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煙畫,曾與錢幣郵票並稱「世界三大收藏」

煙畫,曾與錢幣郵票並稱「世界三大收藏」

煙畫,曾與錢幣郵票並稱「世界三大收藏」



「品海小書」,大美煙公司,1890年,是國外傳入中國最早的煙畫贈品。

煙畫,曾與錢幣郵票並稱「世界三大收藏」



民國時期上海華成煙公司出品「京劇臉譜」香煙畫片,全套一百枚,均為彩色印刷曹操、張飛、包公、項羽、鍾馗、孟良、霸王、煞神等各式京劇人物臉譜,惟妙惟肖,背面印刷文字介紹。(局部)

煙畫,曾與錢幣郵票並稱「世界三大收藏」


民國時期紅樓夢香煙畫片,全套三十六張,正面彩色印刷紅樓夢重要章回之畫面,背面均印有相應情節文字介紹,紅樓夢題材香煙畫片存世極稀。

煙畫,曾與錢幣郵票並稱「世界三大收藏」



民國時期上海華成煙公司出品「京劇臉譜」香煙畫片,全套一百枚,均為彩色印刷曹操、張飛、包公、項羽、鍾馗、孟良、霸王、煞神等各式京劇人物臉譜,惟妙惟肖,背面印刷文字介紹。(局部)

2013年,我國唯一一座煙畫博物館於上海浦東開放,瞬間勾起了許多人當年的回憶。然而可惜的是,收藏周刊記者隨機走訪了10位80後、90後年輕人,他們均無一人認識煙畫為何物。當初的煙畫形式豐富多樣、內容精美,是無論老少,無論什麼階層的人都熱衷的玩物。在其風靡於二十世紀上半葉之時,更與錢幣、郵票並列被譽為「世界三大收藏」。


煙畫成為當時民眾認識世界的一種媒介


2013年10月,在上海浦東陸家嘴的高樓群里,馮氏煙畫博物館悄然開放,這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座煙畫博物館,共有5000多枚煙畫珍品展出。這個博物館的開放,勾起了許多國人的回憶。


不過如今說起煙畫,許多年輕人卻根本不知為何物。收藏周刊記者對10位80後與90後青年做了一次調查,均無人知曉。他們不曾想到,在20世紀上半葉,小小的煙盒卡片曾風靡一時,更與錢幣、郵票並列被譽為「世界三大收藏」。


煙畫,顧名思義就是煙商為了推銷香煙而放置在煙盒內、隨煙而贈送的一種小型畫片。

據研究資料表明,煙畫最開始是源於西方的發明,並在19世紀末期,由美、英等國傳入我國。在中國由於地域的不同,對它的通俗稱謂也非常多。如上海及江浙皖等地的人均稱其為「煙畫」,在北方,人民認為它是舶來品,故北京人叫它為「洋畫」「洋畫兒」,天津人喚之為「洋片」「洋片兒」或「毛片兒」,而廣東、港澳地區則大多呼它為「香煙公仔紙」,但在廣東也某些地方喊法十分奇怪,直接稱之為「洋鬼子」「野人頭」等。


事實上,在官方的說法上,煙畫也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如經常見諸報刊的煙畫稱謂為「洋煙畫」,而在政府公文的官稱是「香煙畫片」或「花片」。


雖然各地對於煙畫的稱呼都不成系統,不過我們也能從中看到,當年的煙畫真可謂是風行於全國上下。一枚枚小小的煙畫片兒,向國人展示了達芬奇繪畫、百老匯歌舞、莫里哀喜劇等等。


據有關研究顯示,在當時,特別是中下層民眾,沒有廣播、報刊,煙畫成為廣大民眾認識世界的媒介,是學習知識最直觀的讀物。煙畫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精美的印製,贏得了眾多的收藏者。收藏煙畫,曾風靡一時,上至文化名人、下至普通百姓,慈禧太后也熱衷於收藏煙畫。有些不吸煙者,也因對煙畫的喜愛而買下香煙,留下煙畫,香煙送人。

很多煙草公司重金聘用中外畫家


作為20世紀風靡世界的產物,煙畫在國際上的發展也曾有過兩個高潮。據研究資料表明,在20世紀初十餘年中,是煙畫發行的第一個小高潮。當時,美國煙草公司為大量推銷該公司生產的「品海」牌香煙,就開始利用人們對煙畫的興趣和收藏「熱」來創建「名牌效應」。隨後,英國和愛爾蘭也不甘落後,印製大量各種內容的煙畫隨煙附送傾銷到國外。


這是英美兩國煙公司以煙畫為「武器」而展開的一場煙草戰。據資料描述,僅在1901年至1902年間,雙方大約共發行了一萬五千多種不同畫面的煙畫,而且印製的煙畫題材新穎,質量精細,極具吸引力。


此舉帶動了整個國際煙草業的發展,隨後法國、日本、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等三十多個國家都開始印製煙畫,國內除北洋煙草公司、三星紙煙有限公司外,還有北京大象煙草公司、營口復口煙草公司、廣東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北京愛國捲煙及其他一些捲煙廠都紛紛發行煙畫隨煙上市。


據研究表明,實力雄厚的英美煙草公司,開辦了美術學校,設有專門的廣告部和繪畫部。國內煙草公司,面對強有力的競爭毫不示弱,也設立了自己的廣告部,重金聘用中外畫家。


據煙畫藏家李德生撰文介紹,最先掀起煙畫收藏熱潮的是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當時他們公司改「三喜」牌香煙為「喜鵲」牌,為了打響這一炮,早在一年前就重金聘請高手精心繪製了一套共一百二十枚的《紅樓夢》煙畫,製作精美,品格高致,瞬間就引起了收集熱潮,「喜鵲」牌香煙也真的隨之聲名鵲起。其中,倪耕野正是19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知名的廣告畫家之一,曾任職於英美煙公司廣告部。據研究顯示,他創作的香煙廣告畫色彩清麗、形象生動、層次感強。與諸多香煙廣告畫家風格不同,他不喜將多種品牌的捲煙「捆綁」後安放在廣告畫上,而是只將一兩種品牌的捲煙設計在廣告畫下部或邊角上。在這個年代,煙畫影響的不僅僅是煙民們,婦女、兒童、不吸煙者等廣泛的大眾都被商家列為潛在的目標。


可惜好景不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國內外煙草公司因各種原因停止了煙畫的生產,煙畫的發行就此進入了低谷期。


煙畫發展再次到達鼎盛時期,已經是30年代。根據不完全統計,國外在此期間發行了兩三千套煙畫,內容豐富,有科學文藝、軍事體育、動物花卉、自然景觀、電影明星等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以女性為題材的煙畫也大量出現。除了內容廣泛外,這一時期的煙畫發行量十分龐大,例如有一套1936年發行的「火車蒸汽發動機」竟印製了六億片。


有研究資料記錄,由於當時煙畫一路走紅,一位名為Colonel C.L.Bzgnall的商人還特地在英國倫敦創辦了一所煙畫公司。這家煙畫公司不僅發行了一億多片煙畫,還會定期舉行煙畫拍賣活動。


「清末仕女牌九」的 愛國之心


1886年,美國大美煙公司開始生產「品海牌」香煙,至於1890年,他們就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煙公司,經銷英美進口的各種捲煙,但是當時購買者寥寥無幾,公司為了打開銷路,除了在各處張貼大幅廣告,還有一個十分特別的做法。


當時,他們在每包紙煙中夾入一張煙畫,一面印英文,另一面為中文,上面寫道:「如有人將吸剩品海香煙空盒數至五十個寄往公司或親自送到上海晉隆洋行者,以此畫一本回贈,也堪玩目也。」此煙畫是國外傳入我國具有中文的煙畫鼻祖,而贈送的畫冊即「品海小書」,全冊包括底畫共12頁,24面,一面畫,一面文,圖文對照,並加贊語,正面印有品海香煙煙標各一,色彩鮮艷,內容是宣傳該公司從種植、採料、製造、裝運、銷售等制煙全過程。


隨後,英、美等國香煙在中國傾銷而大量輸入,煙畫也隨之引入,逐漸引起了國人的重視。


1904年,「鐵路總管」盛宣懷在上海創辦了三星紙煙有限公司,為了抵制外國香煙,生產蝙蝠、金魚牌等香煙與英美等國的煙公司抗爭,印製了纏足仕女21圖單色32片一套「清末仕女牌九」煙畫,片背為綠色,石筍、草蟲、獸頭、蝙蝠、瓶花和手卷六種圖案,隨煙贈送。煙畫上不印外文,以示愛國抗外之心。


最早的煙畫其實並無商業目的


眾所周知,煙畫的實質是香煙宣傳廣告,但實質上煙畫中最初產生之時,卻與商業目的並無太大關係。這是由於香煙最早並沒有硬盒盒套,煙商發現這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到損壞,也不便於攜帶與保存,於是襯以厚紙一張,使煙盒挺硬,以便於放於袋中保存。那張厚紙就是煙畫的雛型。後來,有些煙商會根據需求利用該厚紙一面印上動物花卉、人物風景等圖案作飾,另一方面仍留為空白,至此,就成為了最初的空白背煙畫。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李德生《煙畫》、馮懿有《中國老香煙牌子檔案》、李婷《煙畫對現代商業插畫的啟示》,雅昌供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點收藏 的精彩文章:

宋美齡的書法與畫作,與她的旗袍一樣美!
古人沒有相機,他們是如何形象地記錄生活的呢?
古玩市場的百年變遷
10個東西超難打開,用了這些技能,原來可以這麼簡單……

TAG:懂點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三張錢幣被稱為收藏界的帝王號,世間罕見
錢幣收藏的「八大黑馬」!
古錢幣成為了收藏界的「老大」廣大收藏家的不二之選!
熱門錢幣收藏:六大熒光幣
一枚古錢幣的價值與歷史,一直被收藏家們視為珍寶!
古錢幣已是收藏界的「王者」也是投資收益最大的藝術品!
母錢,錢幣收藏中的珍品
錢幣收藏是大眾收藏還是「小眾」收藏?新手重在「三多」
錢幣收藏中的極品收藏,一刀紙幣價值十萬,見到的都收藏了
錢幣收藏六禁忌
原來這就是錢幣收藏的「八大黑馬」!
古錢幣收藏的四大誤區
錢幣收藏「三字經」
這枚錢幣被稱為「中國古泉五十珍」,大家看看
藝術品錢幣收藏中開國紀念幣與大清銀幣
古錢幣已經紅過了整個收藏界,收藏界的一代翹楚!
錢幣收藏是一個大市場!
這幾枚古錢幣是當今收藏界的大熱門
古錢幣大揭秘;解說大清銅幣的收藏價值
錢幣收藏、歷史研究必備,《中國錢幣大辭典·民國編·商業銀行紙幣卷》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