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會聊是我民俗學專業的必備技能

會聊是我民俗學專業的必備技能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意思呢?田野調查是怎麼回事呢?口述史是傳播和記錄的方法?山東大學民俗學准研究生小月將通過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古形意拳與曲沃花葫蘆的田野調查的幾個小故事,讓我們管窺非遺傳承的大世界。

全文約800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分享者

張開月

山東大學民俗學准研究生;來自「武公據之以興晉,文公依之而稱霸」的晉國古都山西曲沃:沃國小公舉。喜歡民俗,大三時跟隨老師進行了非遺傳承人口述史項目的田野調查,畢業論文是本地民藝口述史。

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進一步說,它是由準備完善的訪談者,以筆錄、錄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頭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觀點的一種研究歷史的方式

小月說民俗

「通俗的說民俗就民間風俗,但又不能完全這麼理解。

民俗學大概的研究對象:物質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物質生產民俗(農業、牧業、工匠……);社會組織及制度民俗(人生儀禮、宗族、社區制度);精神民俗(民間信仰、民間科學、民間美術、舞蹈、音樂);語言民俗(民間文學: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史詩;方言俗語:歇後語、熟語)。

研究內容:民俗學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學史、民俗學方法論、資料學。

民俗學屬於交叉學科,與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語言學、歷史等多個學科均有交叉。隨著社會的發展民俗學的研究角度也在不斷擴大。可以說普通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為民俗學的研究對象。」

非遺繼承人鄭月巴老師與其孫兒女

非遺:即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公約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1、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非遺繼承人:即文化傳承人,也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人。

小月用田野調查的幾個故事,讓我們管窺非遺傳承的大世界。

高寶東老師

1941年9月出生於山西太谷,形意拳三代傳人,國家一級武術裁判。而形意拳是中國傳統拳術之一,與太極拳、八卦掌同屬三大內家拳。2012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老師與「車毅齋紀念碑」的故事

小月說:「見高老師第一面特別溫和,感覺一點也不像習武之人。」的確,高老師文武兼修,甚至每天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

車毅齋是高老師的老師爺,即他師爺的師傅。1925年車毅齋的徒子徒孫們給他立了塊紀念碑。文革特殊時代,立碑是不被允許的,高老師用自己曾當過兵的軍人身份來保護這塊紀念碑。 高老師回想當年:「我發現(被扔出門外)以後就拿平車拉到我家,什麼關係呢,因為我搞武術,這是我老師爺,師爺的師父嘛,就拿到我家放起來。」

車毅齋紀念碑

老師這種尊師重道的精神,讓小月鼻頭一酸。習武之人總有一種吸引人的精神氣!

高老師的刻舟求劍與自我警醒

高老師家門上畫著畫。小月好奇地問畫的是什麼?高老師回答小月是刻舟求劍的故事。小月聽完覺得納悶,一般都是畫富貴平安類,於是小月就又問為什麼,高老師說:「是為了提醒自己做事不要死板」。

高老師的尊師重道與時刻自我警醒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尊敬,而鄭月巴老師用自己一輩子的耕耘,培育傳承下一代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鄭月巴老師

1935年3月生,山西省曲沃縣鄭家民間美術社社長、民間工藝美術家。自幼熱愛民間藝術,70年代致力於農民畫活動。80年代立志搶救發展民間藝術並組織成立縣民美研究會,創立鄭家民間美術社。近日剛獲得了省傳統工藝美術發展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鄭月巴老師

鄭月巴老師特別重視文化的傳承,對兒孫的傳承教育十分重視,以其大孫女鄭平為代表,在2008年奧運小屋擔任蒙眼剪紙表演的工作,而其剪紙作品充滿了色彩,甚至出現遠古信息,而有人給此現象作出了理論定義「鄭平現象」。

「鄭平剪紙中帶有夢幻色彩的有形構成,突出體現了童心中「無法」勝「有法」的至高藝術境界......在鄭平的創造里,有人類初始的影子,也有現代特色的布局,從人物到動物,從植物到建築,從具象到抽象,無所不容,無所不有。人物造型中既有古猿人活動的影子、唐朝的仕女、飛天,也有現代的花仙子、她本人的自畫像以及更多無法破譯的但又異常優美的圖像!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探討和研究的奇特現象,何以一個鄉下女娃在無師自通的情形下能徒手剪出如此豐富的圖像?我無意渲染任何東西,也不想將鄭平的『現象』貼上『神童』的標籤,我只探求真實的存在。」(管祥麟.《藝術源於前無古人的創造》,民族論壇,2003)

鄭月巴老師與其大孫女鄭平

鄭平姐弟兒時的剪紙作品

關於「鄭平現象」,小月認為「其實很多時候就可以從兒童的行為習慣看到人類童年,比如,咿呀學語:人類語言的發展;又如他們奇特的想像力:遠古神話;還有人類基因的記憶性,即從未見過的場景有時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大概是說我們祖先見到過的內容再我們的腦海里復現了)

無論是高寶東老師,還是鄭月巴老師,都用他們的身體力行踐行著傳承與保護,讓文化不在我們這一代斷裂,因為每一個你,都是中國。

文編:伍仁,責編:張冰

圖片:由小月提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遠近 的精彩文章:

TAG:遠近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妝博主那麼多,跟著學就能學會專業化妝技術嗎?
覺得社會難混,可能是你沒有修鍊專業的技能
專業選擇要明智,兩類專業將來可能會火
不要拿你的業餘愛好挑戰專業的技能
作為舞蹈老師,你的專業技能過硬么?
這些大學專業可能要被撤銷了!有你的專業嗎?
專業的設備,專業的我們
大學最委屈的專業排行 你的專業學會了什麼?
管理類,這種學得寬而不精的專業,能不能學?
論吃,我是專業的
非藥學專業能不能報考執業藥師?
大學選專業犯難?最熱門專業就是它
哪些學生適合學美術專業?
會慢游,才是專業的
低分也能上熱門專業,大學裡轉專業的潛規則,老師都不會告訴你
進入大學選專業要慎重,這些專業是禁止轉專業的
解惑你所不知道的專業——社會學
我在大學的專業是趕屍
學習舞蹈專業前需要準備什麼?
假如玄學是一門大學專業,學好什麼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