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急什麼,時光早晚到天涯

急什麼,時光早晚到天涯

▍本文原發《今日遼寧》雜誌2017年第2期

如果掩蓋住作者名字,你大概不會想到,它竟出自賢明君主、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李世民之手。因為人們一般的印象,歷史上帝王會寫詩的不是很多,而且,即便是長於吟詠,開基創業者往往雄渾奇崛,雷霆萬鈞,大氣磅礴,俯視古今;至於那些亡國之君,則總是蘸著淚水哀吟,難免「凄凄慘慘戚戚」。而此詩卻清通簡易,平實自然,完全看不到所謂「帝王氣象」。應該說,這正是這首詩的引人注目之處。

本詩以理蘊見長,貫穿一種昂揚奮發的主調。可是,卻又不是開板就唱出大道理;而是從尋常景物領起。本來,行軍塞外,秋老風寒,塵沙撲面,徵人離鄉背井,艱苦跋涉,極容易產生感傷的意緒和畏難的心理;而詩人卻生面別開,翻出新意,以一個「暫」字,緩解行人的離愁別緒。接下來,便從實際生活出發,闡釋一番鼓振人心且易於理解、人們盡皆信服的道理——即便是前路迢遙,千里萬里,遠在海角天涯,只要目標明確,肯於邁開大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時光或早或晚,總會到達目的地的。

與此詩所含理蘊相同,清代詩人袁枚寫過一首七絕:「重理殘書喜不支,一言擬告世人知。莫嫌海角天涯遠,但肯搖鞭有到時。」詩人說他遠行歸來,心情愉快得有點支持不住了,雖然離家日久,一些舊書古籍需要重新整理,但此刻的心情仍然停留在過往的征途上。他很想把一些親身感悟要對人們說一說。說什麼呢?無非是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人生至理——海角天涯再遠,只要肯搖鞭上路,總有到達之時。應該說,這是富有積極意義的真理性認識。

幼讀古文,記得有一篇《蜀僧》:「蜀之鄙(偏僻地方)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憑仗什麼)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賢明君主也好,詩壇巨擘也好,貧窮和尚也好,立身有異,地位懸殊,出發點不同,但他們在這種切身體驗方面卻是一致的。說明凡屬真理性的認識都來源於實踐,而且能夠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熟悉唐代文學史的應該知道,李世民的文學藝術修養很深,現存詩近百首。《破陣樂》原為隋唐之際軍歌,太宗踐位初年,依此製作樂舞歌曲。他本人也有塞外領兵經歷。此詩最早收入宋代學者洪邁《萬首唐人絕句》一書;到了明代,經趙宦光、黃習遠校定,廣泛流傳,作者均為李世民,未見疑義。但清人編《全唐詩》時,不知何故卻將它誤植張祜名下,現依宋、明版本改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遼寧 的精彩文章:

TAG:今日遼寧 |

您可能感興趣

早讀:時光匆匆,又到年終
時光匆匆,又到年終
一日之計在於晨,把握好早晨的時光
疏桐:時光匆匆,又到年終歲末時
當時光遲暮,歲月已晚
那年今日,時光很快
春天到了,送你19首春天的歌兒,不負好時光
今天繼續好天氣,別浪費周末好時光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好好感受最後的夏日慢時光
夏天掛,秋天買,冬天是多肉的美好時光!
時光荏苒,匆匆又一年
時光荏苒 白駒過隙 時光機帶你重返「我在《天下3》的那些年」
悠閑午後好時光,不止半價的日式下午茶來約一波?
春天裡的好時光
周日的傍晚,喝茶逗貓聽歌,我們「任時光流逝」
「乙瑛碑隸書集字」千里不辭行路遠,時光早晚到天涯……
我喜歡,夜晚散漫的時光
春日好時光,碎花正當時
時光匆匆,一回首,又是一年歲末時
遊戲時光本周熱門:又到一年發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