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想當官就去清朝,幾百萬就可以買個縣官

想當官就去清朝,幾百萬就可以買個縣官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人生在世能混個一官半職的,就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即使擠不進官場,也會給自家門楣貼上副「耕讀傳家遠,讀書繼世長」的吉祥對,以示自己並不是普通農家。其實,最早的官,都是世襲的,遠古時代的人民,那是分為三六九等的,治理國家那是貴族的事,其他人靠邊,該幹嘛幹嘛。社會等級放開後,普通人家的子弟才有機會進入官場的。古代中國的官場,官吏的來源無外四種:一是世襲(接班繼承),老子英雄兒好漢;二是優選,如舉孝廉、行科考等,俗稱之為科班;三是軍功,四是花錢買官,是為捐班。你花錢就可以做官,尤其是清朝,那是登峰造極,那麼在清朝花錢最高能買到什麼級別的官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賣官並不是清朝的專利。在古代從秦朝開始,幾乎歷朝歷代都存在賣官的事。如漢武帝為了湊錢,就經常賣官,而且犯了罪的人交點錢就可以放回去。到了東漢漢靈帝得時候,賣官鬻爵那更是嚴重。而大清賣官可謂是最成功,運用最深入的一個。清朝最早的賣官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年。當時國家初定,需要大量錢財,因此康熙下令,只要向朝廷捐獻糧食500石,或者白銀500兩,年輕的可以直接上最高學府國子監讀書,其他不願讀書的可以給個九品芝麻官的頂戴花翎,但是,當時這個官那是榮譽性質的。

賣官雖然賣官,但是還有一些硬性的規定,主要是三點,第一,吏部和禮部的的官不能賣,出多少錢都不賣。這主要是考慮到吏部那是管理人事的,這要是出了問題,大清就完了。還有禮部是管祭祀制度,各項管理制度的,因此也不能賣,賣了就亂套了。第二,京官只能賣到五品郎中。這個是極限,這主要是因為,京官級別高的都是要參加早朝,制定國家大政方針的,因此不能賣太高。而且,價格那是明碼標價,5品郎中是9600兩白銀,6品的京官主事,標價4620兩白銀。第三,地方官員最高到道台,這個級別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了,而且價格也是很明白,四品道台要16400兩,知府也就是市長要13300兩,縣長要9600兩等等。因此,在清朝中後期,財政捉襟見肘,因此賣官十分猖獗。

另外還有一種擺不上檯面的就是私底下賣官買官。這個錢不入國庫的,是到私人腰包的。這在當時不被允許的,抓住了是要判刑的,但是,由於金錢的誘惑力太大的,哪怕冒著殺的危險也有人樂此不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若你穿越到清代,千萬別當官,光是這4件事就沒幾個人能受得了
若在這個朝代當官,再大的官都沒有薪水,想掙錢則全靠自己去搶
有錢就可以當官,乾隆年間永遠只貴一口價,兩輩子積蓄買不來縣令
曾國藩推薦他當官,他說:清朝還有50年就滅亡了,我不去,應驗
清朝當官最久的人,屹立官場52年不倒的秘訣是:多磕頭,少說話
康熙尋找一個老人幾十年,答應讓他當官,找到後卻下旨:誅九族!
一種沿用到清朝的人才選舉制,讓百姓也可以入仕當官
清代當官最久之人,長達52年歷經三朝都不倒,後世對其褒貶不一
張居正說:千里來當官只為吃和穿,萬曆皇帝聽後大怒將其抄家籍沒
老同學本想追隨戴笠當官,不料官沒當成,還坐了半年牢!
黑痣長在這四個位置,當官當大官,賺錢賺大頭錢!
書生太窮妻子改嫁,當官後又想復婚,書生倒了盆水:收起來就復婚
民間故事:官癖!死後還想當官,看不清現實,鬼當官成癮!
老百姓常講一句俗語,表現好的還能當官,如今卻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宰相當官太過清廉,皇帝都看不下去,下密旨:多貪點
這個當官的貪得無厭,竟把稅收到30年以後,但對日軍卻剛硬無比
清代官員中哪些人可以讓兒子直接當官?起碼需要這個級別
李鴻章真是大清裱糊匠嗎?他當官幾十年,一共貪了多少錢?
這幾個月份出生的人不容小覷,以後不是當官就是老闆
這個皇帝太荒唐:想當官得凈身,將只「丑豬」當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