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在滴滴專車上丟了手機

當我在滴滴專車上丟了手機

因為工作太忙,很久沒有動筆寫過文章了,想必看到標題的時候大家也自然而然地可以意識到今天小編是要來分享一則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以及這則小小故事背後的點滴感悟。

大約1個月前小編與同事一起去拜訪一位客戶並在回程時使用了滴滴專車服務。和大多數的專車體驗如出一轍,依舊是熟悉的「您好,滴滴專車為您服務」,依舊是全程禮貌周到的言談舉止,依舊是乾淨整潔的車內環境,在與眾多計程車和快車的角力中,專車高出一籌的價格也同樣帶來一種令人舒服的附加值。然而,當小編回到辦公室準備付款並給予師傅好評時,卻發現自己的手機不見了。稍加回憶後基本排除了被竊的可能,與此同時機智的同事實時打開的丟失模式也進一步印證了手機正是遺失在了剛剛乘坐的滴滴專車上。我們在第一時間幸運地聯繫到了師傅,師傅也一如既往客氣地表示跑完很近的一單後會馬上將手機儘快送還,從丟失模式實時追蹤的定位中也發現此時的師傅距離我們大約有2-3分鐘的車程。當原本倍感欣慰的我在等待了20分鐘以後依舊沒有收到師傅電話或是簡訊的情況下再次確認定位時,卻發現師傅也同樣已經在20分鐘車程開外。因為當天稍後將離開辦公室,所以我再次詢問師傅何時能夠趕來並提出支付相應車費,然而此時師傅卻漸漸轉變為敷衍的態度,含糊其辭地留下「我儘快吧」幾個字便掛斷了電話。在等待了大約1個小時並確認師傅在10-15分鐘車程內的情況下,我向師傅發送了簡訊並懇請師傅能夠抽時間儘快前來辦公室,同時將支付100元作為其空放補償。在簡訊發出後短短的3分鐘內,同事便在自己的手機上發現丟失模式下的手機在飛速向辦公室方向移動,而我也在大約10分鐘後順利拿到了自己的手機。然而當見到僅僅行駛了6-7公里趕來的司機師傅時,那一句「我開了幾十公里趕過來,100塊錢真的太少了」讓這件本該慶幸的故事畫上了一個略顯尷尬的結局。

就這件事本身而言,師傅能夠送還手機足夠幸運也值得褒揚,然而在事件始末這短短1個多小時內的一些微妙變化依舊引起了小編的思考,原因就在於這些變化不僅僅存在於一次滴滴專車的手機丟失事件中,也同樣消無聲息地發生在每一天的職場活動里。

1. 過度承諾

大家不妨回顧一下上述這件事情的背景,當我們在第一時間發現手機遺失並開啟丟失模式成功定位時,師傅曾提出送完附近的一單後會立刻返回送還手機,這對於當時的小編來說簡直可以說是莫大的安慰。然而,當在最終等待了1個小時後終於重新找回手機同時被告知出價太低的一剎那,之前的安慰里卻反倒出現了許多無奈,而這也許就是寄望於一個來自他人承諾而最終滯後或無法兌現的一種自然情緒反應。類似的事情其實每天都在職場中上演,有時也許是對自身業務目標的夸夸其談而最終一敗塗地,有時可能是對下屬許諾升職加薪到頭來不了了之,有時可能是在項目會議中誇下海口最後無法按時交付拖累整個團隊等等…這些例子的共同點就在於在對自我、他人、團隊以及所處情境判斷不足的前提下武斷地作出結論或是展開行動,最終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巨大鴻溝面前無力掙扎。基於這點感受,小編也建議大家在未來的工作中不妨在應對問題時多做一些理性的分析和判斷,同時主動與他人交流和理清可能在相互合作中觸及的困難和壁壘,從而作出一個充滿挑戰但自身又可以充分把握的承諾。如此一來,在完成目標甚至超出預期時就能夠順利實現雙贏的局面,也自然而然可以從對承諾的嚴格履行中獲得他人不斷累加的信任與認可。

2. 缺失誠信

如之前所提及的,這位滴滴專車師傅在最終送還手機時提出了100元的補償太少,然而在丟失模式下顯示其實際空放行駛的車程僅在10分鐘左右,雖然專車的費用相對高於計程車和快車,但在如此短途的情況下獅子大開口確實讓人有些無言以對,而個人的誠信也在技術的勘測下面臨著並不愉悅的叩問。與之相似,這樣的情況也恰恰在職場中屢見不鮮。曾經有一則案例,某諮詢公司的一位主管在短短1年的時間內實現了業績的「輝煌增長「,本人也一躍成為公司內部的風雲人物。然而好景不長,最終在財務縝密的審計中漏出了馬腳,在對其過往記錄的審核中竟有90%以上來自於自行偽造的假單或是從未真正寄出的發票。也正是因為這些信息的曝光,這位主管也從神壇一夜跌落並被嚴令禁止進入相關諮詢行業工作。誠信二字看似簡單,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分量最重,其不僅僅狹義地表現在對於工作中數據和信息的誠實表達,更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商業底線中。即便周遭可能存在著諸多誘惑、傳言或是惡意的揣度,在商業規範和道德準則的雙重約束下展現出從一而終,令人信服的行為,依舊是我們在工作中必須無條件去堅守的一塊凈土。

3. 短視近利

在上述的故事中,小編最終重新獲得了手機,而師傅也得到了一份「不盡如其意」的補償。 這100塊錢也許可以讓10分鐘的空放變得非常充盈高效,然而也正是一次額外的斤斤計較讓人徹底失去了未來可能持續使用其服務的動機。然而與這位看中一次性收益的師傅截然不同,小編很久前也通過同事結識了一位眼光獨到的師傅。因為諮詢項目開展過程中常常需要前往客戶處進行拜訪,對於一些較遠的客戶,小編和同事經常搭乘這位師傅的車前往並往往請求其可以等待1個小時的時間在搭乘我們返回。有時候當會議時間超出預期時師傅的空放時間也會隨之相應增加,因此每次我們都要求師傅以1小時為節點,超出時間正常打表計費。然而實際的情況是,這位師傅不管等待多久都不願意多加計費, 總是做著犧牲個人可能盈利時間去解決他人不可控制難處的「傻事「。也許正是我們常提及的「給予與接受「(Give and Take)的概念,幾乎每一位意識到這一點的老客戶都會主動留意身旁朋友的用車需求並將這位師傅推薦給他們。久而久之,這位師傅漸漸成為了大家心中五星靠譜司機的代名詞,而由於推薦量的與日俱增,他也漸漸構建起自己的團隊服務於遠遠超過起步階段數量的客戶群。當初在某天等待換來的也許是半個小時的空放,可這些累積的等待卻最終成就了質的飛躍。很多時候在職場中,我們也許同樣會被短期的目標所吸引,並不遺餘力地通過各種手段想去完成,但靜下心來不難發現,只有那些擁有遠大願景和足夠耐心,在短時間內蓄力蟄伏,厚積薄發的個體,才能最終在商業競爭的殘酷棋局中淡定地笑到最後。

寫在最後

上面的3點算是小編在手機失而復得後對於這則故事的些許感受,希望也能夠引起大家彼此的一些共鳴,讓我們在職場上多多錘鍊自己的品性和言行。同時,小編也要提醒大家不要被一些太過表面的東西所迷惑和誤導,看似和氣禮貌的面具下可能藏著一份偽善的貪婪;但同時嚴肅刻板的外表背後卻有機會住著令人尊敬的靈魂。想到之前搭乘計程車時一位師傅的侃侃而談:工作萬般,然態度至上。正如醫生不以善惡而救死扶傷;法官不以好惡而秉公斷案;自己不以貴賤而往來是客的道理一樣,看似平凡和枯燥的東西有了信仰和堅持便也可以熠熠生輝。雖然師傅一路上總是一樣的不苟言笑,但這些偶遇里閃光的品格,卻總是在默默升華,點亮自己和他人。

關於雙陳紀:

1. 兩位作者都姓陳(陳),一簡一繁,職場如人生,總是要講究緣分二字

2. 我們期待在這個號分享更多不一樣的精彩內容,開創一個新的紀元

3. 雖然並非那本《雙城記》,但我們依舊期待描繪一場對職場和諮詢界的革命

雙陳紀 - 陳

頂級MBA課程畢業,15年諮詢行業經驗,努力成為大咖的路上我未曾誑言, 但從不懈怠。積極樂觀是我的態度,自信囂張是我的標籤,自詡運動狂的我 珍惜每一滴汗水的付出,去奮力贏下人生賽場的每一場戰役。我堅信邪不勝 正,正確道路上縱然荊棘密布,但終有令人信服的回報。我愛自己的團隊, 有幸與他們全力一搏;我愛自己的家庭,欣喜一位新成員的加入。

雙陳紀 - 陳

牛津大學化學博士,自帶強大Geek屬性,不走尋常路的我卻選擇諮詢行業 回爐重練。時而化身段子手,逗逼能量瞬間爆棚;時而腦洞大開,天馬行空 難以阻擋;時而爆發小宇宙,認真起來我自己都害怕。做起文案既有Power 又有Point,寫起文章沒有雞湯只有雞血。我相信最艱難的歲月才能催生出 最好的時代,願自己設定的每一個密碼都可以神奇地不斷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雙陳紀 的精彩文章:

TAG:雙陳紀 |

您可能感興趣

男子坐滴滴專車,上車後賴在車上不走?為什麼?
手機丟失在滴滴上,一周了客服還在跟我打太極,難道聯繫不上?
乘坐滴滴有危險!1女子滴滴打車後,上廁所回來孩子沒了!
滴滴打車遇到一輛豪車,和車主一番交流後,結果傻眼了
如果跑滴滴被運管抓到扣車了,滴滴客服是這樣答覆的
你看到的汽車抖友「滴 滴滴」,我身邊的抖友卻摳了別人的車標
滴滴打車一再出事:除了卸載滴滴打車,我們還能怎麼做?
滴滴整改後,你還敢在晚上獨自一人打滴滴車嗎?網友的回復很現實
繼順風車後 滴滴快車、專車也出事了
滴滴快車人車一致訂單中被運管抓了,滴滴會給報銷嗎?
離開阿里,他「搭上」滴滴這趟順風車
乘客抱怨滴滴:堵車的費用為何要算在我頭上?滴滴員工的話扎心了
網友爆料乘滴滴順風車半路被扔下車了 網友:不要你一上車就是大爺!
網友乘坐禮橙專車喝到尿,滴滴回應
打車難?滴滴為何要誘導乘客拼車,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都說滴滴快車「高門檻」,真的嗎?隨機打了5輛車,竟然沒一輛車合規!
回到家,你的手機還是滴滴滴在響
接了一個滴滴順風單,到地點後發現乘客已走,隔天看了一眼手機,我傻眼了!
滴滴暫停夜間服務後,黑車賺翻了
滴滴旗下禮橙專車讓乘客受辱,乘客在車裡喝到了有溫度的尿!