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買客車票比售票廳內貴?
上為售票大廳內買的票,下為車上買的 新文化記者 文直 攝
對於短途車程來說,客車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然而,5月23日早,王先生(化姓)向本報反映,在長春高速公路客運站售票廳內所購買的車票與客車上所買的車票是兩種不同的價格。
爆料
車上票價比售票廳內貴2元
王先生是伊通縣人,經常來長春辦事,「我經常坐客車,好幾次來到高速客運站,都能聽見有人在拉客,說伊通上車補票。」王先生說,「從長春到伊通有好多輛客車,票價分別是18元、19元、20元,可能是根據車型分的。」王先生稱,「但我這幾次坐的都是長春公路客運集團有限公司的『金鹿快客』,售票廳票價是18元。」王先生以為,售票廳的票價與車上的價格是一樣的,「我覺得車上的票價肯定也是18元,有一次著急就準備上車再買票。」但車上的票價卻是20元,「售票員還給了我一個藍色的小票,大概是正常車票的一半大小。」
王先生還說,如果這20元裡面包含保險,那應該另給一張白色的票子,「售票廳那兒要加1元保險錢,但是乘客可自願選擇買或者不買,如購買就會得一張白色的保險發票。」在王先生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張從長春開往伊通藍色的票據是客車票,價格是20元,另一張是白色的票據,上面寫著乘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單,保險費1元。但王先生在車上花20元購買的客車票,並沒有保險的票據,王先生認為這種做法十分不合理,「售票廳不就是方便乘客買票的地方嗎,為啥還讓在車上補票?而且價格還貴了?」
踏查
18元的車票上車買就是20元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長春高速公路客運站進行踏查。首先,記者到售票廳買了一張開往伊通的客車票,售票員介紹,趕上哪趟車就可跟哪趟走,由於車型不同,價格也就不同。而在窗口也明確寫著,購買保險憑乘客自願,1元購買保險,工作人員會給一張保險的發票。記者購買的車票就是王先生所乘坐的金鹿快客,金額是18元。在售票廳大門外右側有一個較矮的柵欄,上面掛著一個喇叭,喇叭裡面喊著「伊通上車買票」,記者表示並沒有買票,詢問司機該在哪裡買時,司機表示,向售票員購買就可以。這期間,一位身著白色衣服的女售票員一直站在車門口等著,大概10多位乘客上車後,這位售票員也上了車,開始售票。
以下是記者與這位售票員的對話:
記者:車票多少錢?售票員:20元一張。記者: 售票廳不是賣18元嗎?
售票員:不是18元,就是20元一張。
(隨後,該售票員給了記者一張藍色的小票,這是一張被撕掉一半的客車票,小票後面還用字母和數字標註。)
售票員: 這是為了查人數用的。
記者:就這一張?沒有發票嗎?售票員並沒有就此作答。
問題
伊通髮長春車次曾被調查
在記者索要發票後,該售票員又從隨身攜帶的包里,拿出了一沓藍色的車票,撕了其中的一張遞給記者。記者看到,這張車票顯示的票價是20元,班次是6598,發車時間是10點30分,但實際的開車時間卻是11點30分。記者觀察到,此時車內已經坐滿,大約有30多位乘客,而且絕大部分乘客都是上車買票,有的乘客並沒有索要車票,而是直接拿著一張藍色的小票。「售票廳賣的是18元,但車上都是20元,可能有的人也是不願意去窗口排隊,圖個方便。」一位乘客說。
在到達伊通縣後,記者詢問司機,為何票價是20元,與售票廳內的18元不一樣,司機稱,「這20元其中有2元是保險錢,但並不能不要。」這張20元的車票上並沒有顯示任何與保險有關的辭彙。
在伊通縣的客運站,記者表示想上車補票,但售票員表示,「不能上車補。」票價也是18元。據王先生介紹,前幾天的時候,還可以上車補票,但最近四平市運管局來調查了此事,所以就不讓在車上賣了。
客運站
馬上核實情況 及時處理
昨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長春高速公路客運站。據了解,票價之所以從18元到20元不等,是由於車型不同,三種票價分別對應高一、高二、高三三種客車車型,高一的車型價格最低,是18元,而長春公路客運集團有限公司的金鹿快運則屬於這一種。隨後,記者又了解到,當日上午在售票廳內所購買的2378班次車票,屬於長春公路客運集團有限公司的客車。而售票員在車上給記者的6598班次車票則屬於另一個客運公司,由於該客運公司的客車屬於高三車型,車內配置等較高,所以定價就是20元,那麼相當於記者乘坐的雖然是票價18元的客車,但收到的卻是20元的發票。隨後,記者將情況反映給客運站的工作人員,「我們之前從未接到過這樣的舉報,所以對情況並不了解,24日一早,會馬上核實這件事,並向相關部門反映此事,及時處理。」
新文化記者 文直
徵集:
如果你乘車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請撥打本報熱線:0431-96618。


TAG:新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