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規校園貸需高校協同配合

正規校園貸需高校協同配合

近日,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商業銀行相繼推出針對大學生群體的校園貸產品。其中,建行廣東省分行推出的「金蜜蜂校園快貸」是該行首款針對在校大學生群體專屬定製的互聯網信用貸款產品;中行則是以試點的方式在華中師範大學推出小額信用循環貸款「中銀E貸·校園貸」產品(5月22日《經濟日報》)。

在校大學生無疑是未來的消費主力軍,通過校園貸,滿足其現有的消費需求、加強其對自身品牌的認同、培養長期的優質客戶,可以說是銀行以及其他信貸機構的如意算盤。但是此前,一些網路借貸平台利用大學生認知能力較差、防禦心理弱的特點,違法違規開展「變相高利貸」,存在放款門檻低、審核不嚴、隱私泄露等問題,甚至出現「裸條借貸」等影響惡劣的事件,生生把校園貸這個行業「玩壞」了。

目前,在各地加強監管的高壓之下,不正規的校園貸平台逐漸退出市場。中行、建行這些國有大行「正規軍」的「逆勢」之舉,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具有明顯「堵偏門、開正門」的意味。筆者也認為,「正規軍」除了自身要有正規的動作之外,也要注意與高校的協同配合。

對於銀行以及其他信貸機構而言,首先應準確界定「合理的消費需求」的範圍,嚴格審核評估。「正規軍」應建立科學嚴謹的審核評估機制,並切實防止審核評估「走形式」。通過學校、老師、同學等多方了解貸款學生的消費情況後,對消費觀念有偏差學生的貸款申請應慎之又慎。其次,應建立跨行、跨機構的信息共享機制,從總體上控制大學生的負債情況,避免「多頭借貸」引發的還貸風險。當然,在經大學生本人知悉同意、有效保護隱私的前提下,還可以考慮通過與網路購物平台進行信息共享,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消費跟蹤和止付提醒機制,對超出合理需求範圍的消費及時提醒並建議止付。此外,銀行也有必要讓學校了解學生總的貸款額,是否有超出合理需求的消費等,以便學校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措施以引導學生理性消費、合理借貸。

對於高校而言,其主業是教書育人,因此,在校園貸方面,應充分發揮輔助支持作用,與正規的銀行或其他信貸機構協同配合。筆者認為,協助審核、及時干預、正確引導、必要幫扶,應成為高校在校園貸方面的主要工作內容。具體來看,在貸款前,學校可以通過提供學生家庭情況、師生評價、飯卡消費等必要信息,協助開展貸款審核評估。在貸款使用過程中,學校應做好與銀行和信貸機構的溝通工作,一旦發現風險苗頭要適時介入,規勸引導,並視情形通知家長。當學生確實有合情合理的原因而難以還貸時,學校不妨通過提供助學助貸崗位的方式,讓學生有機會、有能力償還貸款。當然,這需要以「有必要」為前提,不能因學校可提供助貸崗位來兜底,而讓有投機取巧心理的學生有機可乘。

總之,中行、建行等銀行有資金、品牌、營銷等優勢,還有利用大數據實行風控的經驗。這些「正規軍」此時入場,能夠滿足當下部分擱淺的市場需求,但其更大的意義在於能夠通過先行先試,為後續入場的銀行和其他信貸機構樹立標杆和規範。當然,要保證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還要著重引導貸款學生放棄不合理的消費需求、樹立及時還款的意識,避免還貸風險以及由此帶來的訴訟風險和個人誠信污點。(張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人民的名義》節選:準備戰鬥
瞬間看世界 5月23日
英媒稱睡眠不足增加減肥難度:影響正常代謝
台北「瘋老闆」的美食創業經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