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鑒齋書房用具(八)——水盂 硯滴

一鑒齋書房用具(八)——水盂 硯滴

水盂,裝研墨用水的盛水器,又稱水丞。水盂起源於漢魏,發展至明清兩代。文人在使用中發現,用水盂往硯堂上倒水時,往往水流會過量。因此,為了便於掌控水量,就應運而生了另外一種器物,這就是硯滴。硯滴又稱水滴、水注、書滴、蟾注等。硯滴與水盂的有所區分,帶嘴的叫硯滴,無嘴的叫水盂。

文房用具中,一鑒齋收有多件水盂和硯滴。

水盂為古時文房用具中必備用具,盛水不過數滴,卻有積水成淵的雅趣。目前所見水盂實物,以魏晉時為最早。晉代、南北朝時水盂多為青瓷。宋人趙希鵠在《沿天清錄集》中註:「晨起則磨墨,汁盈硯池,以供一日之用,墨盡復磨,故有水盂。」明、清兩代水盂品種豐富,有玉、石、瓷、料、紫砂等。

一鑒齋所用水盂,多為瓷、紫砂、角等材質。下圖這件紫砂水盂,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的紫砂作坊「鐵畫軒」所制。這件紫砂水盂,曾多次出現在一鑒齋文章配圖中。

下圖這件青花瓷水盂,是一鑒齋上鏡率最高的一件水盂了。多數硯試墨,用的都是這件水盂。

另一件常用的青花瓷水盂,古意十足。

硯滴,滴水入硯的文房用具。晚清民國時期的許之衡著《飲流齋說瓷》有云:「凡作物形而貯水不多則名曰滴。」 硯滴要晚於水盂出現。從傳世品和出土器物來看,硯滴的出現不晚於漢代,最早為銅製,後改為陶、瓷、玉、石等材質。其樣式不定,歷代均有創新。

硯滴相對於水盂,造型更加小巧別緻。一鑒齋所用硯滴,多為銅、錫制,少量瓷質。

筆者每每外出,均會參觀各地的博物館,拍攝館藏文房用具是必做的事情。下面展示一些博物館館藏水盂和硯滴。

武漢博物館館藏水盂:

蘇州博物館館藏水盂與硯滴:

杭州博物館館藏水盂與硯滴: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藏水盂與硯滴:

?海棠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鑒齋之文人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一鑒齋之文人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