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彼岸孤城,在水一方——潘家口長城環穿記

彼岸孤城,在水一方——潘家口長城環穿記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少年時期嚮往藍藍的天上有彩虹掠過,

多少年後,看見一隻鴿子孤獨的守衛著殘樓,竟莫名地惆悵。

——前明薊鎮長城巡邊,

從寬城小河口——潘家口水庫西——小河口

凌晨4點半從灑河橋鎮的住宿地出發,5點多便已開始爬升,

晨霧不斷的在山間穿梭,猶如神秘的面紗遮住了美麗的臉龐。

我們從寬城的小河口村上山,

翻山越嶺衝過叢林來看你——屬於潘家口西岸的長城。

行走間,時而鑽進密林,時而穿越著一座一座山巔。

就在不經意間,一座一座敵樓穿過,

晨霧籠罩的面紗也終於被掀開,

一個雲霧繚繞、宛如仙境的長城美景便呈現出來。

引灤入津的水利工程,

使潘家口水庫吞沒了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遺迹,

明長城喜峰口路部分長城段落被埋藏於深藍的湖水中,

就此封存在悠長的時光里。

粼粼的波光炫動,遮掩了長城塵埃滿面的蹤影。

沉沒的遺迹,偶爾從深深的湖水中探身,

邂逅逍遙的時光,吐納出間斷的往事。

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的喜峰口與潘家口同屬於明代長城的兩個重要關隘,

是當時中原通往北疆和東北邊陲的咽喉要道。

有資料記載,這一帶的長城長約50公里,

1975年國家在這裡修建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潘家口水庫蓄水後,

水位超過了長城高度,因此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淹沒於水中,

從此這段歷經五百年滄桑的長城便隱身水下,成為聞名遐邇的水下長城。

從明代到近代,喜峰口一直作為交通要衝,為兵家必爭之地。

1933年侵華日軍想從喜峰口入關,

抗日將領宋哲元率29軍大刀隊在此與日軍血戰,

砍下過一千多個日本侵略軍的腦袋,

著名的《大刀進行曲》誕生於此,

當年解放軍東北軍挺進華北解放平津,也由此進關。

蔚藍的天空,碧綠的山色,湛藍的湖水,

它們共同勾勒出魅力無限的青山秀水圖。

霞光的淡雅清麗,

輕霧的嫵媚縈迴,

大山的硬朗剛毅,

長城的曲折滄桑,

歷史的沉澱神秘,

共同演繹出潘家口西岸長城的迷人樂曲。

蜂飛蝶舞,鳥語花香,

那敵樓,隱在湖邊的叢林里,隱在湖底的淤泥中,

那殘牆,靜靜的矗立在那裡,

破敗與滄桑無法掩飾它曾經的巍峨。

潘家口長城是一艘時光的航船,

穿越了無數的歲月輪迴,也泊在這片繽紛的季節里。

這醉人的景色,更像是上蒼對我們不畏艱險的嘉獎,

也是潘家口長城對酷暑與密林中執著朝拜的酬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蓮的小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蓮蓮的小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