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諸葛亮蜀國還有「他們」 這些謀士你知道幾個?
日前,本頭條好對三國謀士的前23名進行了排名,《東吳無緣三國十大謀士排行 諸葛亮排第三鳳雛「墊底」》和《三國謀士排行前二十三名 佔了一多半的東吳謀士都有誰?》。接下來,我們從第二十四名起進行排名:歡迎廣大朋友閱讀:
24.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名士法真之孫。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被追謚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謚號的大臣。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全三國文》輯錄有其文一篇。
蔣琬
25.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今湖南省湘鄉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宰相。與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蔣琬初隨劉備入蜀,被任命為廣都長,後因不理政事激怒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蔣琬免於一死,後重新被啟用,諸葛亮將其悉心培養,並密表劉禪可以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死後,蔣琬繼其執政,拜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開府,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政。曾制定由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採納。延熙九年(246年)病卒,謚號「恭」。
費禕
26.費禕,字文偉,江夏鄳縣人,三國時蜀漢名臣,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深得諸葛亮器重,屢次出使東吳,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以辭鋒刁難,而費禕據理以答,辭義兼備,始終不為所屈。孫權非常驚異於他的才能,加以禮遇。北伐時為中護軍,又轉為司馬。當時魏延與楊儀不和,坐常爭論,費禕常為二人諫喻,兩相匡護,以盡其用。諸葛亮死後,初為後軍師,再為尚書令,官至大將軍,封成鄉候。費禕主政時,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竭力。費禕性格謙恭真誠,頗為廉潔,家無餘財。後為魏降將郭循(一作郭脩)行刺身死。葬於今廣元市昭化古城城西。
董允
27.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掌軍中郎將董和之子。東漢末年,其父董和事劉璋為益州太守,劉備立太子時,允被選為洗馬,後為黃門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輔國將軍,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書令,任大將軍費禕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去世。
.郭攸之
28.郭攸之,字演長,南陽人(今河南南陽)。為人和順,以器識才學知名於時。建興二年(224)任黃門侍郎,後遷侍中。 費禕、董允為侍中和侍郎,共為劉備、諸葛亮所賞識,後服侍後主劉禪。諸葛亮《前出師表》中稱郭攸之及費禕、董允「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鍾會
29.鍾會,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魏太傅鍾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他在魏國官居要職,是三國後期 魏國重要的策臣與謀士、制定伐蜀計劃並參與滅蜀之戰的智將。同時也是一位書法家。鍾會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在隨司馬師征討毌丘儉期間,鍾會典知機密。又為司馬昭獻策 阻止了魏帝曹髦的奪權企圖。平定諸葛誕叛亂時,鍾會屢出奇謀,被人比作西漢謀士張良。後遷司隸校尉,朝廷大小事鍾會無不插手,又在任內獻策殺害名士嵇康。景元年間,鍾會獨力支持司馬昭的伐蜀計劃,從而被任命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主持伐蜀事宜。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之戰,鍾會與鄧艾分兵攻打蜀漢,導致蜀漢滅亡。此後鍾會與蜀漢降將姜維共謀,欲據蜀自立,遂打壓原同僚鄧艾,並且圖謀反叛,矯詔起兵 以郭太后遺命之名 討伐司馬昭。卻因部下的兵變而失敗,自己也死於亂軍,時年40歲。
鄧艾
30.鄧艾,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范,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鍾會的污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他被推崇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鄧芝
31.鄧芝,字伯苗。義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東漢名將鄧禹之後,三國時蜀漢重臣。早年就曾被預言,認為其能位至大將。後被劉備任為郫令,升遷為廣漢太守。因任官清廉、嚴謹,有治績,被征入朝為尚書。劉備逝世後,奉命出使吳國,成功修復兩國關係,並深為孫權所欣賞。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屯兵漢中,準備北伐,以鄧芝為中監軍、揚武將軍,命其與趙雲佯攻郿城,吸引曹真主力。建興十二年(234年),遷前軍師、前將軍,領兗州刺史,封陽武亭侯,不久督領江州。孫權在此期間多次聯絡鄧芝,贈賜豐厚。延熙六年(243年),遷車騎將軍,後授假節。平定涪陵叛亂。延熙十四年(251年),病逝。鄧芝性格正直、簡單,不會修飾情緒。他為將二十多年,賞罰明斷,體恤士卒。身上的衣食從官府資取,從未經營過私有財產,妻子甚至有饑寒的日子,死時家中也沒有多餘財物。
陳群
32.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陳群出身名門,早年被劉備闢為豫州別駕。曹操入主徐州時,被闢為司空西曹掾屬,後轉任參丞相軍事。曹操封魏公時,任魏國的御史中丞。後拜吏部尚書,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後,歷任尚書令、鎮軍大將軍、中護軍、錄尚書事。曹丕駕崩後,陳群受詔輔政。曹叡即位,任司空、錄尚書事,累封潁陰侯。青龍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謚號「靖」。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廟庭。陳群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盡職,為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陳群撰有文集五卷,今已佚失。其餘見於《全三國文》。
賈逵
33.賈逵,字梁道,本名衢,河東襄陵人(今山西臨汾東南)。漢末三國時期名臣。西晉開國功臣賈充的父親,他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權中具有政治、軍事才幹的人物,終其一生為曹魏的統一事業作出貢獻。擔任豫州刺史期間,曾建起了一條二百餘里的運河,稱為「賈侯渠」,便利民生。石亭之戰中,率軍救出曹休。去世後謚曰肅侯。《唐會要》將其尊為魏晉八君子之一。
蔣濟
34.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今安徽省懷遠縣常墳鎮孔崗)人,曹魏重臣,四朝元老。歷仕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官至太尉,為曹魏出過不少有價值的建議。 蔣濟在漢末出任九江郡吏、揚州別駕。後被曹操聘為丹楊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屬,成為曹操的心腹謀士。魏文帝繼位之後出任右中郎將。魏明帝繼位之後出任中護軍,封侯關內。曹芳繼位之後,出任領軍將軍,封昌陵亭侯,又任太尉。正始十年(249年),蔣濟隨司馬懿誅殺曹爽之後,晉封都鄉侯,同年卒,謚曰景侯。
劉曄
35.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略家。劉曄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劉曄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馬良
36.馬良,字季常,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稱白眉馬良,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馬謖之兄,三國時期蜀漢官員。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華名氣,而馬良又在五人中最為出色,因此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讚譽。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擔任荊州牧,徵召馬良為州從事。馬良與諸葛亮關係友善,曾奉命出使東吳,受到孫權恭敬的接待。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任命馬良為侍中。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東征東吳,派馬良招納五溪少數民族。同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兵敗,馬良也遇害身亡。
楊儀
37.楊儀,字威公,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期蜀漢政治家。最初,為荊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後投奔關羽,任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劉備讚賞,擢為尚書。因與尚書令劉巴不和,調為弘農太守。建興三年(225年)任丞相參軍,此後一直跟隨諸葛亮戰鬥。亮卒,他部署安全退軍。亮生前定蔣琬繼己任,儀僅拜中軍師。建興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職流放至漢嘉郡。但楊儀仍不自省,又上書誹謗,言辭激烈,最後下獄,自殺身亡。
楊修
38.楊修,字德祖,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今陝西華陰)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楊彪之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楊修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196—220)被推選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改人丞相府倉曹屬主簿。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戰將如是,謀士亦如是。還有哪些謀士在你心目中揮之不去?歡迎在留言中進行補充!
……
在水一方著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今日頭條客戶端:那些事兒


※紫砂壺買價格還是重實用?教你如何選購「泡茶神器」
※西楚霸王項羽回陽記第五十二回:劉邦一病不起 陳勝兵敗身死
※乾的漂亮!尼古拉斯·趙四一分沒出玩了女粉絲!
※西楚霸王項羽回陽記第五十一回:雍齒叛主 劉邦返回被拒之門外
※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正在進行中 失信該如何治?
TAG:那些事兒 |
※三國:同樣是謀士,諸葛亮和郭嘉誰更厲害?劉備這句話說出差別!
※郭嘉被某些人稱為三國第一謀士,看完他的這些計謀後,你認為呢?
※蜀國有個謀士,如果不是死得早,估計三國都沒諸葛亮啥事了
※三國時的賈詡是頂級謀士,可以匹敵諸葛亮?看完你就知道了
※你知道三國第一武將是呂布,三國最厲害的的謀士你知道誰嗎?
※蜀國有諸葛亮龐統這樣的謀士,為什麼還是三國中最先滅亡的?
※蜀國有個謀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計三國都沒諸葛亮啥事了
※三國最強謀士是誰?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靠邊站,只有他才稱得上是謀士
※項羽為什麼會敗給劉邦?看他身邊的謀士就知道,竟沒一個聰明的人
※三國第一謀士之爭,你是選擇諸葛亮還是支持他?
※三國謀士眾多,他卻是諸葛亮最為敬佩的一位,沒有之一!
※三國里哪個謀士被高估了?不是諸葛亮,真的很差勁
※三國最厲害的謀士不是諸葛亮,這個人要是不死,魏國早統一了!
※茶館三國|三國最強謀士竟是他?此人不死,諸葛亮不敢出山!
※謀士獻上一個計策,劉邦欣然同意,張良卻說:這樣做我們就完了!
※曹操之所以能稱霸一方,是因為手下有眾多謀士,你知道幾個?
※如果你穿越到三國成為一方諸侯,下面五大謀士,你會選誰輔佐你?
※三國謀士半數出自這個地方,是你的家鄉嗎?
※三國十大謀士,諸葛亮只排第六,他們都是哪裡人,做到了什麼官職
※在你心中三國第一謀士是誰?諸葛亮?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