺舉行慈悲放生法會
顓愚和尚觀音像贊 三十二應周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三十二應周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