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古代是靠右走,還是靠左走?什麼時候變成現在的方式?

中國古代是靠右走,還是靠左走?什麼時候變成現在的方式?

軍事傳統與汽車出現改變了左右方式


眾所周知,我國現在道路交通基本規則就是靠右側行走,或者行駛。這個「靠右走」的規則似乎是約定俗成的真理,但實際上我國正式「靠右走」的歷史遠不及「靠左走」長遠,這個簡單的規則中,蘊含著很多歷史典故與淵源。


如果從我國現有古代法律制度中去考證,很難找得到有關強製法的影子,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我國古代「靠左走」還是「靠右走」依靠的是習慣而非法律。

以右為尊,不適用於走路


據現有文獻顯示,「靠左走」是道路交通的基本習慣。依據我國文化傳統,「以右為尊」貫穿儒家文化的始終。古時寫字讀書,都是從右至左。祭祀排序,越是尊貴的人,位置越靠右。上朝之時,地位高的大臣會站在前排,但是同樣一排的,都以位置靠右側為貴,比如,右丞相的官職要高於左丞相,右史的官位要高於左史。但是,「以右為尊」的傳統只在一個地方不適用,那就是乘車和走路之時。古代出行乘車之時,如果是戰車,那麼靠右的人一定是長官,靠左的人是車夫;如果是日常出行,多人同乘,那麼坐在左邊的人一定是尊長。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安全。因為古代車行靠左,所以坐在右邊相對安全很多。同樣道理,如果幾個人一同步行出行,那麼,尊長要走在前面,如果尊長需要在行進中與人說談,那麼,地位稍低的人就要靠在右邊,這樣做同樣是為了保障尊長者的安全。對此,宋代大儒朱熹曾對弟子說:「凡侍長上出行,必居路之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古代是靠右走,還是靠左走?什麼時候變成現在的方式?


雖然自古以來我國出行都按照「靠左走」的傳統,但是在進出宮殿、房屋和城池之時,在唐代之前都尚無明確規定。開始的時候,各朝各國大都採取「金吾曉暝傳呼,以戒行者」的辦法,就是派遣「交通警察」在人群稠密之時負責指揮和疏導。其實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太好,因為進出都為一處,不論是通行還是檢查都存在隱患。到了唐代之時,像長安、洛陽這樣的大城市逐漸興起,每天進出城門的人數很多,僅靠「交管人員」每天的疏導往往無法及時達到良好的效果。在唐太宗時期,特別頒布法案規定出入城門必須按照「入由左,出由右」的規定進行。這是我國第一個對交通「來左去右」的規定,對後世影響極大。後世不僅出入城門按照此規則,其他諸如出入宮殿、房屋、校場、廟宇等都按此行事。當然,這些規則對皇帝並不適用,因為皇帝自古以來都要走「專用道」,進出「專用門」,如果有他人誤闖或僭越,那等待他的就是「十惡不赦」中的「大不敬」罪名,輕則流放處斬,重則全家受到連累。


宋代大儒朱熹曾以「靠左走」為例,向弟子說明「君子不欺暗室」的典故。有一天,朱熹與眾弟子行走在山路之上,弟子發現老師一直靠著左邊行走,因為左邊靠近山邊較為危險,所以弟子就勸老師說,這裡是山間小路,沒有必要遵守「靠左走」的習慣,靠右邊走能方便些。朱熹卻以「君子不欺暗室」為由拒絕了,仍然靠左側行進。他所堅持的觀點就是,君子應該做到人前人後都一樣,即使身邊沒有人,也要和身邊有人一樣,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修身養性。這個典故一方面反映出了在宋代「靠左走」早已成為社會習慣,另一方面也強調了君子自律的重要性。如果現代社會人們都能成為朱熹那樣的「君子」,道路上越來越多的監控攝像頭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搶道、酒駕、佔道、違規停車等不法現象也就絕跡了。


羅馬帝國的尚武讓靠左走成為傳統


「靠左走」不僅是我國古代的交通習慣,而且在古代歐洲也是同樣的習慣。古代歐洲靠左走的習慣起源於羅馬帝國,具體原因是軍事方面的原因。羅馬帝國的道路多為軍備所設置,騎士們上馬首先要從左側進行,左側路基會稍高些以便於騎馬,所以演變成為騎士「靠左走」。同時,戰士的佩劍多為身體左側,靠左側行走更有利於防備來自馬路對面的攻擊。如此一來,以軍事立國的羅馬帝國在擴張的過程中,將「靠左走」帶到了整個歐洲。必須強調的是,在歐洲道路交通發展過程中,18世紀中期以前並沒有明文的法律規定,主要依靠的還是歐洲各國習慣。歐洲「靠左走」的習慣在14世紀初期,還受到了教會的影響。在1300年,羅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稱「條條大路通羅馬」,同時他還規定,來羅馬朝聖者需要靠左側行走。這一來自宗教的提議影響很大,當時大多數國家都開始修建通向羅馬的道路,教民也都靠左側行走。當然,也有很多歐洲人和國家仍然有著自己的獨立風格。比如,法德兩國是傳統大國,道路平坦,乘坐馬車的要比騎馬者更多些,靠右側行駛的馬車更容易保證安全,同時,這兩國農業發達,農民在趕車揮鞭之時,坐在左邊更順手些,所以更多的選擇從右側行駛。但是,法德兩國貴族仍大都保持靠左行走的習慣。


拿破崙的強權讓靠右成為常態

既然古代歐洲和中國大都保持著靠左走的習慣,那麼為什麼到了近現代社會發生根本變化,形成了「靠左走」和「靠右走」兩大陣營呢?這首先要從法國大革命說起。法國革命後,革命黨人曾以「革命的恐怖代替反革命的恐怖」,對往日貴族的殘酷誅連,使得昔日貴族倍感擔心,所以,他們大都改變了昔日行走習慣,開始與農民一樣靠右側行走以掩蓋自己身份,漸漸的「靠右走」成為法國新風尚,也成為革命的風向標。隨著拿破崙帝國的節節勝利,大半個歐洲已經臣服法國,包括西班牙、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比利時、俄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將行路習慣改為「靠右走」。後來,大家發現馬車在高速運行之時,靠右側行駛和駕駛確實比靠左側更為安全,尤其是在機動車問世以來,「左手駕駛,右手換擋」的方式遠比「右手駕駛,左手換擋」好得多,自此,「靠右走」開始大規模出現。


「靠右走」的陣營在美國加入後力量對比開始發生變化,漸漸佔了上風。美國原是英國殖民地,在獨立後,尤其是在法國大革命後開始劃清與傳統歐洲封建主義的界限,賓夕法尼亞州率先在1792年通過了「靠右走」的法案,其他各州紛紛跟從,在南北內戰結束後,全美加入了「靠右走」陣營。隨著美國的加入和現代汽車的普及,「左轉右」的風潮開始顯現。首先為了追隨美國而改變自己習慣的是加拿大,於1923年完成了全國「靠右走」的法案。英國也想加入「靠右走」陣營,於1960年提出改革議案,但是終因成本過高而中途放棄。瑞典「左改右」的決心很大,於1967年強行通過「靠右走」的法案,甚至通過軍隊維持秩序強制國民統一整改。巴基斯坦原屬英國殖民地,後來也想「左改右」,但其失敗的理由卻是駱駝的原因,作為該國主要交通工具的駱駝非常固執,難以改變,所以作罷。還有很多國家是被迫「左改右」的,比如奧地利、捷克、匈牙利等國是因為二戰期間德國佔領而改成靠右行駛,朝鮮南北分立,北朝鮮因中蘇原因「左改右」,而韓國則是因為美國而「左改右」。當然,也有「右改左」的例外,那就是琉球(沖繩)。琉球原是靠右行駛,在美軍將行政權交由日本後,日本花費很長時間才在1978年將其改為靠左側行駛。


中國靠右還是靠左,實在太糾結


至於近現代中國「靠左走」還是「靠右走」的選擇中有過反覆。如前文所言,我國歷來都是「靠左走」國家,但是在汽車引進之後,情勢卻發生了變化。十九世紀後期,我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社會,英國勢力範圍在長江流域和以南區域,而北方多以德法俄勢力範圍。因此,在汽車進入中國後,出現了南北各不相同的兩種行車方式——南方靠左,北方靠右。後來,在日軍入侵時期,淪陷地區汽車靠左行駛,其餘國土則按照國民政府於1930年發起的「新生活運動」而統一規定為汽車靠左行駛。

中國古代是靠右走,還是靠左走?什麼時候變成現在的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援華汽車基本來自美國,這就產生了美國車為適應中國「靠左走」而需要額外改裝的現實問題。抗戰勝利後,很多中國城市尚存大量美軍部隊,因為兩國道路交通規則的不同導致的事故多有發生,國民政府對此進行了調研。如同1946年2月9日的《申報》指出的那樣,「因為軍用汽車雲集,運輸量激增,均有行車秩序混亂的發生,及肇禍傷人的不幸事件。靠左行駛,或不習慣,擬改為靠右行駛,以謀矯正一切弱點」。當時的國民政府軍委會提議行政院立法通過了「靠右走」的規定,行政院按照軍委會的意見出台了《改進市區及公路交通管理辦法》,其中規定:「車輛一概靠右行駛,轉彎時除交通警察特准外,一律靠右邊順轉。人獸力車應絕對緊靠右邊。」至於公路上的行人,國民政府認為中國「靠左走」實為傳統不易更改,所以仍規定「行人靠左」。後來有學者提出,如果雙向車道,人車共行,那豈不容易發生對撞事故?所以,後來國民政府規定,「如有人行道,行人須走人行道,不得走行車道;如無人行道,行人靠邊走」,這才開始全國車人共同「靠右走」。

中國古代是靠右走,還是靠左走?什麼時候變成現在的方式?


新中國建立後,依照此規定,直至今日。儘管在文革中,很多紅衛兵認為「靠右走」有「右傾之嫌」,應該「靠左走」才對,但是,文革「改道」並未持久。


中國古代的道路交通法是什麼


現有歷史資料表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車輪的國家。據查早在上古黃帝時期,黃帝看到風吹草轉,於是心生靈感,他將「橫木為軒,直木為轅」做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車輪。有了車輪後,我國古代道路交通和運輸力量發生了根本變化,改變自然的力量就增強了。車輪的發明對中國早期經濟和軍事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人們為了紀念黃帝的這一發明,尊稱他為「軒轅氏」,這一稱呼一直被沿用至今。


在發明了車輪後,人力車和獸力車開始出現,漸漸地形成了道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考古發現,那時候中國人已經開始建造公路和橋樑。到了商代的時候,人們使用石灰築路,並修建木橋方便通行。到了周代,隨著戰車的出現和國土的擴大,一方面要修建更寬、更平和更長的道路,另一方面也要應對日趨繁忙的道路交通,所以自周代開始,國家開始正式設立「司空」作為管理國家土木建設和道路交管的專門性官職。司空權力很大,地位很高,屬於皇帝之下「三公」之列,可見周代對國家建設的重視程度。正是因為周代對道路交通的額外重視,所以周代開始造路被形容成「周道如砥,其直如矢」,這種又平又直的道路為維護國家統一,方便各路諸侯朝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秦代統一六國後,進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的改革,旨在推行全國統一的道路標準。有人會問,「車同軌」的重大意義究竟在哪裡?「車同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的交通強製法,按規定全國不僅要建成標準統一的道路(五尺路),而且還要將車的軸距調整一致。為什麼要強調軸距呢?因為秦時戰車沒有輪胎,長時間行走會造成地面出現固定痕迹,有時候這些痕迹會很深(高達數秦尺),這就客觀上形成了車在行進中,輪子會沿著車痕行使。統一之後的車輛標準為六尺(秦尺),約合1.38米,這樣一來,統一標準的車就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飛馳了。這就好比現在國家統一了鐵軌的寬度和火車輪子寬度一樣,非常有利於道路交通便利。


漢承秦制,在道路交管方面設立了「郵、亭、驛、傳」四種級別,五里設郵,十里設亭,三十里設驛或傳,這些機構有兩個責任,一是負責本地安保工作,二是維護公路。漢代設立的「亭」級機構(相當於現在的街道辦事處、公路局和派出所的合體)有近3萬個,因為漢高祖曾擔當過亭長,所以他對公路建設尤為關心,在他的努力下,漢代國家公路高達15萬公里。其中向西延伸到黎巴嫩和伊朗的道路又被稱為「絲綢之路」。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其道路建設也到達古代時期的頂峰,甚至已經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高速公路」,在一些鏈接大城市的馳道上,竟然可以達到每天行進500里的速度。難怪唐玄宗時期,楊貴妃的荔枝從嶺南運往長安,送到美人手中之時,荔枝竟然還沒有變色。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制定出的《儀制令》成為中國最早和最全面的道路交通法則,其中的影響至今仍在。《儀制令》由唐太宗親自發布實施,主要規制目的在於「禮儀」方面,同時也將道路交通也作為重要一條加以單獨規定,即「凡行路巷街,賤避貴,少避老,輕避重,去避來」。為什麼說《儀制令》對中國古代交通制度有著最為關鍵性作用呢?原因有三個:


第一,《儀制令》將儒家的「禮」作為道路交通的基本規則。在強調道路交通秩序和效率的同時,重視尊卑有序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太宗所言「朕聞教化之本,禮讓為先,欲設規程,在循典故。蓋以中興之始,兆庶初安,將使知方,所以漸誘」,說的就是道路交通要以「禮讓為先」,又盡量避免了太過繁瑣,反映出唐初政府對民間的教化政策。


第二,《儀制令》強調了效率與安全作為道路交通的核心理念。在該規定中的四原則里,有一半是強調道路交通效率與安全的,「輕避重」說的就是兩車相遇,載重量輕的易於掉頭,有助於效率和安全,「去避來」影響更大,至今仍有「先來後去」的習慣存在。當然,僅靠這四個原則維持唐代巨大而繁忙的交通體系是遠遠不夠的。後來在《唐律》依據這些原則衍生出系列具體條款,比如「不得在街市走馬」、「不得在人眾中走馬」的規定,在後世演化成為「限速」和「人車分流」等現代交通規定。「以船載客,需事先訂價,不得超載」的規定,在現代演化成為禁止「超載」的規定。「不得在中流索價」的規定演化成為保護乘客交易安全的現代條款。「出航,要避風浪」的規定,成為現代社會風浪預警的鼻祖。由此可見,唐代我國交管立法已經和現今相差無幾。甚至還有類似「凡有節者有爵者至,則為之辟」的規定,說的是一旦出現有外國使節經過之時,交通警察應該暫時封路,與現今北京臨時性交通管制同出一轍。


第三,《儀制令》強調了違反交通管理辦法之後的懲罰性措施。任何一部法律,如果沒有否定性評價,那麼這部法律的執行力度就會不夠。違反《儀制令》的法律責任和執法部門規定的非常清楚,「委本縣所由官司,共切廵察。有敢犯者,科違敕之斤罪」,說的就是由縣級主管部門掌控交管事項,對於那些敢於觸犯法律的人將嚴懲不赦。具體懲罰措施較為嚴厲,按照相關規定,「諸違令者,笞五十,別式減一等」,說的是要打屁股打五十下,這已經是較重的刑事處罰了。對此,《唐律疏議·違令》解釋道,「令有禁制,謂《儀制令》『行路賤避貴、去避來』之類,此是『令有禁制,律無罪名』,違者得笞五十。」這種解釋說的就是違反交通規則,雖然沒有明確罪名,但是已經違反了《儀制令》的基本原則,所以要「打五十大板」。有人認為,違反交規就要打五十大板,處罰過於嚴苛。其實不然,真正實施刑法的例子很少,這些強硬性規定大都起到的是震懾性作用。正是這些較為原則和嚴苛的規定,保障了唐代開元以前的道路安全,促進了國家發展,使得唐初商客「遠道數千里反不持寸刃」,一片和平祥和景象。杜甫曾為此寫下了,「憶昔開元全盛日,九州道路無豺狼。」的詩句。


來源:互聯網胡蘿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星台365 的精彩文章:

萬曆皇帝為何30年不上朝?卻打得日本300年不敢出門!
月球上不斷出現各種神秘物體 美國和俄羅斯為何要隱瞞事實?
她是希特勒的秘書,95歲高齡時,爆出一個困擾她60年的秘密
人類作死差點成功的一次「古巴導彈危機」:詳解!

TAG:觀星台365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第一代網紅,看看他們現在都變成什麼樣了?
小時候與現在的對比圖,胖妞變成范冰冰,小時候丑長大居然這麼好看?什麼操作?
他們是如何把夢想變成現實的?
都說把蚯蚓切開就能變成兩隻,這是真的嗎?
陳偉霆是怎樣從一個北漂,變成現在的全能王,經歷了什麼你知道嗎?
是什麼讓一場從說走就走的旅行變成了一段虔誠朝聖之旅……
一塊菜地能變成什麼?它是在怎樣影響中國?
我們的紋身,在十幾年後都變成啥樣了?
為了晉陞,你是不是也正在變成馬屁精?
後來的我們,有沒有變成最好的我們,還是滿身遺憾的黯然離場?
外蒙古是怎麼獨立的?我們國家的領土又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吳綺莉轉變的也太快了,之前還是不滿,現在又變成支持了?
擦!還有這種操作,庫里變成左手將,這些球你看過嗎?
霍金走了!但是他給人類,留下了寓言!如變成真的,那太可怕了!
老闆說能把貴賓變成胖子,結果還真辦到了,但是這還是一隻狗嗎?
我們變成現在這樣 是迫不得已的!
三年前因為長得像馬雲走紅的范小勤,現在變成了這樣!
曾經說「沒錢就去中國,中國錢好掙」的張娜拉,如今變成了這副慘樣
如果日本脫離美國,將會變成什麼樣?真相沒有你們想的那麼簡單
還有這種操作!庫里變成左手將,這些球你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