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秒充電、不起火的全固態電池來了!一年後試生產

秒充電、不起火的全固態電池來了!一年後試生產

「現在智能手機充滿電需要1小時以上,但新型蓄電池力爭實現1秒內滿充電」,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一杉太郎說出了這樣的豪言壯語。一杉教授正嘗試通過提高固體電解質和電池正極間的性能,實現前所未有的瞬間充電。

秒充電、不起火的全固態電池來了!一年後試生產

東京工業大學試製的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目前的電池充電耗費時間是因為這回使不同固體的氧化物之間接觸不良,電阻增強。一杉認為「如果能將不同種的固體在原子層面上連接起來,就能降低電阻」。他基於這一想法正反覆進行試驗。

一杉使用了備受汽車廠商關注的「氧化鋰·鎳·錳」作為正極,而用磷酸鋰作為電解質。通過應用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技術,在正極表面使電解質形成薄膜,從而使固體電解質和正極間的阻力降低到了液體電解質與正極間的阻力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東京工業大學正在與大型半導體相關企業共同開發,預計在一年後試生產可以實際使用的電池。下一個目標是汽車。該大學將和大型汽車廠商聯合,將在薄膜上得到實證的低阻力應用到塊狀電池上,力爭開發出可以長時間使用的電池。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也在開展使用氧化物電解質的全固體蓄電池的開發。總體負責相關項目的日本物質與材料研究機構的負責人高田和典謹慎地指出,「儘管薄膜的開發勢頭很好,但要替換車用的塊狀電池還需要時間」。儘管如此,一杉教授還是自信地表示,「如果解決了薄膜上的問題,塊狀也同樣適用」。

秒充電、不起火的全固態電池來了!一年後試生產

長崎大學開發的氧化物的固體電解質 。通電前(左)和短路後發黑的狀態

一方面,參加了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項目的長崎大學的准教授山田博俊表示正在進行提高電流密度、實現大容量化的研究。在電解質中使用陶瓷材料「氧化鋰·鑭·鋯·鉈」,而在負極使用金屬鋰。

作為負極材料,金屬鋰的儲電量最優。但是在反覆的充放電中,金屬鋰中會生成一種叫做樹突的樹枝狀結晶,穿過電解質到達正極,從而引起短路。

山田准教授開發了抑制樹突生成的新技術,並在3月於東京都八王子市召開的學術界會議「電氣化學會」上發表了這一技術。

電解質通過氧化物的粒子燃燒固化後製成,而樹突是燒結後在粒子間的縫隙中流通形成的。對此,山田准教授等將直徑約2微米的氧化物粒子和低熔點的氫氧化鋰混合燒結,使得厚約0.5微米的氫氧化鋰覆蓋在粒子表面,擠滿間隙。通電實驗的結果表明,與未覆蓋的粒子相比,短路之前的電流密度可以提高至3倍。

山田准教授表示,「將力爭作為可通過太陽能、風力和震動充電的感測器用電源投入實際使用」。

全固態電池的商品化雖然才剛開始,但安全和高性能使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除汽車外,未來還有望被應用於物聯網(ioT)用感測器,遠程回收自然資源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IC分銷龍頭遭空頭暴擊!科通大跌,安富利變老二
剛剛,清華大學FPGA團隊震驚世界,賽靈思宣布投資
台灣供應鏈:第三季度NAND Flash將最缺貨

TAG:國際電子商情 |

您可能感興趣

電熱毯起火,女子潑幾盆水就急著上班去了,回家後哭了!
廊坊高速一貨車輪胎突然起火,滅火後輪胎都沒了,只剩下輪轂!
飛機上充電寶起火,滅火器竟然比不過一小瓶礦泉水!
三星手機再次出現電池自燃起火:最嚴重的曾燒毀一輛汽車
天空傳來一聲巨響!美國後院起火了,大批軍車緊急出動,封鎖現場
冬天使用電熱毯時,盡量注意這4點,別等漏電、起火了才知道後悔
電熱毯起火,女子用水潑滅就去上班了,不久接到電話:你家燒沒了
蔚來再度起火,兩月三次起火或與充電相關
汽車電瓶沒電後,找個施救車搭線起火,只因為這個被救車負極不能連接?
平時看起來沒脾氣,一旦發起火來好比火山爆發的星座!
電動汽車頻起火,半數發生在充電場景,電池安全成行業瓶頸
剛剛!全球最大核電站突然起火,日本消防隊不敢上前救火
蕪湖地下車庫汽車起火,即將火燒連營,這時一個設備啟動了…
充電寶又在飛機上起火了,你明白為啥不讓託運了吧
大量輪胎起火,濃煙遮天!
沛公前線傳捷報,後院起火生大病,一切功虧一簣,重頭再來!
平日不常生氣,可一旦發起火來,絕對讓人吃不消的星座
沒救回來!印尼導彈快艇突然起火,搶救了一天,還是沉了!
紐扣電池引起火災?只要簡單的一步即可預防!
電動汽車頻起火,鋰電池能量密度躍進就是一場"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