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董瓷器鑒定:瓷器上的紀年類款識有多少種類型?

古董瓷器鑒定:瓷器上的紀年類款識有多少種類型?

瓷器上的紀年類題記有多少種類型?


「款識"又稱"銘文」,本指古代鍾、鼎等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後來就泛指在各類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記錄器物製作的時間、地點、工匠姓名、作坊名稱等的文字。


明清時期是我國陶瓷各種款識發展、成熟、完備的時期。這時期的「款識"才真正能為研究、鑒定提供比較重要的作用,所以歷來受學者們重視。

紀年款是標明瓷器製作年代的一種款識,在款識中佔有較大比例,可分為三種:第一種為年款,即以帝王年號為紀年的款識,也稱朝代款,如「大明宣德年制」等;第二種為干支款,即用天、干、配、地、支來標明器物具體年份,如「大清康熙丙午年制」等;第三種為不書具體年代的款識,如「大明年造」,多用於民窯。字體有楷、篆、行草等,排列方式有橫書、豎書,三行、二行、一行不等。用料有青花、彩繪等。明清官窯紀年款書寫規範,而民窯則為隨意,這也是判斷官、民窯器物的標準之一。

古董瓷器鑒定:瓷器上的紀年類款識有多少種類型?



1.早期紀年款

從目前所掌握的資料看,陶器上的紀年款最早見於秦、漢時期,瓷器上的紀年款首載於三國時期。秦、漢至元代,紀年款日趨多見,落款方式以刻、劃為主,另有彩書、墨書和模印。其特徵是:文字內容不統一,落款位置不固定,款式無定製,不見批量落款,一種紀年款往往只用於某一件器物。


2.秦、漢紀年款


秦代瓷器尚無單獨落紀年款的習慣,但有些銘文中的紀年內容同樣起到紀年款的作用。這些銘文大多印、刻在陶器上,字體多為小篆,字體方正、筆道圓潤、章法和諧、布局合理,是研究秦代統一全國文字的重要佐證。


漢代瓷器上的題記遠不如陶器題記那麼豐富,這主要是因為瓷器本身尚處在發展的初期,釉下書寫或刻劃的藝術表現形式還沒有被廣泛採用。


3.三國紀年款

最早帶有紀年款銘的瓷器就誕生在三國時期。其特點是:釉下刻劃,字體較草率,落款位置不固定,文字內容不統一。


4.唐、五代紀年款


唐代紀年款主要為唐宣宗大中年問(847--859年)的款銘,如"大中二年」、「大塑"等。其次為憲宗元和年,如「元和三年二月三十日」等。另有武宗會昌年問(841—847年)、文宗開成年問(836-840年)、昭宗光化年間(898…901年)的款銘。五代瓷器上的紀年款見有「貞明六年」(92()年)、「天成四年五月五日造」(929年)等。主要見於越窯和長沙窯瓷器,刻劃款者多為越窯,釉下彩寫款者多為長沙窯。款識字體多為草書,楷書少見,落款位置不固定。


5.宋代紀年款


有紀年款的宋代器物,除各種陶瓷日用品和生產工具外,還有一些專為寺院燒制的供器、塑像及喪葬用具等。紀年大多為北宋年號,只有少數為南宋年號,主要見於越窯、龍泉窯、定窯、耀州窯、磁州窯等瓷器上,既有刻劃、模印款,又有墨書、彩書款。磁州窯系瓷器上的紀年款多為釉下彩書,越窯、龍泉窯瓷器上的紀年款多為刻劃。

6.遼代紀年款


遼代瓷器的紀年款,主要見於契丹族獨有的器物雞腿瓶上,均為赤峰缸瓦窯的產品。其紀年款有「軋二年田」、「軋三艾二十一」等。這裡的「軋」和「艾」都是契丹文,分別為漢文的「乾統」和「月」。


7.金代紀年款


金代陶瓷紀年款以墨書款較為多見,另有釉下彩書寫款和刻劃款。落款的位置多在器物的外底、足部,也有落於腹部和內底的。金代瓷器上還有一種只書年號、不書具體年代的款識。紅綠彩瓷器上見有「泰和」、「正大」等款,耀州窯青瓷殘片上見有「貞元」款。

8.元代紀年款


主要見於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鈞窯、耀州窯、定窯瓷器上。既有彩書、墨書,也有刻劃款。多落款於器底、肩、腹部等。如英國倫敦大衛德基金會藏的元青花雲龍紋象耳瓶,頸部書青花楷書「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可作為標準元代器物。

古董瓷器鑒定:瓷器上的紀年類款識有多少種類型?



9.明代紀年款


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形式以書寫為主,極少刻、印者。比如:明洪武紀年款多沿襲元代遺風。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官窯瓷器上開始冠以帝王年號款並成為定製,但絕大部分不書年款,開啟了明、清景德鎮官窯瓷器上書帝王年號款之先河。明宣德年間(1426—1436年),官窯紅年款在明、清各朝中最為複雜。可分為「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兩種,有青花料書寫款、礬紅彩書寫款、錐刻款和模印款等。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紀年款有「大明成化年制」和「成化年制」兩種。主要體式為青料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圍以青花雙圓圈或雙方框,也有極個別無邊欄的。落款位置多在器物外底。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年款有「大明弘治年制」和「弘治年制"兩種,以「大明弘治年制」為多,主要見於景德鎮官、民窯瓷器上。明正德年間(1506—1 521年)官窯年款有「大明正德年制」和「正德年制」兩種,字體均為楷書,其中又以「正德年制」居多,有青花料或礬紅彩書寫款,也有暗刻款。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紀年款有「大明嘉靖年造」、「大明嘉靖年制」、「嘉靖年制」三種。文字排列有直、橫兩種,題寫方法有毛筆書寫、刻劃和模印三種。可分為青花料書寫款、硯紅彩書寫款、暗刻款及刻字塗金款等,但以青花料書寫款最為多見。明隆慶年間(1567—1 572年)年款有「大明隆慶年造」、 「隆慶二年製造」、「隆慶貳年」、「大明隆慶五年吉日」五種。均為楷書款,不見篆書款,且絕大多數為青花料書寫。明萬曆年問(1573—1 620年)紀年款主要有「大明萬曆年制」、「萬曆年制」、「德化長春」、「萬曆年造",四種。有青花料或紫彩書寫款,也有刻劃款或在刻劃款的筆划上填綠彩的。落款位置較複雜,常見於外底,另有內底、外口沿、肩部等。青花燭台則書於承盤下。明天啟年問(1 621—1627年)紀年款一般為「天啟年制」、「天啟年造」四字,另外還有「大明天啟年制」、『『天啟元年」、「天啟八年」等。主要見於景德鎮瓷器上。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紀年款題寫官窯款的器物極少,民窯款較多見。目前僅有「大明崇禎年制」、「大明崇禎元年」及「崇禎丁丑」(1637)款的器物。

古董瓷器鑒定:瓷器上的紀年類款識有多少種類型?



10.清代紀年款


此時的紀年款主要有以下特徵:順治官窯年款均為青花料楷書,一種為「大清順治年制」六字雙行款,另一種為「順治年制」四字雙行款,款外無邊欄。康熙紀年款書寫方法有筆書、凹刻和凸雕多種,書體可分為楷書、篆書、行書,文字除漢字之外,還有滿文、迴文、藏文。題款除大多用青花料外還有用紫、天青色、湖水藍、黑、黃等彩料題款,並有白底黑字、白底藍字、白底紅字等多種形式。康熙官窯早期作品多無年款或僅有干支款,中晚期大量使用楷書年款,晚期出現少量篆書款。雍正官窯楷書年款最為多見的是以青花料書於器物外底的「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或三行款,外圍青花雙重圓圈或雙線方框。乾隆年間(1736-1795年)款有「大清乾隆年制」、「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種。嘉慶年問(1796-1820年)年款主要有「大清嘉慶年制」、「嘉慶年制」兩種,還有「嘉慶年制」、「嘉慶元年」、「嘉慶廿三年九思堂」等款,以篆書為主,少有楷書。道光年問(1821—1850年)官窯瓷器年款多為「大清道光年制」篆書六字款,楷書六字款較少見。咸豐年問(1851—1861年)復興起以惜書為主的風氣,官窯瓷器年款以「大清咸豐年制」六字青花楷款最為多見。同治年問(1862-1874年)官窯瓷器年款以楷書為主,兼有篆書,有六字款和四字款之分。光緒年問(1875一1908年)景德鎮官窯瓷器年款多為六字,四字較少,字體楷、篆並用,楷書較為多見。宣統年間(1909—1911年)官窯瓷器年款多為「大清宣統年制」六字,分為青花、紅彩、紫彩、墨彩款與暗刻款。


11.「大清年制」款


只書時代不書具體年號的特殊紀年款,源於明代景德鎮窯,明代已有「大明年造」和「大明年制」兩種。清代的「大清年制」款不多見,字體有楷書和行書兩種,以青花料書於外底,四宇分雙行排列,外圍雙圓圈。其中較為草率的行書款為康熙早期款識,工整的楷書款字體同官窯年款一樣,為康末雍初作品。


12.民國紀年款


主要是指袁世凱洪憲政權時期景德鎮瓷器上的紀年款。袁世凱1912年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915年12月接受擁戴推行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把大總統的稱號換成了洪憲皇帝,後在全國一片反對聲中,於1916年3月23日被迫取消帝制,複位為大總統,於同年6月6日病死。洪憲瓷的真偽是研究20世紀中國陶瓷史一個頗富爭議的問題。

古董瓷器鑒定:瓷器上的紀年類款識有多少種類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圈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黃釉?黃釉有哪些種類?
什麼是藍釉?藍釉有多少種?
什麼是紅釉?紅釉有哪些種類?

TAG:古董圈 |

您可能感興趣

館藏康熙瓷器底足:各類款式
冬季衣櫥里最必不可少的一件單品,除了羽絨服,就是各類款式的大衣了
李易峰金絲眼鏡,歡迎加入禁慾系斯文敗類款男神!你被誰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