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九十五 廣東連平顏氏: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九十五 廣東連平顏氏: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連平顏氏

廣東河源連平顏氏,自明朝崇禎年間由福建漳州府遷徙而來,秉承顏氏家訓,在連平鳳凰山下辛勤勞作,開枝散葉。至第三代,始有子弟通過科舉步入仕途;到第五代,顏希深官至貴州巡撫,顏氏逐漸興旺發達起來,成為清代名門望族之一。後來,顏希深之子顏檢,孫顏伯燾、顏以燠先後出仕,均官至總督。「一門三世四節鉞,五部十省八花翎」(節鉞,符節與斧鉞的合稱,是古代授予將帥,作為加重權力的標誌,這裡代指總督、巡撫等高官顯宦),這副原掛在連平顏氏故居「宮保第」的對聯,生動概括了這一顯赫官宦世家的歷史和殊榮。

顏氏一門代表人物有:

顏希深(1729-1780年),字若愚,號靜山,又號浚溪,以貢生入仕。歷任泰安知府、濟南知府、四川按察使、江西按察使、福建布政使、湖南巡撫、雲南巡撫等職。

顏檢(1757-1832年),顏希深之子,字惺甫,號岱山,又號岱雲,別號槎客。歷任江西吉安知府、雲南鹽法道、直隸布政使、河南巡撫、雲南按察使、貴州巡撫、浙江巡撫、福建巡撫、直隸總督、漕運總督等職,官至一品。

顏伯燾(1792-1855年),顏檢之子,字魯輿,號載帆,別號小岱。嘉慶十九年(1814年)進士,歷任陝西督糧道、甘肅布政使、直隸布政使、陝西巡撫、雲南巡撫、雲貴總督、閩浙總督等職。

顏以燠(1793—?),顏希深之孫、顏檢胞侄。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鄉試中舉人,以品學兼優,歷任愛新覺羅官學教習、內閣中書、文淵閣檢閱、內閣侍讀等職。後以京察(即考核)一等,出任江蘇徐州府知府,護理蘇松大兵備道,賞戴花翎,繼任淮徐楊海兵備道、河道,東河總督,兵部侍郎等職。

連平顏氏家訓

連平顏氏家訓,為自顏希深而始代代相傳的「官箴」,共三十六字: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三十六字「官箴」是何人所作,現無法考究。明代泰安知州顧景祥是較早將此箴言刻石立碑的人。他曾將碑立於州衙內,以便時時鞭策自己。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顏希深任泰安知府時,偶在衙內的殘壁中發現此碑文,感觸頗深,遂將此碑重刻,並附以跋文,立於官署內西廂房,當作座右銘。同時,他將三十六字「官箴」傳給子孫,教育後代,要求他們應時常學習「官箴」碑文,牢記前賢做官格言,兢兢業業,以「公」和「廉」來嚴格要求自己。其子顏檢、孫顏伯燾謹遵祖訓,均刻碑作跋以明志,為官均攜碑上任,且以「官箴」為做官為政之準繩。在一代代傳承中,「官箴」實際上起到了家訓的作用,對顏氏子孫影響深遠。

●視頻腳本

廣東連平顏氏:煌煌官箴警後人

地處粵北九連山腹地的連平縣,古稱連平州,這裡山川錦繡、歷史悠久,這裡人傑地靈、賢豪輩出。清朝中期,連平州以顏希深、顏檢、顏伯燾、顏以燠為代表的顏氏家族「一門三世四節鉞、五部十省八花翎」成為當時的名門望族。世事滄桑,斗轉星移,幾百年過去了,連平顏氏家族為官清廉、親民愛民、忠貞愛國的精神,至今備受人們推崇,顏氏三代傳承「官箴」,自儆儆人,為後世所稱頌。

官箴碑

在古都西安碑林博物館有這樣一則「官箴」:「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短短三十六字,字字如金,句句警策,告誡人們做官要公正無私、清正廉明。

這則「官箴」刻石,為顏氏三代傳承。「官箴」刻石後面有五篇跋文,其中三篇為顏希深、顏檢、顏伯燾所作。翻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可以尋覓到顏氏三代薪傳三十六字「官箴」的歷程。

顏氏一門祖孫三代都是清朝重臣。顏希深官至雲南巡撫,誥封光祿大夫,其子顏檢兩任直隸總督,其孫顏伯燾累官雲貴、閩浙總督。

顏希深在山東泰安知府任上時,在府衙牆壁上見到一塊石碑,讀罷碑文「心有所會」,覺得這段箴詞「言約意深,為居官之要領」。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顏希深重刻此碑並跋,立於西廂房「以當座右銘」。嘉慶十九年(1814年)七月,顏檢出任山東鹽運使,當時的泰安知府汪汝弼將數十本拓本寄送給他。當年顏檢又出任浙江巡撫,也就在這一年,顏檢的兒子顏伯燾參加殿試中二甲進士入翰林,順便到杭州探望父親。顏檢拿出一本從山東帶來的箴詞給顏伯燾看,教導他說:「這是先前正派官員留下的格言,實際上也是我們家的祖訓。」顏伯燾鄭重接過,仔細看後收藏起來。到了嘉慶二十年(1815年),顏檢依照其父顏希深在泰安的石刻拓本內容,加了一篇比較長的跋文重新刻石制碑,鑲嵌在杭州住所大廳的牆壁上。

道光二年(1822年),顏伯燾出任陝西延榆綏道台,時年再次出任直隸總督的顏檢又贈以杭州刻石拓本給顏伯燾,並語重心長地教導說:「你如今到地方做官了,管理部下,調解民事,全都是你的責任,要時常以箴詞勉勵自己,不可鬆懈。」顏伯燾帶著其父所贈杭州刻石拓本和殷殷期望到陝西赴任,同事知道他有一本著名的箴詞,競相爭看而不能滿足。於是在道光四年(1824年)立秋那天,顏伯燾寫了跋文連同拓本一併送給長安知府張聰賢,請他重新刻碑,以使這段箴詞更為廣泛傳播。

三十六字「官箴」的核心是公正廉明。顏氏三代以「官箴」為座右銘,率先垂範,積極踐行。顏希深任山東督糧道時,在來不及向上司稟報的情況下,冒著危險開倉放糧、救濟災民。道光元年(1821年)顏檢任福建巡撫期間,對一些上門進貢的官吏,他總是嚴詞呵斥。在任時,他了解到地方民眾每年都要向朝廷進貢荔枝、素蘭心等貢品,生活艱難,於是上書力諫,感動朝廷,詔令停止進貢。據《連平州志》載,顏檢秉性仁慈、老成持重、言語隨和,回家省親時著布衣、戴草笠,常與農夫及街頭百姓相互攀談,狀極可親,出入不用僕從,鄉人多不知其為貴官。在連平城顏檢故居「宮保第」,曾有楹聯寫到:「清白存心,精勤任事;勉為良吏,力挽頹風。」顏伯燾更以對聯自勉:「動念即應思改過,得閑何不再看書。」為官一任,親民愛民,是顏氏三代踐行三十六字「官箴」的具體體現。

報國當存清政志,為民可效廉明臣。顏氏三代踐行三十六字「官箴」還體現在忠貞愛國方面。顏伯燾任上時,恰逢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他力諫奏請啟用林則徐等主戰派,力主抗擊外敵侵略。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國侵華全權公使璞鼎查率領英艦36艘、載大炮336門、士兵3500人突襲廈門。顏伯燾堅決抗敵,反對投降,率守軍與英軍英勇奮戰。

廣東省連平縣政協委員、縣文聯副主席 張力中:

連平的顏氏三代是這則「官箴」的繼承人、踐行者,顏希深、顏檢、顏伯燾他們祖孫三代,先後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分別在山東、浙江、陝西任上刻石立碑,使這則「官箴」廣為流傳,惠及後世,至今仍給予我們深刻啟迪。

顏氏故里——廣東連平風光

●連平顏氏傳承的官箴及題跋

官箴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譯文】

屬下不懼怕我嚴格,可是敬佩我清正廉潔;百姓不一定佩服我有多大的本領,但會佩服我公正無私。公正無私百姓就不至於心存輕蔑;為官勤廉,屬下就不敢犯上或矇騙。公正無私產生明察,為官清廉產生威望。

顏希深題跋

右箴言約意深,為居官之要領。明孝宗時,貞庵主人①為州牧,曾勒石自警。余不敏,典守是郡,偶於科房破壁中見之,心有所會,因移置署側之西軒,以當座右銘,後之來者寧勿有感於斯箴。

乾隆二十有三年戊寅孟春下浣顏希深謹跋

【注釋】

①貞庵主人:指明泰安知府顧景祥,號貞庵主人。

右邊的箴言文字雖然簡單,但其意義卻十分深刻,是做官的要領。明孝宗年間,顧景祥任泰安知府時,曾將該箴言刻石豎碑,用來鞭策自己。我不聰敏,出任該知府後,偶然在舊衙署的殘壁上見到此碑文,心有體會,於是重新刻碑,置於西廂房,當作座右銘,亦使後來接任的人,見此箴言能有所感受。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年正月下旬顏希深謹跋

顏檢題跋

先大夫守泰安郡,得貞庵主人石刻於科房破壁中,因移置署內西偏並跋其後,此乾隆戊寅年事也。先一年丁丑,檢生於郡署;庚辰,隨任濟南,幼小無知竟不識有此事。庚戌,檢以儀部郎扈蹕山左,從公鮮暇,郡齊咫尺,未嘗一游。癸丑,檢出守吉安,復取道梁父,時守郡者徐君大榕為舊識,乃得遍覽署內戶庭以識降生之所。追憶膝下游嬉情景,不禁愴然而返,又未獲一至西軒摩抄手澤。嘉慶甲戌七月,都轉山左鹺政①,泰安令汪君汝弼以所拓石刻數十本見寄。檢再拜受讀,知先大夫揚歷中外數十年,以誠事君,以德及民,以廉馭屬,至今民懷吏畏,猶津津然稱道不衰。其所以整躬待物,操持原有本也。檢仰承先志,懼墜家聲,益兢兢焉,以廉隅自飭。今奉命來撫浙江,因重摩上石,嵌諸廳壁,俾凡有位者皆可奉為官箴,且志先人明訓於不忘云爾。

嘉慶二十年乙亥仲秋連平顏檢謹跋

①鹺(cuó)政:鹽務。

先父任山東泰安知州時,在衙署舊壁中得到了真庵主人的「官箴」石刻,依原文重刻立於府內西廂房,並在後面題了跋言,這是乾隆戊寅年的事。一年前,我出生在府內。庚辰年,隨父親到濟南任上,當時因年幼無知,竟然不知道有「官箴」碑文這件事。庚戌年,我以禮部儀制司員外郎跟隨聖駕到山東,因為公事繁忙沒有時間,雖然距離泰安很近,但也沒有去一下。癸丑年,我出任江西吉安府知府,再次途經泰安。當時泰安知府梁大榕是我的舊相識,前往拜訪,順便遊覽了府內的所有建築,從而認識了我的出生地。回憶童年時代在那裡追逐遊戲的情景及回憶已逝的父親,不禁感慨萬分,傷感而返。因此又沒有到西廂房去觀摩先父的手筆。嘉慶甲戌年七月,從京城調任山東鹽運使,泰安知府汪汝弼將署內的「官箴」碑文拓片寄了十幾份給我,再三拜讀之後,才知道先父為官數十年,都是以忠誠替朝廷辦事,以德澤惠及百姓,以廉潔領導下屬,至今百姓懷念,僚屬敬佩,並且還津津樂道,讚賞不休。我父親之所以會這樣受人尊敬,是因為他嚴格地按「官箴」來要求自己。我繼承先父遺志,懼怕損壞家聲,就更加兢兢業業,以「廉潔」來要求自己。今天奉命來浙江任巡撫,因而按原碑拓片製成石碑,鑲嵌在大廳的牆壁上,讓所有為官者都可作為居官的座右銘,及永記先輩的教誨。

嘉慶二十年乙亥年八月連平顏檢謹跋

顏伯燾題跋

嘉慶甲戌,伯燾入翰林,假省之江,家大人示以先祖所刊箴詞,命之曰:「爾今筮仕,宜審官方,此先正格言,實亦祖訓也」。伯燾受而藏之,道光壬午,伯燾授延榆綏道,家大人復命之曰:「爾今外補,吏事民事胥爾之責,時玩箴詞,勉之毋懈」。伯燾敬攜以之任。治吏治民愧無報稱,然不敢不以公廉自勵。同僚知有此本,爭索不繼。五原復乏雕人,爰郵乞長安令張愛陶①前輩重摹上石置碑洞,以廣其傳雲。

道光甲申立秋日連平顏伯燾謹跋

①張愛陶:即時任長安知府張聰賢,字愛濤,顏伯燾在跋文中筆誤為「愛陶」。

嘉慶甲戌年,我中進士入翰林院任職,期間借新進士巡遊之機到浙江去省親,家父(時顏檢任浙江巡撫)拿出祖父(顏希深)所刻的「官箴」拓文教育我說:「現在你已進入官場,應當認真地學習做官的原則,這碑文是前代賢人的做官格言,同時實際上也是祖父的遺訓」。我接過後把它保存起來。道光壬午年,我調任陝西延榆綏道道台。家父又贈予我杭州刻碑拓本,再次教育我說:「你現在為地方官了,負有替老百姓辦事以及督促下屬做好工作等責任,要經常以官箴來要求自己,不可鬆懈。」我恭敬地帶著箴詞到任上去並作為日常工作的指導。慚愧的是,在管理下屬,替老百姓辦事等方面,無突出的表現,不值得讚揚。然而卻不敢不時時以「公廉」二字來告誡自己。同僚們知道我有這則「官箴」,都爭著向我索取,以致無法滿足。因本地缺乏雕刻工匠,只好將「官箴」拓本郵給長安知府張愛陶前輩,請其按照碑文再行刻製成碑,置於碑林,以使箴言更好地廣為傳播。

道光甲申年立秋日連平顏伯燾謹跋

廣東連平顏氏紀念館(與連平博物館合為一處)

●專家觀點

謝鼎遠:三十六字官箴的啟示

官箴,是勸誡居官為政的格言警句。歷史上,我國留下了許多官德官箴,如宋朝立在全國各地州縣衙門前的16字「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又如,南宋呂本中的《舍人官箴》,其中名言——「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大家耳熟能詳。此外還有南宋真德秀的《西山政訓》、元朝張養浩的《為政忠告》等,內容陳述的都是做官的一些基本要求,如清正廉明、慈愛百姓、興利除害、執法公正等。

官箴不少,但一個家族連續幾代傳承踐行一段官箴的卻並不多見。清代廣東連平顏氏是這樣一個少見的家族。他們祖孫三代都將同一段「官箴」進行刻石立碑,並題跋以明志向,為官均攜碑上任,且以之為做官為政之準繩。

連平顏氏原住福建漳州府龍岩州緣嶺河口村,明崇禎年間遷至連平。始遷祖顏氏振耀父子兩人,一個是「汗勞苦積」,一個是「克勤克儉」(《始祖遺訓》)。到第三代,生活上逐漸富裕,人口也開始繁衍。古語說:「衣食足,禮義興」,於是他們便以「荊樹開花兄弟樂,書田無稅子孫耕」這兩句格言來要求後輩們發奮讀書,以求上進。到第五代,顏希聖考中雍正朝的翰林(未任職),顏希深又由貢生做到貴州巡撫、侍郎等職。後來顏希深之子顏檢,孫顏伯燾、顏以燠先後出仕,均官至總督,把顏氏推向「一門三世四節鉞,五部十省八花翎」的鼎盛時期。

他們世代傳承的「官箴」只有三十六個字:「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官箴」不長,思想內涵卻很深刻。「官箴」啟示我們,為官者必須嚴於律己。律己,指根據自己的良心自我約束。在傳統文化中,對律己的要求極為嚴謹。孔子主張「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即是「待己也嚴以周,待人也寬以約」,不要謀取不義之財,「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中也記載了曾子的自律要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時時刻刻檢討自己有沒有違反道德的行為。子思主張慎獨,即使一個人獨處,也決不有任何非分之想。古人嚴格的自律精神,正是「官箴」的應有之義。顏氏三代把「官箴」刻石立碑,並置於衙署內,就是時刻警示自己要對照先賢聖言,嚴格要求自己,保持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切不可因惡小而為之,不要貪圖小利而失去大節。

「官箴」還啟示我們,為官者必須清廉公正。只有清廉才能揚正氣、抑邪惡,才能底氣足、指揮靈。「官箴」深刻分析了「嚴」與「廉」、「能」與「公」的關係。公正,是為官者最為寶貴的品格之一。只有公正、公平,才能真正使老百姓信服。不公平、不公正是混亂無序的根源。古人還說:「政者正也」,為政者必須身正行直,辦事公道,不以私害公。又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百姓對當官者是要聽其言,察其行的。為官公正無私,就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似秋水,去濁除穢,辨是非,明真偽,察秋毫,就會得到百姓的擁戴。為官廉而不貪,錙銖不染,百姓就會從心裡佩服,自然就會擁有較高的威信,就會出現一呼百應,令行禁止,政通人和的可喜局面。(廣東連平縣文聯原主席 謝鼎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省紀委監察廳網站 的精彩文章:

走近彌井感受白族農耕文化

TAG:雲南省紀委監察廳網站 |

您可能感興趣

香港第二大富豪家族因女人而內鬥,老太太出動家規趕狐狸精
古代家族的奇葩家規,張家不準吃江湖食物,鄭家女人不能買衣服
安以軒生日晒百億富豪老公甜蜜公主抱,衣著保守為男方遵守家規
英國王室的嚴格「家規」 凱特梅根都要遵守
國家規劃的未來之路:去中心化
中國最全的老家規
娶了愛情之後的唐僧:陳麗華立下家規,在家裡面所有人不許不高興
姓鄭的不能喝酒,姓胡不能當演員?盤點姓氏背後的奇葩家規
皇家規矩也能改?他說遵循傳統禮制是美德
族規家法——河內婁氏家族的家規碑
梁氏族譜和家規的故事:家學淵源慎終追遠 世代相傳文武雙馨
閻錫山家裡奇葩的家規:孩子管自己的親生母親叫姨,不能直接喊媽
魔道祖師:藍氏四千條家規為何治不了魏嬰?看雲夢江氏家規便明白
中國古代十大經典家訓家規,意味深長,讀懂受用一生!
《魔道祖師》中,藍家家規四千條,你最佩服哪一條?
王寶強與馬蓉家規流出:以伺候讚美老婆為榮,不能亂看美女!
徐璐張銘恩首次合體《女兒們的戀愛2》 徐爸爸家規嚴格
家門世風|「唐僧「遲重瑞家的一條家規
6條家規鑄就喬家恢弘富裕,富過三代,全靠家教取勝
豪門大家長許世勛去世!李嘉欣的八條豪門家規還用遵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