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音伏IN-VOICE是網易雲音樂投資的音樂類硬體品牌,在上一年雙十一拿下了1200萬銷售額的頭戴耳機IVOC-100之後,音伏的入耳耳機 IVIM-100終於要來了。這款由鐵三角製造商生產的耳機,把10mm銣磁鐵單元、無氧銅線、雙層亮面腔體和MMCX介面可換線設計等大量中高端產品的設定帶到了入門市場。

外觀與做工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音伏IVIM-100採用純黑包裝,正面是產品線形圖,背面有產品特色說明,側面則是簡單的產品參數。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純黑內盒也做得挺有意思,耳機托架和側邊隔間分裝不同配件,包括說明書、保修單、耳機收納盒和大中小號的備用橡膠套(耳機自帶的橡膠套為中號)。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音伏IVIM-100現提供「騎士黑」和「國王紅」兩種配色,耳機主體比常見的動圈耳機稍微大一些,外側是內帶鏡面鍍膜的透明面板,有點像當年魅族MX2的雙面注塑工藝。隔著透明面板,彎曲鏡面的金屬光澤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折射和反光效果,效果炫酷。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內側雖然是黑色,但嵌有閃粉,是低調也亮騷的造型。音伏IVIM-100採用的是高端產品常見的掛耳反戴式設計(俗稱繞耳式),耳機線出口是熱縮管+鋼絲固定,這裡的處理比很多同類產品要精細不少。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線控和3.5mm介面都有類似內嵌閃粉的效果,線材比常見耳機要粗,雖然不是麵條線,但也不會怎麼亂繞打圈。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音伏IVIM-100為可換線設計,使用MMCX插針,後者最早在舒爾耳機上出現,後來威士頓和索尼等廠家也陸續採用,其無需像CIEM插針式那樣分正反,換線方便,但相對來說經常插拔的可靠性會稍微低一些。官方甚至計劃推出藍牙線控,用換線的方式進行拓展。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音伏IVIM-100的導管比常見產品也要長一些,導管卡口有明顯的傾斜,橡膠套屬於典型的易進難出的類型。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MMCX插針的另一個優勢是,腔體可以自由旋轉且不會影響音質,可以更方便地適應用戶耳廓。但音伏IVIM-100的腔體和導管都比同類產品大一些,雖然掛耳比較舒服,但還是比較塞耳的,需要選好合適大小的橡膠塞。

試聽環境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音伏IVIM-100聲壓99dB/mW,最大輸入功率100mW,阻抗16歐,普通的手機即可推動,我們這次測試的前端包括:飛傲X5三代、vivo Xplay6、LG G5 Hi-Fi Plus模塊、iPhone 7 Plus等。

PS:測試時機器還是工程機,最終量產版聲音可能會有所差異。

試聽曲目包括但不限於:

  1. 李克勤《月半小夜曲》;

  2. 王菲《天空(UNPLUGGED)》、《矜持》;

  3. 謝安琪《我們都被忘了》、《雨中不能說雨》

  4. 梁靜茹《崇拜》、《可惜不是你》;

  5. 陳奕迅《不如不見》、《歌頌》、《不如承諾來得簡單》;

  6. 蔡琴《渡口》、《愛斷情傷》;

  7. 鄧紫棋《泡沫》;

  8. 李榮浩《模特》;

  9. The Eagles 《Hotel California》、《New Kid in Town》、Maksim《Exodus》;

  10. Paganini《La Campanella》、《Caprice No.9 in E Major》。

聲音表現試聽歌曲1:不如不見/陳奕迅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作為一首抒情歌,不如不見算是陳奕迅一首比較特別的歌,完全靠的就是他聲音的演繹。在音伏IVIM-100中,樂器的還原足夠清晰,分離度尤為出色,陳奕迅那低沉的聲音還原的還不錯,男中低音的嗓音會帶點深沉的音染。靜靜的聽下來,歌曲歌詞反饋的情況油然心生。

試聽歌曲2:UNICORN/澤野弘之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高達粉一定不會陌生的小編製,歌曲中間有多種樂曲的參與,而且鼓聲密集且重輕度一直變化,非常考驗耳機的解析力和對三頻的把控,整體下來用音伏IVIM-100聽,空間感很足。高頻和低頻控都有不錯的表現,中頻表現相對弱一些,有點延伸不開的感覺,但整體來說對三頻還是把控還比較到位,各種樂器的還原也不會雜亂,在便攜耳塞里已經可以說做的很棒了。

試聽歌曲3:aLIEz(核爆神曲 ALDNOAH.ZERO動畫)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aLIEz是澤野弘之四大神曲中的核爆神曲,幾乎貫穿全曲的密集鼓點和沙鼓,佔據了一大部分的本底低頻餘量。人聲起來後會是變成對瞬態要求更高的試歌曲。音伏IVIM-100低頻量感很足,彈性不錯,凝聚力在這個價位已經值得點贊了。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根據對300-400元價位的入耳式耳機的心理預期,以及同級別對手表現,音伏IVIM-100的聲音特性小結如下:

  1. 高頻:高頻延伸表現出色,高頻泛音控制不錯,高頻衰減還有點毛躁,音色明亮,高頻的鈴聲和砂鼓會自帶加成;

  2. 中頻:這是音伏IVIM-100三頻中表現相對最弱的,主要是人聲較遠,密度略顯單薄,偏清淡,辨析力稍弱,略帶電音感,粒度較大,比較適合表現男中低音的嗓音;

  3. 低頻:低頻量感不錯,彈性和凝聚力出色,下潛不深,衰減曲線屬於比較陡的類型,在鼓點等短暫快速的低頻爆發中非常討喜;

  4. 空間:聲場在同價位中相對交廣,分離度較好,層次感和立體感因此受益,解析力和透明度可圈可點,小編製中很容易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5. 能量:能量分布偏低頻,但高頻調教得很輕亮,動態和瞬態表現都不錯,加上相對較弱的中頻形成了U形的曲線;

  6. 氛圍表達:在高頻和中頻稍有顆粒感,整體發聲偏冷,屬於比較刺激的類型,有一定的音染。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易驅動度和前端搭配:音伏IVIM-100的強項在低頻,阻抗不高,手機推起來都不是問題,只是因為腔體和導管稍長,導致需要把音量相對調高一些。前端從iPhone到帶獨立DAC的Xplay6,再到中端國磚,信息量逐級提升,驅動力到了臨界點後是會有廓然開朗,聲音被推開的感覺。而本身偏低頻的取向,可以選擇中高頻突出的前端使用。

總結

名門之後,音伏IVIM-100入耳耳機評測

音伏IVIM-100是400元以下極少數可換線的耳機,為其提供了更好的拓展性。厚道的用料、形狀特殊的腔體、以及鏡面處理後再加上雙層亮面的殼體等,都能看得出其在外觀上的用心。聲音表現基本符合這個價位的預期,聲音傾向偏低頻,比較適合現代流行樂、搖滾、電子、金屬等風格的音樂。平時除了聽歌,戴著裝逼也是個比較合適的用途(斜眼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萬物有聲」智能語音解決方案發布會 | 預告
在玩圖像分類和圖像分割?來挑戰基於 TensorFlow 的圖像註解生成!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HP SSD EX900 M.2評測:難逢敵手的入門級NVMe
JBL T110BT耳機評測 入門級耳機的優選
魅族LIVE耳機評測:2000元內動鐵無對手
金士頓A100 480GB SSD評測:入門NVMe SSD新選擇
售價僅2萬的國產頂級耳機——HIFIMAN HE1000se體驗評測
2000元內最佳音質藍牙耳機?JVC SD70BT&FD70BT評測
高檔 極重低音 HI-RES級入耳式耳機JVC FX99X評測
全面評測BOSE QC35和索尼1000X降噪耳機
耳機評測:SONY WH-900N
XANOVA XH300-U全平台音樂&電競耳機評測
做懂你的智能耳機,JBL LIVE650BT入手評測
惡魔之魂 迪蘭DEVIL RX 590 8GB顯卡評測
NVIDIA RTX 2080 Ti/2080同步評測
XF廠沛納海LUMINOR 1950系列PAM684腕錶拆機評測
TCL XESS 65A100L 65英寸電視機評測
烤機最高48度!索泰GTX 1660 Ti X-GAMING OC評測:超頻也有驚
索尼WI-1000X藍牙耳機評測,降噪界一哥
入門PCIe固態盤 金士頓A1000 PCIe SSD評測
老牌勁旅,SHARPXV-Z50000AX 4K評測
XF廠V3版本帝舵PELAGOS系列25600TN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