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何清鎮府會慘敗,援英者是英軍的三分之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何清鎮府會慘敗,援英者是英軍的三分之一


說到1841年5月底的鴉片戰爭,歷史書上大家都知道的吧。書上是這樣描寫的,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



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何清鎮府會慘敗,援英者是英軍的三分之一


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特別是廣州城北的三元里爆發了中國民眾抗英事件,後來因為這個事件被寫入歷史教材而廣為人知。但少為人知的是,就在三元里民眾抗英的同時,有不少的民眾卻成為英國軍隊的後援。


據《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記載,光鴉片戰爭結束之後,經過官府調查,援英者多達1200多名。差不多接近英軍的三分之一。不僅僅是在三元里,在兩次鴉片戰爭中,有許多的中國民眾為英法軍隊服務,他們為這些侵略者提供後勤,刺探情報、引路,甚至還有人直接參与作戰。



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何清鎮府會慘敗,援英者是英軍的三分之一


不管放在以前還是現在,這些人肯定算作漢奸。1841年2月,當時鴉片戰爭清鎮府最高統帥琦善曾經上書道光:打不過英軍的原因就在於廣東民眾除已為漢奸者外,其餘民眾咸被英軍誘惑以助敵勢。可想當時的援英者數量是多麼的龐大。


甚至,在戰爭的時候,剿滅「這些援英者」比抗擊英軍更緊要。那這些所謂「援英者」是怎麼來的呢?其實他們大多數原本是和英國貿易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中國商人和苦力。當時在中英交戰的時候,這些國人唄那些所謂的愛國者排斥。而紀律散漫的清兵為了謊報戰績,濫殺這些人,還標榜他們為「漢奸」,造成了很多人加入了援英者。



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何清鎮府會慘敗,援英者是英軍的三分之一


當時的英軍在發動戰爭之前甚至還調查過當時社會的內情,說中國東南沿海的居民「特別愛貿易」,而且「絕不熱愛他們的韃靼統治者」,在戰爭中要「盡量少與人民做對」。在戰爭期間英軍還用中文張貼的布告,說英軍的作戰對象是清政府而不是中國人民,甚至還宣稱英國人是廣州「這個城市真正的保護者」。


雖然這些人為了生存是迫不得已,但不管是任何時候,出賣民族都是不對。鴉片戰爭結束後,道光皇帝想要嚴懲這些援英者,但是迫於英國的壓力,這些人被赦無罪。



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何清鎮府會慘敗,援英者是英軍的三分之一



這樣造成了14年後,英法發動了的「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所到之處,行商、小商販、疍民、匪徒、會黨等各色人物又一次成為「漢奸」。1857年英法聯軍佔領廣州後還成立由廣東巡撫柏貴為首的傀儡政權,更造就了一大批「漢奸」官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談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鴉片戰爭前,道光帝審訊英國俘虜,問了三個關於英女王的露骨問題
古代日本女人可以上戰場,白天打仗晚上陪寢,被抓後只有兩個選擇
李鴻章訪問德意志,炫耀剿滅捻匪,俾斯麥說了一句話讓他羞愧難當
隋文帝楊堅為何廢掉太子楊勇?不能怪楊廣,只怪太子不會做人
明朝有位皇帝口味不一般,修豹房養女人,上演真實版美女與野獸

TAG:笑談五千年 |

您可能感興趣

《英雄烈士保護法》捍衛英者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