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紅軍東征,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昭告天下,今全文無刪節批露

紅軍東征,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昭告天下,今全文無刪節批露


史海拾記


【筆記君簡述:歷時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可謂跌宕起伏,抗戰的故事在各個地方都有流傳,抵禦外辱,堅決捍衛祖國完整統一是不變的決心,而在此期間湧現出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件和人物,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今天開始陸續發布抗戰系列筆記,緬懷先烈事迹,繼承先烈精神。今天介紹毛主席簽發《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的始末。】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經二萬五千里長徵到達陝北,結束了歷時一年之久的戰略轉移,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並且廣泛徵求黨中央各位負責同志的意見,根據國際國內的形勢,做出了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和民族抗戰的指揮部放在了大西北的決策,現在回看這個決策是非常正確的,既讓紅軍有了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又為抗日積蓄力量。



紅軍東征,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昭告天下,今全文無刪節批露


博古、周恩來、朱德、毛澤東合影


當時,中華民族正處於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前面提到的冀東侵犯以及幾個重要城市的失落,使日本導演的「華北五省自治運動」得以順利進行,華北五省實際上已名存實亡,國民黨黨部等等都已撤離,不允許有任何反抗日本的組織存在 。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局下面,國民黨政府卻繼續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正在調動幾十萬大軍對陝北蘇區大舉進犯,妄圖乘中央紅軍立足未穩之際,一舉消滅之。


陝甘蘇區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經濟落後,交通閉塞,蘇區的鞏固與發展受到很大限制。而這時的中央紅軍減員極大,裝備極差,亟需擴紅籌款,休整補充。陝甘蘇區,不僅無法解決紅軍的燃眉之急,也難以供養大批部隊和機關。



紅軍東征,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昭告天下,今全文無刪節批露



為此,中共中央於1935年12月在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國際發展形勢和中國將來的發展方向,討論了轉變黨的策略方針的必要性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和政策。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為副主席,確定了紅軍軍事戰略的基本原則是:把國內戰爭同民族戰爭結合起來;準備對日作戰;擴大紅軍。紅軍的軍事部署和作戰行動,應確定地放在「打通抗日路線」與「鞏固、擴大現有蘇區」這個基點上。具體步驟是:把紅軍行動與蘇區發展的主要方向,放在東邊的山西和北邊的綏遠等省,提出了「抗日反蔣、渡河東征」的口號。



紅軍東征,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昭告天下,今全文無刪節批露



當東征紅軍轉戰河東之際,入晉增援的國民黨中央大軍沿同蒲線和正太路進入山西,總指揮陳誠坐鎮太原,與閻錫山共商「剿匪」大計。駐守於洛陽、潼關及關中一帶的國民黨部隊也加緊對陝甘蘇區的圍攻,並沿河北上,封鎖黃河渡口,包抄紅軍後路,企圖將紅軍主力圍殲於黃河東岸的呂梁山區。


期間艱苦,非親歷者不可知。


紅軍東征,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昭告天下,今全文無刪節批露



為避免大規模內戰的爆發,爭取和團結一切抗日愛國力量,擴大統一戰線,積蓄抗日力量,毛主席先後派遣周恩來、李克農前往洛川和延安,與東北軍愛國將領張學良秘密會談達成了東北軍、西北軍與紅軍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協議。同時又利用蔣、閻矛盾,通過多種渠道,對閻錫山作了大量統戰工作。在此情勢下,中共中央於4月13日至15日在永和縣趙家溝召開軍事會議,作出了「逼蔣抗日、回師西渡」的戰略決策。



紅軍東征,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昭告天下,今全文無刪節批露



遵照趙家溝會議的決議,紅1軍團和紅15軍團從4月下旬逐步轉移到黃河岸邊。5月1日,紅軍主力和總部人員先後從延水關、永和關、清水關、鐵羅關一帶渡過黃河,返回陝北。紅軍東征部隊在延川縣清水關和延長縣鐵羅關西渡黃河回師陝北,駐紮在延川和延長一帶休整。5月3日至4日,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彭德懷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紅軍高級將領先後抵達楊家圪台村和交口鎮。楊家圪台村和延長的交口小鎮只隔一條小河,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中央領導人住在楊家圪台村,彭德懷、葉劍英、楊尚昆、林彪、聶榮臻等紅軍將領住在交口鎮。


5月4日,毛主席來到了楊家圪台村,第二天晚,毛主席在這裡起草了以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中國人民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的名義,向南京國民軍事委員會,全國海陸空軍,全國各黨派、各團體、各報館,一切不願當亡國奴的同胞,發出《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全文如下(未刪節):



紅軍東征,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昭告天下,今全文無刪節批露



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全體海陸空軍,全國各黨派各團體,各報館,一切不願意當亡國奴的同胞們:

自蘇維埃中央政府與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組織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渡河東征以來,所向皆捷,全國響應。但正當抗日先鋒軍佔領同蒲鐵路,積極準備東出河北與日本帝國主義直接作戰之時,蔣介石氏竟以十師以上兵力開入山西,協同閻錫山氏攔阻紅軍抗日去路,並命令張學良楊虎臣兩氏及陝北軍隊向陝甘蘇區挺進,擾亂我抗日後方。


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本意集中全力消滅蔣氏攔阻抗日去路的部隊,以達到對日直接作戰之目的。但蘇維埃中央政府與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一再考慮,認為國難當前,雙方決戰,不論勝負屬誰,都是中國國防力量的損失,而為日本帝國主義所稱快;且在蔣介石閻錫山兩氏的部隊中,不少願意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愛國軍人,目前接受兩氏的命令攔阻紅軍抗日去路,實系違反自己良心的舉動。


因此,蘇維埃中央政府與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為了保存國防實力,以便利於迅速執行抗日戰爭,為了堅決履行我們屢次向國人宣言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為了促進蔣介石氏及其部下愛國軍人們的最後覺悟,故雖在山西取得了許多勝利,然仍將人民抗日先鋒軍撤回黃河西岸。以此行動,向南京政府、全國海陸空軍、全國人民表示誠意,我們願意在一個月內與所有一切進攻抗日紅軍的武裝隊伍實行停戰議和,以達到一致抗日的目的。


蘇維埃中央政府與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特慎重地向南京政府當局諸公進言,在亡國滅種的緊急關頭,理應翻然改悔,以「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精神,在全國範圍首先在陝甘晉停止內戰,雙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具體辦法,此不僅諸公之幸,實亦民族國家之福。如仍執迷不悟甘為漢奸賣國賊,則諸公的統治必將最後瓦解,必將為全中國人民所唾棄所傾覆。語云「千夫所指,不病而死」,又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願諸公深思熟慮之。


蘇維埃中央政府與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更號召全國凡屬不願意做亡國奴的團體、人民、黨派,贊助我們停戰議和一致抗日的主張,組織停止內戰的促進會,派遣代表隔斷雙方火線,督促並監視這一主張的完全實現。


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 毛澤東


中 國人民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 主席 朱 德


一九三六年五月五日



紅軍東征,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昭告天下,今全文無刪節批露


毛主席黨中央領導的東征紅軍兩大主力,擊潰了晉軍30多個團的圍追堵截,轉戰山西50餘縣,殲敵13000餘人,俘敵4000餘人;同時,東征擴大紅軍8000餘名,籌款50萬元,組織地方游擊隊30多支,建立了縣、鄉、村蘇維埃政權,發展了黨的地方組織,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種。



紅軍東征,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昭告天下,今全文無刪節批露



紅軍東征後毛主席寫下千字通電文,酣暢淋漓,表明的中共中央的態度,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醜惡嘴臉。作為一次影響中國革命進程的戰略行動,奏響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的戰鬥序曲。為在抗日戰爭初期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把山西作為堅持敵後抗戰的戰略支點奠定了歷史性基礎,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里程碑。


撰文不易,您的讚賞將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多少不限都是支持!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春筆記 的精彩文章:

抗戰期間,內蒙曾脫離國民政府,這件事始末究竟如何?
開始兩千人,演變為10萬人大戰!這座繁華都市烙下深刻記憶
此城為北平門戶重鎮,守軍5萬餘人一觸即潰,何以如此不堪?

TAG:陳春筆記 |

您可能感興趣

在陽光里寫下的文字
傳承紅色基因:毛主席曾為這個連隊寫下光輝詩篇!
金軍南下將渡黃河,宋軍節節敗退,徽宗寫下四個大字,讓他去頂雷
李白登上岳陽樓寫下一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李白寫錯一首詩,皇帝將他流放,途中皇帝變卦,李白寫下千古名篇
宰相寫下「青鵝」二字,武則天立馬下令誅殺,將字拆開看眾人頓悟
青媒電台 四筆寫下的書
宰相寫下「青鵝」兩字,武則天立即下令誅殺,將字拆開恍然大悟!
杜牧這首詩描寫對弈,全文無一個棋字,卻句句寫下棋
千年前一位文臣,一夜白頭寫下這篇古今奇文,被譯成韓日英法語
八國聯軍侵華慈禧逃跑,說它是「天下第一倉」,御筆寫下龍虎二字
感悟文:寫下即是永恆 上
海地寫下「最後通牒」 蔡英文再被「敲竹杠」
「四人幫」倒台,啟功懷著極佳心情寫下了這篇《草書千字文》
四人幫倒台,啟功懷著極佳心情寫下了這篇《草書千字文》
今日立春張繼科寫下四句詩,網友卻發現:詩中有景甜
宰相寫下「青鵝」二字被殺,眾大臣不解,皇帝:把字拆開!
李白隨手寫下一首詩贈給道士,短短二十八字,便令人拍案叫絕
宰相寫下「青鵝」二字被誅殺,大臣不解,武則天怒:把字拆開看!
《妖貓傳》:陳凱歌的幻術,李白用半個大唐為楊玉環寫下《秋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